「跨越世代的詩交流」座談會記錄

一、主辦單位:真理大學台文系、台灣現代詩人協會

二、日期:2015年5月14日(星期四)8:00-10:00

三、地點:真理大學台北淡水校區大禮拜堂B3之102教室

(25103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

四、座談方式

1.引言人:錢鴻鈞(真理大學台文系主任)

賴欣(台灣現代詩人協會理事長)

2.主持人:劉沛慈(真理大學台文系專任講師)

3.與談人兩位

(一)林盛彬(台灣現代詩人協會同仁,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系副教授兼系主

任)

(二)蔡秀菊(台灣現代詩人協會同仁,《台灣現代詩》主編)

五、記錄:李欣樺

六、座談內容

(一)主持人:劉沛慈

        在座各位貴賓,我們的錢主任、賴欣理事長,以及今天兩位為我們講評的盛彬老師跟秀菊老師,還有一大早從彰化趕來的永井教授、陳銘堯老師,大家早。很高興今天有這個機會,再一次跟台灣現代詩人協會合作。兩年前,也曾有過幾位詩人前輩來跟我們同學做面對面、直接互動的指導,那麼,詩就是要多閱讀、多創作,涉獵越多,自然而然會越進步。透過詩人第一線的現身說法,就是一種經驗傳承,我想對在座每位同學,在詩的賞析或創作上,一定能激發出一些新的思考與想法,尤其坐在前面的八位同學,他們很勇敢地把自己的作品呈現出來,讓詩人前輩們做一番品評,對未來的創作,想必會注入一些很棒的新能量。首先,請我們台文系的大家長錢主任講幾句話。

(二)引言人1:錢鴻鈞

        各位同學早,上禮拜,沛慈叮嚀我要出席,跟我提到蔡秀菊小姐,她是我的老朋友,所以我一直很期待今天這場活動。十多年前就認識她,以為蔡老師要來演講,沛慈老師這幾天忙進忙出,還有很多學生一起幫忙,我還奇怪,怎麼大家這麼忙碌,沛慈老師都沒時間跟我解釋,這幾天才知道原來是這麼盛大的詩的交流討論。今天我也是起了個大早,剛才沛慈老師問我說要不要留下來聽,當然要留下來!我又不是什麼大官,一定要好好來聆聽。而且我也知道賴欣理事長和他的太太一起來,還有淡江大學西文系的林主任以及幾位詩人都會出席,也很高興看到各位同學。昨天聽沛慈說蔡老師花很多時間寫詩賞析,所以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自己鼓勵一下,也謝謝台灣現代詩人協會這麼多前輩來真理大學台文系指導。

(三)引言人2:賴欣

       首先要感謝真理大學提供這個機會,讓我們來這裡和同學進行交流,也謝謝錢主任今天全程指導,最後要感謝劉沛慈老師,她可以說是相當辛苦地全程負責籌備與安排,其實這次活動在好幾個月前就開始進行策畫,效果真的相當不錯。我先稍微提一下有關跟大學同學座談交流的緣起,差不多在四年多前,台灣現代詩人協會開始有這個構想,然後我們就試著去跟有興趣的大學詩社或教授現代詩課程的老師接觸,算來今天這一場應該是第七場了。第一個合作的對象是台師大,接著跟台中的靜宜大學、東海大學,嘉義的嘉義大學,新竹的新竹教育大學。講起來真理大學很熱心,也跟我們很有緣分,我們今天這一場是第二次,兩年前已經辦過一次,同學的反映相當不錯,在我看來,今天好像比上次更充實。所以我們可以期待今天大家都會有很好的收穫。

(四)主持人:劉沛慈

       謝謝賴欣老師給我們這些鼓勵的話。今天整個活動的流程就是由八位同學朗誦他們的作品,接著請詩人前輩來為我們進行講評,講評完之後,再由同學做回應,後面還有Q&A時間,在座每位同學都可以進行發問。今天的學習不是只有這八位同學,而是在場的每一位同學。我們看到詩人前輩不遠千里而來,有的昨天提早到淡水過夜,有人一大早趕過來,來指導大家,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直接跟詩人面對面進行交流的寶貴機會。最後,活動結束時會有團體合照,同學記得留下來,大家一起合影,留下珍貴的畫面。

前面四位同學的作品是由林盛彬老師進行講評,詩人簡介請參閱手冊,時間關係就不一一介紹了。

(五)詩賞析林盛彬

1.〈選擇〉(黃弘鈞─即墨)

       在意象的使用與意義的賦予上,不一定有邏輯關係,但最好是有類比性。樹有開花與不開花之分,若能確指,意象會更明顯與鮮活。生物本身就有生命週期,如果只停留在一種或此或彼的猶豫中,較不容易顯出詩的張力。在兩種力量牽引下,如果可以讓這種相斥力量產生抗力,應該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張力,而且也會比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人生的故事」帶出更讓人驚艷的結果╱論!

2.〈獻給至高無上的存在〉(羅仲強─非生)

       乍看標題,以為是對上帝的讚頌,從內容來看,顯然是對上帝存有性的質疑。詩主抒情,雖然主觀,但在詩文本的語境中,文字結構還是需要有統一性。詩分四段,以相對的對比方式呈現,第一段和第二段的關聯性不大。三、四兩段雖然在光╱暗和傴僂中相連結,但是對於前兩段的疏離,並未發揮與前兩段聯繫為一體的作用且後兩段嘗試借陽光佝僂的身軀和陰影的關係來說明「天地不仁」,尚嫌不足。結構和用詞上需要再細思。

3.〈感〉(張珈綾)

       詩以三角形等同天平,並與圓形和方形區隔。如果可以在這個基點上,釐清三角形和同樣有菱角和水平線的方型有什麼不同?又和圓形有什麼意義上的對立?這個意象的力量才會產生,才會讓那個「感」更明顯更強烈。不妨再仔細推敲。

4.〈校鴿〉(謝采臻─墨依)

       從一群鴿子聯想到會飛的雪球,很有想像力。若能在營造一個意象時,也為這意象賦予某種人生的、社會的意義。詩就會有生命。從另一個角度,如果在下筆之前,已在所聯想的喻詞滋生某種意義或寓意,在選詞用字上會更有方向,更精準。

☆附註:第1~4首總評(林盛彬)

       年輕人有豐富的想像力,也常有不錯的想法和熱情,但如果可以更多關注外在社會與世界的變動,並嘗試去思考其中的問題,可以訓練自我的思考能力,也可補生命體驗不足的問題。如此,還可以從中找到可以寫詩的材料。文學創作固然需要想像力,但若以自己曾經體驗、熟悉的事物為對象,詩會更深刻,也可以找到更恰當的詞彙、意象。事實上,包括屬非具象內容的〈獻給至高無上的存在〉,都能找到一個可以彰顯抽象概念的意象,也都有很好的想像力,但若可以更詳細、深入的推敲其結構和用字,一定會有佳構可期。

(六)詩賞析蔡秀菊

5.〈夢中,再見〉(張芷)

       詩創作如果要引用典故或成名詩人的作品,必須非常慎重,最好不要直接套用,或改寫別人的詩句。因為創作講求主體性,即便飽讀詩書,熟知典故,也必須經過轉化,用自己的語言呈現出來,這樣才稱得上創作。因為成語或著名詩作,其意象已經固定,固定的意象就是死語,無法產生新意象。我一向不贊成使用成語,或直接引述別人的理論、詩句、用語,理由有二:其一,引語即宣告該首作品無法超越引語的境界,既然無法超越,創作即嫌多餘;其二,如果作者才具夠高,根本無須借用他詞。在此提出這個概念,供初入詩門的朋友參考。

       這首詩採用規則的對仗模式,如第一段「我說」、「…等你」,第三段「你說」、「我們…」;第四段「我」、「等你…」,這種「你、我」的規則變化,讀起來有點老套,好像在寫情歌。現代詩不是流行歌曲,現代詩對意象的要求甚高,抒情詩雖然容易引起共鳴,但出色的抒情詩最難寫,因為要懂得捨棄空泛的詠歎,才不致於變成濫情。

       這首詩首行分別引用了唐杜牧(803-852)〈遣懷〉「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和源於唐˙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的〈南柯一夢〉。〈遣懷〉是杜牧回想過去的荒唐歲月而心生悔恨;〈南柯一夢〉則比喻人世繁華猶如夢幻一般短暫,兩者情境迥異。作者可能因為〈南柯一夢〉的主角淳於尊在自家院子的大槐樹下睡著做的夢,所以第三、四行套此故事寫成「我說╱我在樹下等你」。可是認真想想,「十年覺醒」、「南柯一夢」、「樹下等你」,三者之間好像只是隨手拈來詩詞典故,無法令人強烈感受到作者對夢中的「你」的思念。

       第二段回溯十年前匆匆一別,來不及說聲再見,生命中和「你」只有那一回的短暫緣分。第三段接連兩句,引用李白(701-76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後兩句如筆者所言,為了對仗就變成「你說╱我們很快就會再見」。延續前三段的佈局,最後一段還是帶著濃濃的借用古詩詞情境的味道。

       其實我們不能怪年輕人寫這類仿古典詩作,余光中的新古典主義,就是這種調性,因為余光中的名氣大,不少初學者受其影響甚深。此外,我們的國民教育太偏重文言文,國文老師授課重點大多放在字詞義註釋及要求學生默寫,遇到沒有什麼生字需要解釋的現代詩,反而不知從何教起。再加上台灣民間又有不少社團熱心推動「讀經班」,很多學童從小被父母、師長要求背誦四書五經、唐詩宋詞之類古文。然而,那些歷經千年而能流傳下來的經典,不都是帶著濃厚的說教、世故封建氣息嗎?對心性正在發展的幼童而言,無疑過早扼殺了兒童豐富的想像力。

       詩人要有自覺,自覺是一種判斷力。處於資訊爆炸時代,文學藝術創作非常多元,詩人的自覺更顯得重要。不管名氣大小,不管詩的創作形式,能夠分辨「詩詩有兩種,好詩和壞詩」,才是有自覺的詩人。

6.〈鬼〉(李中鼎)

       從內容來看,作者蠻敦厚樸實,並沒有把鬼形容成齜牙咧嘴的厲鬼,或個性陰沈、犬齒特長的吸血鬼。第一段呈現了一般人對鬼故事又愛又怕的矛盾心理,聽了鬼故事後變得膽小,所以睡覺時不敢正躺而採側姿,再用昏暗的路燈增添一點驚悚氣氛。第二段則反守為攻,把從沒看過的鬼,當成因為害羞所以不敢和作者見面。最後下了結論,不管缺頭或缺腿的鬼,都把它當成鬼故事,說給十年後自己的孩子聽,讓他也像當年的父母親般,又愛又怕地不敢睡覺。

       作者採用平實的手法,寫出個人對鬼的認知,立意甚好。但是,若論及現代詩需具備更細膩轉折的情感時,這首詩的質素就顯得有些薄弱。假使能將鬼故事和生活中最親密的人事物產生連結,就能表現出不一樣的意象。譬如說,小時候聽長輩(阿公、阿嬤、爸爸、媽媽等)講鬼故事,和同輩的堂或表兄弟姊妹擠成一團的害怕情形,隨著年齡漸長,社會變遷,寫出鬼的意象留在心底的微妙變化,那種未竟之言的韻味,才是現代詩令人喜愛的地方。換句話說,把醞釀的主題稍微拐個彎,像手搖茶般,搖一搖,詩味才會出來。

       最後,「等待十年之後╱給我的孩子」這兩行有待商榷。作者可能以大學生的年齡推算,十年之後會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一般讀者是不可能知道作者寫這首詩的年齡。現代詩講求洗鍊精簡且意象豐富,即使一個詩行,也不能忽略應有的普遍性。

7.〈惡化〉(吳凱莘─雀鴒兒)

       這首詩有點隱晦難懂,問題出在作者企圖營造很多意象,但意象的鋪陳太過跳躍、斷裂,再加上用詞的精準度和邏輯性有待商榷,使得作者原本想表達自己因做事拖延而感到十分焦躁、懊惱的心理狀態,無法適切地傳遞給讀者,殊為可惜。

       試以前四行為例:「倚著昨日的疲憊╱丟下船槳╱跳進今天╱不合身的鎧甲」,拆解之後的名詞、動詞、形容詞為「倚著」、「昨日」、「疲憊」、「丟下」、「船槳」、「跳進」、「今天」、「不合身」、「鎧甲」,前後呼應的語詞則有「倚著」、「丟下」、「跳進」;「昨日」、「今天」;「疲憊」、「不合身」;「船槳」、「鎧甲」,但是把這四行詩句串連起來,卻很難從中找出彼此之間的合理關係。「丟下船槳」是處於何種狀態?在船上嗎?如果是在船上,那麼船是指「昨日的疲憊」嗎?如果不是指船上,那會是什麼呢?既然丟下船槳,表示要棄船跳溪、跳江、跳河、跳海,因為接下來有跳進的動作,跳進的是「今天不合身的鎧甲」。姑且相信「我」是跳進一個叫「今天」的不合身鎧甲裡,但緊接其後的所有的敘述卻和鎧甲扯不上任何關係。因為使用鎧甲,必然會讓人聯想到戰場上的作戰。第一段的第五到第十二行,則著力於描述「我」的狀態,看不出和「今天不合身的鎧甲」有所關連。其次,「在舌上初嚐今日╱安撫的甜」,舌上能初嚐甜味,表示那是一種實體,但「今日」並非實體,這種比喻不是很恰當。接著「我」為何會不斷口吐泡沫遮住眼睛?為何一鼓作氣吐出微酸情緒?我猜想作者構思這首作品時,可能腦海中出現一個接一個的影像,於是欲罷不能地書寫下來,卻忽略了前後應有的連貫。因為第二段「粉筆字脫去耐心而混濁╱筆下的字總是撇眼」,都與書寫、閱讀有關,和第一段的落差太大,有點像高飛球,打到界外,變成壞球。

       第三段似乎非常用心地回應第二段,呈現各種閱讀進展的困頓。不過,要注意語法的邏輯性,如「睡在分針上」是哪種睡法?「用加速度轉動」,時間沒有重量、沒有形狀、沒有重量,如何產生加速度?如果勉強以分針在做加速度轉動,那麼一定有外力才能讓分針產生這種轉動,而這個外力一定不是抽象的東西,那會是什麼東西呢?接著形容無法背誦一大堆教材,「活埋之後掙扎」,是指誰被活埋?「我」還是「字母」?然後又跳接到太陽。如果要形容白天(太陽靜靜的看著)到黃昏(被橘色的渲染排除在外)、夜晚(他睡了),最好避免這類語法。其次,國際換日線是以太平洋中的180度經線做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科學家將地球的經度劃分成十二個時區,位在同一時區內任何地方的時間都相同。因此,除非搭飛機繞行地球才有可能「撞上無情的換日線」。即使寫詩可以超越人類感官驗證,但也必須符合科學事實。

      這首詩的重點落在最後兩行「倒數計時╱關於那天徘徊的後果」,「徘徊」所指涉的對象有點曖昧模糊,用「徘徊」支撐前面那麼多意象鋪排,讓整首詩變得頭重腳輕,非常可惜。

       不過,作者在高中階段,就展現如此繁複的思考能力,倒是具備了寫詩的入門條件─敏感度。作者未來要琢磨的,應該是如何讓自己的思緒去蕪存菁,如何節制個人一步小心就可能氾濫成災的文字操作,如何培養使用語彙的嚴謹態度。只要秉持這種誠摯的詩心,相信將來必有亮麗表現。

8.〈輕‧重〉(黃宣榕─B.N.N.

       一般而言,現代詩應設定讀者不必透過註解(即使有,也不能篇幅過長),就能從詩行、段落中理解作者所欲表達的意涵。從標題〈輕‧重〉來看,直接予人的印象是作者試圖傳達一種對比關係,有可能是物質性的輕重對比,也有可能是價值觀的比較。當讀者看到這個標題,必然想從詩作中找出這種相互對應的關係。

       這首詩採雙欄配置,是作者不想讓整首詩顯得太長,還是想讓左右詩句形成呼應?檢視檔案為單欄配置,也就是說作者事先已構思這種對應關係。因為紙本輸出不會顯現文書檔案格式,讀者僅能就頁面呈現去理解作者所欲傳達的意象。左欄提出四個狀況或物像:「宣告」、「心臟」、「重量」、「羽毛」,讀者必須了解這四個語詞之間的關連,才能繼續往下探索。「停止活動的心臟」勢必指死亡,那麼,為何面對死亡能「毫無畏懼的宣告」?第五至第八行,轉折到天秤和羽毛,並沒有清楚交代上述觀點。一般人都知道,天秤是利用槓桿原理,只有兩端重量均等時,天秤才會停止晃動。不過,作者只陳述「上下起伏的羽毛」,是兩端各有不同種類的羽毛呢,還是一端有羽毛,那另一端到底裝了什麼東西呢?羽毛又代表什麼意義呢?有些關鍵用語必須加以說明,才能讓讀者理解詩作內容,如果忽略了「key point」,有可能就變成一團迷霧,無法令人得其究竟。

       右欄出現兩個重要人物「阿努比斯」、「歐西里斯」,前者專注、後者沈默。但是「阿努比斯」專注什麼呢?「歐西里斯」又為何沈默?如果沒讀過「阿努比斯」、「歐西里斯」典故的讀者,一定不知其所以然,也無從理解這兩個人所扮演的角色與左欄有何關連。最後四行則跳接至回應標題〈輕‧重〉「不負責任的結束」,到底結束什麼呢?和前面所鋪陳的情節,有什麼連結?如果作者想帶領讀者探討與生命有關的議題,必須想辦法在適當的地方切入適當的關鍵詞,才能讓讀者掌握到整首詩的意涵。

       閱讀了作者的創作理念,述明古埃及人的死後審判,此刻才恍然大悟。從古到今,東西方文化都有各種死後審判的傳說故事,要把這種典故轉化成詩作,一定要先思考如何不必靠過多註解也能達到傳達意象的普遍性。這首詩讓我聯想到泰雅族也有死後審判的傳說故事「彩虹橋」。我寫過一首泰雅族傳說〈彩虹橋〉「天上一道彩虹╱搭起泰雅祖靈與現世溝通的橋╱螃蟹守候橋頭╱用藜汁檢驗泰雅人一生的勤惰╱╱塗抹手心的一小滴汁液╱永不褪色的是╱泰雅男人的驍勇╱女人的貞潔巧慧╱╱彩虹的神話╱讓真正的泰雅子孫╱回到祖靈的仙鄉╱╱下雨過後╱天空開始編織七彩的傳說」,即使不知道泰雅族有關彩虹橋的故事,從詩行中也能理解只有勇士與貞潔的女人才能橫渡彩虹橋。

       作者從古埃及的死後審判聯想到愛惜生命,這種踏實的探究精神非常珍貴,值得肯定。如果再進一步思考如何更上層樓,自我提昇,其實很多著名詩人都有巧妙引用典故的出色作品,只要多多觀摩,必能從中體會出轉化典故的訣竅。

☆附註:第5~8首總評(蔡秀菊)

      閱讀上述四首作品,發現同學的文學基礎相當深厚,中國古典文學或外國傳說神話故事均有涉獵,可能因詩齡不長,在掌握主題和語言運用上仍未臻成熟,但內容均清新可喜,頗有潛力。希望同學能在既有基礎上,多閱讀世界各國名詩、多關心社會脈動、多注意國際情勢,以誠懇的態度反映人類普世價值,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必能寫出深刻動人的佳作。願與大家共勉之!

(六)Q&A

(1)

Q:羅仲強同學

       詩人好,我想問的問題是,你們在講解時常常提到,好像寫出一首詩應該要面面俱到,每個面向都要兼顧到,那麼請問你們每首詩都有做到這件事情嗎?

A:賴欣老師

        第一要先了解詩是什麼,詩言志,詩是在表達作者寫這首詩的想法、表達作者自己的理念。一般說來,詩是先把主題想好,然後構思,因此一首詩從頭到尾都不要偏離這個主題,有時候可以有很多幻想,但主題訂下去以後就不要偏離,所以這個主題讓人家看,大概可以感受到詩要表達什麼。我不太喜歡有些命題叫做〈無題〉的詩,基本上詩是不能有無題的,每首詩都是要有主題,主題在一開始就會有想法,這個主題就是你的想法,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就是最下策的詩是寫景詩,從頭到尾都在寫景,沒有表達作者在想什麼;比較上乘的詩,是藉著景物來表達作者的想法,譬如說〈校鴿〉其實是在寫景,但可以表達作者的想法,可以代表自由、和平,不要第一行、第二行就把內容寫光了,後面就很難表達你要講什麼事情,〈校鴿〉這個主題可以藉由鴿子,表達對自由、和平的疑問。譬如說我寫日月潭,如果從頭到尾都在寫日月潭的景,這就是比較下乘的詩,如果藉描寫日月潭來表達我的心情或是對人生的看法,這樣才是上乘的詩。此外,《台灣現代詩》,這個詩刊的名稱也是在表現我們詩社的方向、理念。《台灣現代詩》的重點有兩個,第一個是在凸顯這是「台灣」,第二個是在凸顯這是「現代」。「台灣」,就是指你我生活的地方、周遭環境,包括生活的時代背景、體驗、社會現象;「現代」就是不是舊時代的,「現代」標榜詩是自由的、不受拘束的,不是五行或是七行。自由不是隨便亂想,要合情合理,詩是自由但不能不合理,詩自由也不能變得沒有詩味。講了這麼多,好像要關照的地方太多了,意思就是要磨練,我個人也都一直在磨練、學習,這就是作者磨練功力的方式。基本上,詩言志,詩在表達作者個人的想法。

(2)

Q:黃宣榕同學

       我以前不喜歡詩,因為刊載在報章雜誌上的詩都看不懂,也不知道要怎麼解讀,而報章雜誌上往往都沒有解釋或是賞析,想請問詩人會怎麼看待這樣的詩,或是怎麼解讀。

A1:林盛彬老師

       所有文章都有它的脈絡,結構一定有起承轉合,詩也是一樣,只是詩的寫法與散文不同,我們本來要說A卻不用A來說,反而用B或C來呈現,或用隱喻的方式,儘管如此,從開頭到結尾,應該是連貫的,詩要有它想表達的內涵,如果裡面跳脫一部分,就會失去方向。有沒有可能作者只是在呈現文字迷宮,就像剛剛賴理事長說的,我們在寫景時寫了半天,只是說它很漂亮卻沒有其他意涵,那就是浪費文字、想像。其次是詩有時會用一些意象詞,讀者要發揮聯想力,有些詩很白話,像利玉芳的〈鞋子〉,文字很簡單,就是穿著鞋子去旅行,可是旅行和鞋子之間的故事,怕旅行踩壞了鞋子,所以謹慎走好走的路,問題是你是要去旅行,而不是保護那雙鞋子。雖然這首詩很簡單,卻呈現出對人生的看法,但是詩如果很白,白到像口號一樣,掃過就沒印象,那種不叫做詩。

(3)

Q:楊佳錚同學

      各位詩人前輩好,各位提到要我們多寫詩、多讀詩,我想請問各位前輩在讀詩之後,怎樣把詩內化成自己的養分,然後再把這種養分用自己的方式寫出來?

A:賴欣老師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寫你最熟悉的事物,你的生活面,不要寫跟你生活不相干的,這樣會很累。

A:蔡秀菊老師

       剛剛同學問的問題,是我從小到現在還在思考的問題,大家都一樣,沒有說我們會比較突出,那怎麼內化呢?簡單說是生活的體驗,如果越豐富,可能素材就越多,可是素材多也不代表它是最好的,不要喪失兒童時期就有的想像力,這樣說起來就像前面同學問的,什麼都面面俱到,要怎麼下手?沒關係,要下手,才能夠有修正的機會,也就是說多多寫,常常寫。所謂的面面俱到只是背後的思考,不是說下筆時要面面俱到,我在描述詩創作常用一個最簡單的比喻,突出的攝影通常不是用全景式的,而是抓住某個重點,聚焦在那裡;好比說,我對某人一見鍾情,只是因為他╱她身裁高挑,有雙眼皮等等嗎?絕對不是,也許是對方的眼神刺到你的心,那種瞬間的感覺,就抓住你的心,所謂的詩就是要描寫那種瞬間的感覺,不管用什麼方式表達,但一定要寫出那種瞬間刺到你心的感覺。可是感覺的培養,就像同學問的,怎麼樣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就得靠個人的觀摩、閱讀、人生體驗,我有個建議,同學不妨閱讀我們《台灣現代詩》所刊載的作品,跟坊間其他不同詩刊或網路上的作品,就可以知道什麼是很容易懂、很有感覺的詩,讀起來比其他詩刊還不錯的詩。

(4)

Q:李中鼎同學

      老師好,我想請問的是,寫詩時,選詞的過程中,要如何在講清楚與講不清楚之間取得平衡,就像是這句話我要抽象的表達還是具體的呈現?這是我們很難取捨、抓到的平衡點。

A:林盛彬老師

      西方的文學分類,主要有三大塊,詩屬於抒情,就像剛剛理事長說的,詩言志,志包括感情。感情是很抽象的,恨、愛、討厭、受不了等等,這些感情都很抽象,如何把抽象的東西用具象的文字呈現?那就是要用比喻的方式。用什樣的詞彙呢?阿根廷有一位波赫士(Jorge Francisco Isidoro Luis Borges, 1899-1986),他有一句名言「所有東西,他的文學本來就沒有創新,都是重寫。」以重寫來說,裡面就有原創性,寫法與詞彙用的跟別人不同,像是剛剛同學借用唐詩的字意,除非可以賦予它新意,才稱得上創作。西方也有這種古典新意的寫法,用古字,但賦予不同的意義,除非你有這樣的想像力或聯想力去改造它的意義,否則別人用過的就儘量不要用,類似的劇情也不要用,用自己的新想法,這就是重寫。最簡單的例子,如果這是上課,一定有人想聚精會神地聽,也有人想昨天好累,現在來睡覺,不一樣的情景,用一首很短的詩去呈現出來,你要怎麼呈現?剛剛賴理事長講的例子,〈校鴿〉把自由、和平在前面講光了,後面能講什麼呢?所以要找更多詞彙來烘托這兩個字詞,但這樣寫詩很累,而剛剛賴理事長也說了,寫你最熟悉的,你有所感的題裁,如果無所感的就淪於文字堆砌。感覺不一定只是情感方面,也可能是理念或想法,當有這樣的想法後,就會去想像,有了方向,要去找尋靈感比較容易。

(5)永井正武老師

       你們年輕人實在很不錯,比如說第一位同學寫的那篇是我最欣賞,不過讓我寫的話我不會這樣寫,我會砍掉很多東西。「大樹的枝椏密集交錯╱令人看不清,摸不透。╱╱是否能開出美麗的花朵╱抑是腐爛乾枯的絕望落葉?╱只能任由命運的引領!╱╱用摘星少年的雙手╱一針針的嫩葉、一線線的新枝╱將甘苦織成一幅幅人生的故事。」把這首詩分成三段。中文文章習慣用起承轉合,所以一定要有這種習慣。日本人、外國人通常就用三段法。第二點,唸的時候要有自信,這是我的主張,我的想法,要讓人家知道我想要講什麼。唸的時候不要一直往下唸,聲調要有起伏,不然別人聽不懂。第三點,我希望你們用自己的母語來寫詩,每一個詩人最重要就是要用自己的母語來寫東西。我也用台語寫詩,但不發表,因為想表現的東西不一樣。剛剛賴理事長講,詩言志,要把內心的想法講清楚;簡單來說,你們寫的詩只有三個字而已:「真、善、美」。沒有這三種,就不是詩了。最後一點,我不希望你們寫古詩,詩是有形式的東西,它有結構,這個結構就是句點,要把句點很正確的寫出來。最近台灣的詩人寫的全部沒有句點,外國的詩最少都會有句點,沒有句點就會產生疑問,就像剛剛有人問詩為何讀不懂,因為本身沒有寫清楚,如果寫得清楚,想表達的就不會被誤解。

(6)陳銘堯老師

      同學們會問這四個好問題,就表示你們走在正路上。時間有限,請容我簡單回答:

1.如何面面俱到?

       寫詩無法面面俱到,也不需面面俱到。我們的意思是寫詩雖然可以發揮想像力,或者給作者最大的自由去創作,但是不能違反常理常識。這會減損詩的力量和可信度。用一個簡單的比喻,寫詩是攻擊,不是防禦。你只需表達你的主旨就可以了。

2.看不懂怎麼辦?

       看不懂的東西,不必浪費太多精神勉強去看。有很多詩是作者故弄玄虛,或自己不知所云的狀況下寫出來的。它不大可能有甚麼值得你去鑽研的高深哲學。再說既然看不懂,那還浪費時間幹甚麼。還不如去好好看一些公認的經典。那是不會騙人的。另外,翻譯的詩,最好能看原文或至少是看英文翻譯。因為中文翻譯往往不是翻錯就是翻得不好,結果就看不懂。

3.如何內化?

       問得太好了。詩本是以詩意為依歸。而詩意來自內在。如果盡寫些玩弄文字技巧和形式的東西,或浮泛不實、沒有思想的詩,那就完全和詩背道而馳。把人生經驗或萬事萬物的感觸,在內心中咀嚼玩味而得出自己的詩意,這是一種心靈的能力,有賴靈性和悟性的修練。首先要培養敏銳的感受力,多接觸藝術,多閱讀、多思考、多體驗人生。這當然也有天賦的問題。但是如果能藉著自己的修練而超越先天的限制,那就比具有天賦要幸福而可貴。人生經驗不必太擔心,因為隨著年齡增長,經驗自然會找上你。但是就怕有些人,天塌下來他都不知道。所以日本鬼才作家芥川龍之介說:「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萊爾的詩。」就是這個意思。這也是內化的一個例子。如果你渾渾噩噩過了一生,甚麼領悟都沒有,那就很可悲。內化還可以舉一個例子,雨果評波德萊爾的詩就一句話:「你在藝術的天空上增添了一道無法形容的陰森的光線。你創造了一種新的戰慄。」這是雨果讀他的詩所得到的內化而做出的評語。大家可以玩味玩味。

4.在明晰和晦澀之間如何拿捏?

       這沒有標準可言。完全要看詩的表達的需要。一切都需要視內容而定。寫得太白、太露、太平庸就變得無趣;寫得太晦澀就變得不可理解。如何寫出既有普遍性、共通性而又有獨特性的作品,這是詩人自己要拿捏的。重要的是,詩人必須真誠對待自己的詩,不要故弄玄虛,自欺欺人。

(7)主持人:劉沛慈老師

       謝謝永井教授及陳銘堯老師給我們的指導。今天的活動到此結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