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S複合媒材2011袁國浩

 

聖 物  物的超越和美學     陳銘堯

像熬過天火烈焰

又歷經冰雪風霜

我將此至高意念的結晶

供奉於殉美的神壇

 

創作理念

   

椅子這件作品,是一件非常傑出的創作。也可以說是袁國浩藝術生命的結晶。

外表上這是 1950 代很平民的客廳沙發椅拆解下來,加以變裝重置的作品。不但拆解下來的部件使其平面化擺置,顯現構圖的新美感,也改變原來木器藤編的棕色,使其成為如烈火燒成了灰的色感和質感。這原本隱藏在整體椅子結構中為人們所忽視的線條、結構和人體工學的美感,在素淨的坯體上,隨著光源的照射而產生灰白交織不同色調的細緻浮雕,無所隱藏地顯露在觀賞者的眼前。這是創作者的靈視和巧思。因為這樣的質感和色感,讓我感覺它是經過一千兩百度高溫燒煉,又像曾在雪地裡歷經了霜雪的結晶一般的潔淨感。而這樣的作品,是創作者生命歷練過的內在美學意識淬煉出來的結晶。這平凡的椅子,或許是早已被人們拋棄的廢棄物,但是經過藝術家的淬煉,殉身獻祭於美的神壇上。將物件提昇到儀式化的境界。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人類主觀心靈和客觀存在的現實物體相遇產生無窮的存在情境和思考。這是哲學也是美學永恆存在的課題。也產生各種不同甚至是對立矛盾的學說和人生態度以及藝術流派。客觀物質世界的存在,可能是人類面對的鐵板一塊,也可能是人類藉以超越自己的存在的挑戰。

在藝術史來說,物件藝術應該溯及靜物的寫實,但是二十世紀初的藝術家開始了藝術的革命。最初是形而上繪畫的 Giorgio de Chirico,接著是受到啟發的超現實主義畫家 Rene Magritte。從他們的畫作可以看見物件變造和錯置的隱喻。這是打破陳腐的舊世界,重新建構了新世界的藝術創舉。超現實主義者如 Salvador Dali, Joseph Cornell 等都玩過物件藝術,賦于現成物件新的存在思考。最為大家所知的可能是 Marcel Duchamp 在小便斗上簽上大名,命名為泉的作品。這是隱含了破壞藝術的達達概念,各有其不同的創作意念。這些都是顛覆觀賞者對世界認知的作品。1936 年超現實主義曾在巴黎 Charles Ratton Gallery 展覽物件藝術,企圖打破傳統美學觀念,打破製造物或現成物,實用性或儀式性的界限。顯示超現實主義反藝術的物件藝術平凡性的一面。

相較於這些西方藝術家的作品,椅子這件作品,除了強烈的現代感之外,很明顯地呈現了東方水墨的墨趣和濃濃的禪味涵養。在哲學上對物質世界做了東方式的思考與超越。比較世俗一點說,也可能是台灣人在貧窮年代所養成的愛物惜物的生活態度作為出發點也說不定。或許也隱藏著不為人所知的創作者的生命記憶。藝術作品最重要的就是個性。創作意識和哲學是很深層而複雜的東西,也是個性之所寄,而這一層只有作者自己最清楚。對觀賞者來說,三島由紀夫說過的一句話或許是很恰當的建議。他說:「對最表面性的事物,只要把它想成是最深層的就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