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我不喜歡閱讀那些讀來辛苦、晦澀難懂的詩。但我還是願意敞開心胸接納它們,研讀它們。原因只有一個:美有許多種類,也有許多層次。美的學習,是做為一個想要努力過好一生的人,所應該有的素養。

  美有許多種類,也有許多層次」,這讓我想起美到底有沒有本質?我在拙文〈那夜微雨〉一文中,討論「台灣意識」之美時,曾說過「台灣意識」有它美的本質。旅 人詩兄卻告誡我:從亞里斯多德到康 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之間的西方哲學家,確實以為美有美的不變本質。但在康 德之後,已經有所改觀,許多哲學家不再主張美有本質。詩兄的這一番告誡,讓我想到:特別是在法國哲學家德里達(Jacques Derrida1930-2004)等人所創立的「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盛行之後,美有本質的說法,已經受到嚴厲的挑戰與質疑。

  在過去,均齊、秩序、對稱、和諧等屬性,被視為美的必要條件。但隨著現代藝術,例如現代音樂的崛起,這些屬性都被推翻殆盡。即使在古代,這些被視為美的標準屬性,也不是完全被認同。日本京都學派哲學家久松真一1889-1980,在他的《禪と美術》一書中,即說:(古代與現代)禪藝的特質有七:不均齊、簡素、枯高、自然、幽玄、脫俗、靜寂。其中,不均齊被列為第一。可見美的本質是什麼?確實有許多爭議。

  美既然沒有不變的本質,那就存在著各種可能:可能從個人的性格,或從家庭、學校或社會教育而養成。美,也許正如解構主義所說的:是某個文化或某個世界觀中,各種二元對立、衝突(男與女、父與子、善與惡、是與非、神聖與世俗,乃至異性戀與同性戀)的體現。因此,美若有本質,也是隨不同文化或不同世界觀而變動,沒有絕對不變的形式。在甲文化或甲世界觀的脈絡當中,被視為美的事物,到了乙文化或乙世界觀的脈絡當中,可能不再被判定為美;反之亦然。既然如此,各種不同文化,不同世界觀之下的美,我們就應該認真學習。

  美,似乎也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本文一開頭所說,美術老師和老婆婆之間有關「美」的不同觀點:一個以為「(畫得)像」,也就是對於現實世界的忠實模仿,是美的首要標準(老婆婆);一個則以為,「像」並不是「美」的好定義(美術老師)。可見,美有不同的種類,就像有人喜歡坐在夜市享受蚵仔煎、甜不辣等小點心,有人則喜歡在五星級飯店大啖魚刺、鮑魚等高級大餐一樣。

  我不喜歡用美的不同等級,來區分老婆婆和美術老師對於「美」的不同看法,以免陷入「布爾喬亞」自視高人一等的偏見。但是正如一開頭所說,我從美術老師那裡,確實學到第一個美學原理:有些「美」,並不是現實世界的模仿,它們與現實世界很不相「像」。

  有些美並不是現實世界的模仿,但有些美卻被要求成為「像」現實世界。可見美的多樣性。

  美既然有多樣,就有學習的必要-除非我們不想知道什麼是美。雖然我不喜歡老婆婆所說的,那種凡美必「像」的道理,但我還是願意去學習這種道理之所以存在(而且存在於廣大「普羅」階級)的原因。這就像我喜歡吃魚刺、鮑魚,但並不妨礙也喜歡吃蚵仔煎和甜不辣。

  前面說過,我不完全認同前輩詩人林亨泰的圖像詩;對於他所謂中國文字具有立體的空間性,因此現代詩也必須符號化這樣的美學理論,也抱持懷疑的態度。但我還是願意敞開心胸,細讀他的詩作。

  我也不喜歡晦澀的哲理詩,不是因為它們不美(事實上,像周夢蝶那樣的晦澀哲理詩,大都很美),而是我不想讓絞盡腦汁思索,成為欣賞美的障礙。在我看來,美是感性的東西。在這樣的體認之下,美的感性,往往和知性相互衝突。讓太多知性的分析和思索進入美的感性範疇,我害怕會破壞美的創作和賞析。但我還是願意試著去解讀那些主知的晦澀詩作,例如林亨泰的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