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光燦-讀吳櫻的《信鴿 文學、人生、陳千武》    

 

煙火必須在夜晚射放,才能觀賞到它爆出的光芒與燦美。

文學的異彩,幾乎也是人生苦悶的黑暗時所激發的精神能量。

  文學要從黑暗的遭遇中覺醒,才能如黑暗的夜空爆射的煙火一樣的燦爛耀目。

  二十世紀百年來,臺灣的命運就是一部黑暗歷史的歷程,歷經二戰戰前戰後的文人作家,除非是一位麻木不仁,自隔於現實的,自我封閉而陶醉在象牙塔裡的人,不然他的作品必然與時代相呼應,而呈現小我的感受與大我的時代背景所交織的特質。

陳千武先生出生於1922年(日治大正十一年),1939年(昭和十四年)18歲時寫下第一首詩,初次抒發文學才情,至今逾七十年寫作不輟。其一生從出生成長背景受教育,歷經戰亂,被殖民統治的不民主與思想的禁錮體驗,到結婚生子,為社會服務工作,直到職場退休,均以詩或其它文體紀錄成為文學作品,更精彩而特殊的是成為「臺灣陸軍特別志願兵」派遣遠渡重洋到帝汶島等地參與日軍與盟軍的太平洋戰爭,面對戰爭與死亡是一生最荒謬的遭遇,其撰稿的作品也為臺灣文學史填補最精彩的一頁。

文學不僅是個人苦悶的象徵;更是吸納生活時代變動的光與影,所揉合的內容與形式的表現。陳千武一生豐富多彩多姿的經歷與豐美的文學著作內容,在這本由吳櫻撰寫的《信鴿 文學、人生、陳千武》裡有著精彩、準確而動人的呈現。

吳櫻,本名:吳麗櫻。她早期寫小說、散文,出版過散文、小說集;近年來她也寫詩,現任臺灣現代詩人協會理事長;曾任臺中教育大學附屬小學校長退休,集小說家、詩人、教育家於一身。以她擁有的專長和近年來與陳千武的交往與了解,來從事對一位前輩詩人作家的傳記撰寫是相當適切而順手的。

基本上,這本書是小說,也可說是傳記;內容又有導讀和評論。可以說是以小說、傳記為經;導讀、評論為緯的構成,要說是這樣綜合文體應該也可以吧。所以這本書,當作小說來讀:有小說故事的波折脈絡;有情節的斷連、迂迴跌宕調度的結構;更有主人翁作為一位詩人作家性格刻劃的形成塑造,而且始終保持人物性格的一致性。這本書對於主人翁陳千武先生的一生縱深的時空與橫面的牽扯關係均有深入詳細的報導:包括出身的家族背景、個人求學的經過、家庭成員、工作經歷、文學因緣、文友的交往、寫作的歷程、著作的數量與內容的簡介、一生重大的挫折遭遇,特別是南洋戰區「活著回來」墨最多。不僅是現實生活的現象描述,抑或內在心靈風景的影像,都有驚奇性的報導。個人經歷和著作資料的收集相當完備,還附加很多珍貴的相片也是重要的文學史料。傳記以小說體的陳述:為陳千武不僅以他個人才具與努力一生兩世,建構了輝煌的文學而塑身;且為臺灣現代文學跨世代,跨世紀留下了文學的精典與文人的典範,作成完美的雕刻。

以創作來說,陳千武詩的部分包括中、日文本和詩選集就有四十本之多,小說有五本。所以在陳千武一生的各個不同階段都有留下觀照感悟的作品,或為時代的見證,或為個人心路歷程的寫照。在這本小說兼傳記裡,或引述或啟示解說導讀。

他非常清楚自己思考的真摰性,他用稚拙的台灣國語,寫出有人性,有血肉,把赤裸裸的人生真理表現出來,讓人得到真實性的感動,這是陳千武開始寫中文詩以後,所努力追求的」,然後引用1961年所發表的雨中行為例。「已經不再受死亡威脅了。他想著,死亡已經被埋在南洋的密林裡啦!從此以後,一個完全的『生』便翩然來臨,在海的另一頭迎接他了」這是1964發表的信鴿一詩的引述。小說傳記不僅有導讀作品,也導讀人生道理,例如「陳千武覺得,體諒對方的方便,親切的服務精神,可以說是由文學的修養,培養出來的愛心」。又如「陳千武認為詩是走在文學的前鋒,透過新詩的創作與欣賞,是最接近有效的陶冶情操的方法、、詩是人本身變形姿態的表現」這是藉文學指導做人的方法,以「思無邪」傳統詩觀,作為詩教的指南。在論述裡,免不了對社會負面的指責批評。如「臺灣政府的大官或企業家,有文學修養,受過文學薰陶的人,極為稀少」這是相對於和韓國官員的比較。又如乘坐公車遇到不禮貌的剪票員,認為「社會缺文學教養,出門才會受不懂禮貌的氣」。總之,陳千武一生浸淫於文學已把文學作為做人處事最重要的人生指與修養,在這本書裡,多處引述這個觀點。

這本小說體的傳記是18K大開本,共270頁。書前有市長、局長、吳櫻、陳明台等序文,由臺中市文化局201012月出版。文本從「序章」開始再加七卷與年表、著述目錄、學者相關研究、得獎記錄、參考書目等五項附錄。

小說以「序章一生兩世」採第三人稱倒敘法進行。以作者陪同故事主人翁和一群詩友去台南縣鹽水鎮參觀「臺灣詩路」揭開序幕,並回到南投縣名間鄉弓鞋村老家尋根。然後,卷壹寫童年在弓鞋村紅土的山嶺,度過童年與讀小學情形。卷貳是青春苦悶叛逆的中學時代,也是文學發軔啟蒙的時期。卷參戰爭的漩渦,以「臺灣特別志願兵」捲入太平洋戰爭是一生最弔詭的奇遇,也成為文學創作最特殊經驗的內容;是一生因禍得福契機的時空樞紐。卷肆戰後的困厄,不僅是現實的生活,更失落的是語言的更變;重新學習語言,激勵突破困境。卷伍人生的契機,重回職場,穩定生活,創作與文學活動多面向進行。卷陸成為詩教的信仰者與永遠的文學者,得獎無數,備受肯定。卷柒陳千武的文學世界包括現代詩、散文、小說、兒童文學和翻譯及推動文學交流。

陳千武的家族背景、出生地的環境與天質和一生不斷的奇遇,就是蘊育他成為詩人作家的基本條件,他的人生歷程就是一部很好的小說素材。因有深厚的文學素養,在時代的變遷與文學發展動亂的轉接上,能認清文學的本質,為臺灣詩文學做了承先啟後的接銜,他豐富的創作與翻譯作品,成為文學研究的重要資料。他能把職場的工作和文學的創作與活動結合起來,發揮文學為文化發展的一部分,特別是在文英館館長任內時期,做了不少文學推廣的工作,包括兒童詩創作與推廣活動。因有相當日文表達能力,除翻譯外,得能與日本、韓國詩人交流而推廣臺灣文學國際化等。陳千武他生命能量的潛藏、思默與熱情、流動,構成他的詩文學的深度與廣度。

這是一部個人生活精彩的傳記;也是一部個人與時代雙軌進行的文學史;更是臺灣現代文學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1 / 01 / 06

上簡介:

 

本名嚴振興,1938年生,台灣嘉義人。遷居草屯將近五十年。台中師範、逢甲大學畢業,曾任中、小學教師多年,目前已退休,專業寫作。1976年召集詩友創辦《詩脈詩刊》,推動七○年代現代詩的回歸本土;1994年之後擔任《笠》詩刊主編八年,深耕本土寫實路線,強化本土詩學。他的詩對準生命探討、鄉土關懷、哲理感悟和社會批判而發,精準而冷冽,能發人深省。著有《冬盡》、《台灣瓦》、《岩上八行詩》、《更換的年代》、《針孔世界》及評論集《詩的存在》等多種。曾獲第一屆吳濁流文學新詩獎、中興文藝獎、文協新詩創作獎、「南投文學貢獻獎」、「台灣詩人獎」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