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首先歡迎大家今天來參加莫云作品的詩合評。我來之前,曾經把她的詩集《塵網》看了一下。我的直接感覺是:因為她本身是唸中文系的,難免會受到中文系的影響,好像古典詩詞在她的作品中佔有相當的分量,所以我們今天討論的,除了她的作品之外,還可以藉此討論「傳統與現代」。有些人受傳統影響比較深,要怎樣走出來,期望他們有比較現代的表現呢?我忽然想到中國的、日本的、韓國的傳統與現代,這些都可以來思考,也就是說:怎樣才符合今天大家所期望的「現代詩」?我們先來看這三首詩,第一首在夢的邊境流連很顯然是寫在夢的過程中,我自己就 常被 太太說:「年歲那麼大了,還在作夢?」可是,詩人的幸福就是:詩人是可以作夢的!所以寫夢我並不反對,而從夢裏得到的體驗和感受,那才是我們所要探討的。第一首就是寫作者自己和夢之間的關係;第二、三首,她剛才又給我們一些圖片,這就可以看出傳統詩和畫之間的感受。第二首推開一扇面海的窗,她是把窗框當畫框,再將那幅立體派的景色一路描述過來,這個等一下可以讓各位來探討。第三首〈暮色〉,日本詩裏就有描寫晚霞好像在燃燒的景象,這首詩也是在寫暮色燃燒的感覺,我可以理解它有很多用意,但是語言好像保守了些,是不是可以更開放一點?此外,作者寫景是用比較寫實的手法表現,但是對Image樸拙的本領好像可以更深探;這種感覺我一時也講不出來,或許可以讓 陳千武 老師去感覺,他雖然年紀比較大,但是觀念卻比較新,他只要一看,那種感覺就會跑出來。這是不是因為中文系的訓練跟傳統的東西讀多了,就會被那些籠罩?現在妳必須做突破,像妳這本詩集,我讀了之後有一連串感覺,那就是:在傳統裏面泡太久了,現代的感覺要加強!

武:在夢的邊境流連整首詩分三段,詩的構造與語言意義性的

連結,有具體的美底感受。因為題材是夢,即在睡與醒的交界

浮沉,或像風,恍惚在虛擬實境中進出,無法捉摸其實體;只

在得與失、黑與白、是與非、或在過去與未來的不定性間隙躕

瞻顧予以流連,看不清其實體。最後,原本覺得不該醒來,是

對題目在夢的邊境流連〉的情況表現得周全。不過,就現代

詩要表現的心象來說似乎比較缺乏詩主題的張力。譬如,能給

讀者對「夢醒」之後的暗示一種感受,必會更好。

推開一扇面海的窗 詩表現的主題是「鄉愁」,而能捕捉「面海的窗」一種inspiration的開端,使其發展成的意象,可以看出作者寫詩的意欲強而成習慣,思考細膩精緻,技巧也好熟練。

這首詩的意象,比較余光中寫的〈鄉愁〉詩內涵好多了。余光

中的〈鄉愁〉只是概念性的美麗語言之堆砌,感受不到真實的

心境,是屬於中國傳統藝術的遊山玩水式的作品,詩意主題不

同。

暮色表現「暮色」的情景,而配合暮色寫出面對暮色的人

心感受。詩共十三行,其中間的第七行為詩意義性的轉捩點。

即前七行表現「暮色」情景的特殊性,後六行表現作者主觀性

的「看暮色」感慨。比喻「玫瑰的灰燼」、「嫋嫋的樂章」、「

層的愛情」,很有意象美,而最後兩行具意象美的語言作結束

也很不錯。

欣:這幾首詩相當明朗,而且詩味也不錯。第一首我感覺作者是藉著夢這個題材,實際上是在影射她對人生的歷程和社會經驗的看法。好像她有一個期待,而藉作夢的過程和境界來影射她對現實生活的意象,她覺得整個現實生活中充滿了「相對」的意象,例如黑與白、是與非、笑聲和淚水的對應,用相對的情境來表達作者對現實生活有相當的期待;但是最後一段她說「或許,我原本不該醒來。」就是要表現她對整個現實生活的失望與對社會現象的不滿,有這樣的影射。第二首我也覺得作者表現得相當清楚明朗,從第一段看到第四段好像在寫景,而第五、六段則轉為對故鄉強烈的懷念,整首詩就是在表達一種懷鄉的心情。至於第三首詩,我感覺是一氣呵成的。前幾句是寫景,也就是作者當時看到的黃昏的景象;第七句以後就是在表達作者自己心裏的感觸,有觸景生情的意思;這種感情的浮現,就好像水淹過一樣,對人產生一種衝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