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渝:陳填先生提出〈草原上的對話〉等五首合評作品,這幾首呈現不同貌樣,我談談

        個人的閱讀印象。

       〈草原上的對話〉,最初閱讀這首詩,直覺想到印度泰戈爾《漂鳥集》的幾組對話

        小詩,如第十二首海水與天空的對答:「海水呀,你說的是什麼?」「是永

        恒的疑問。」、「天空呀,你回答的話是什麼?」「是永恒的沉默。」;第八十

        六首花與果實的對答:「你離我有多遠呢,果實呀?」「我藏在你心裏呢,

        花呀。」……等。我提出個人的閱讀經驗,思毫無影射陳填這篇作品的累同與否。

        這首詩是陳填到蒙古的旅遊印象。這些對話僅僅是一組一組(兩行一組)分別的

        不同時空的聊天,還是有強烈的聯結,有待進一步討論。「電線桿」是文明,是

        新住民,「草原」是原始,屬原住民。彼此可和諧,亦可對立。在這裡,「電線

        桿」的出言,大都以作者的遊客立場,有他新鮮驚奇的眼光,同泰戈爾詩句一樣

        充滿智慧、哲理與省思,組成作者特殊的表現形式。現有的十二組對話,都是「電

        線桿」發問,「草原」回答,且各組不盡聯結,依此,可以繼續對話;另一方面,

        既是對話,缺乏「草原」發問,「電線桿」回答的形式;從這角度著眼,這首詩

        仍有很大的拓展與延伸的空間。結尾:「草原:草原不需要記憶突顯游牧民

        族的豪邁性格陳填另有一首〈草原不需記憶〉的詩,應該是延續之作,很能掌

        草原文化的特色、儀式與精神背景。

       〈我抓不住〉,手的握鬆之間,有看不見的智慧,禪師有這類的說法:「懂了捨,

        才能得」。電影《臥虎藏龍》出現類似的說法。岩上詩集《岩上八行詩‧手》也

        這麼說:「必須攤開才能掌握」。陳填的這首小詩,重覆同樣理念,表達方式,

        由大入小,「握有宇宙」在先,墜落個人的「」在後。整首詩因為簡短,六行,

        文字精省,容易表達完整意涵。從得意(我握有宇宙)到失意(抓不住愛),有

        生命遺憾的感傷。畢竟,「愛」是生活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捨不得醒來〉,這是一首頗其特的書寫:捕捉夢境,或:追索夢的足跡(腳蹤),

如果「夢」有腳可以行動的話。夢,有時亂夢,有時清晰。第二段的三行,與第

三段是不同的夢境,如此集合是否恰當?倒是第三段的脈絡有作者白日活動浮現

的狀況。詩題〈捨不得醒來〉,有賴床或沉溺回味夢境的溫馨感受。〈陶藝家葉

文的工作室〉,對陶藝家工作室的描繪。外冷內熱。詩人由外觀逐漸走入陶藝家

的世界。「窯」已冷,卻感受到藝術家「內心美的熱度」,可以領會詩人觀察的

仔細與接納的敏銳。

〈音變〉,從文字表面,不容易看出作者意欲表達的目的,是否令有隱喻,也讀不

出來。標題「音變」,與內容的關連是否存在?地點明確在「北美館」(台北市

立美術館?)的上空(第一段)與地面(第二段,藝術公園),將「凱達格蘭大

」引入,顯得突兀,且用兩組加強語氣:「背對著總統府」、「終年不發一聲」,

        有深一層的暗示?

附:

    日本短歌作者石川啄木(18861912)有短歌集《一握之砂》(1910)。

    岩上〈手〉:「握拳而來,想爭什麼╱又想掌握什麼╱╱緊緊握拳的手╱從出生開

      始就想握世界於掌中╱╱要知道,必須攤開才能掌握╱手,這個世界更需要施捨╱

      ╱手掌的開合之間,瞬如一生╱撒手而去,又能掌握什麼                

  楓:莫渝剛剛討論三首詩,我覺得第一段可以刪掉,不必交代清楚。

黃騰輝:看到我講一個小故事。小時候我寫過一篇抓泥鰍的經驗,我抓不住泥鰍,

        知道泥鰍比較滑溜還是我比較笨,我這篇泥鰍,老師給我三個圓圈,是最好的評

        分,還評「自己抓得到的東西才是屬於自己的」。戰爭時我們的老師被徵召去作

        戰,戰後老師回來向我們道歉,因為老師回去後沒有給我們音訊。我抓不住泥鰍、

        抓不住我的老師、歷史我也抓不住。

江文瑜:我個人比較喜歡。我覺得寫得非常的好,它可從兩個角度

        來看。首先可從情詩來看,英國詩人William Blake寫過一首從一粒沙看到世界的

        詩,他說握在你手裡的就是無限、就是永恆。陳填的詩從後段開始,延伸一沙一

        世界的概念,他說握有宇宙但握不住愛,是蠻高深的情詩。我們知道在佛教的觀

        念裡很難修行的是愛情,我看過一部電影〈色戒〉,描述一個年輕人到山上修行,

        到最後可以不吃不喝,大家以為他修成了,後來他下山遇到一個漂亮的女孩子,

        愛上她就跟她結婚了,幾年後他才悟出愛是空的道理,然後回西藏繼續修行。

        詩很短但掌握了情詩的精髓,全世界的情詩很多但能與宗教結合是一個很好的切

        入點,雖然我們可以掌握宇宙,但不一定可掌握愛情,我們每一個人雖然掌握了

        很多東西,但都有對失去愛的害怕。另外我也同意林鷺的說法,那就是陳填的詩

        多有宗教的隱涵,也可從宗教詩來看,沙我們常常用來表達時間的意象,

        沙可以聯想到沙漏,與時間可以扣緊,人類永遠抓不住時間、緊緊的我抓不住愛,

        愛是人世間的眷念,越想抓就越抓不住,這從宗教的角度來看像佛教的「空性」,

        告訴我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實它沒有固定的形體,要抓是什麼都抓不

        到。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Wislawa Szymborska也寫過從一粒沙去看世界的詩。

        陳填的這首詩把沙、宇宙、愛連起來,這是比較精彩的部分,我個人很喜歡這首

        詩,雖然只有六行,但感覺蠻好的。

       我個人很喜歡這首詩。我同意剛才林鷺提到陳填的詩有很多佛教意象,我也

        看到詩中有很多的對立,包括恆古以來科學與自然、現代與傳統、短暫與長久、

        驕傲與謙虛的對立。另外還有電線桿比較男性,草原比較母性大地之母的包容,

        電線桿比較量化,草原比較整體。各段的對話雖然是獨立的但是仔細的看可以發

        現有線連在一起的,表面看起來各段是隨機抽樣的,但是我們看到詩中對比不斷

        的產生,而這種對比是有一致性的,從頭到尾電線桿都是用一種驕傲的口吻,像

        第一段「多麼空曠的草原啊!」空曠就是講空空如也,電線桿也是男性的比較量

        化的說法,像後面幾段「走了2000公里,旅人讚嘆我連延無際」、「我站的比你

        久比你高」、「我的貢獻比你大」,而草原因為是母性的看的比較整體,所以回

        答「因為他不看個人的關係」、「我們家族在這裡已經幾世紀,有一天你會躺在

        我柔軟的懷裡」。另外就是共時性與立時性的,電線桿看到的比較窄小眼前的,

        草原看的是不斷的綿延的,像第三段電線桿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