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述詩人╱學者的言論裡,我們不難想起宋朝蘇東坡評論唐朝詩人王維詩畫作品時所流傳下來的千古名言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明白的點出,詩文學無法脫離意象的存在,且古今中外的觀點與立論無二。

  詩人對於一首詩作中「意象」的創造、安排與組合,影響讀者對於整首詩的觀感了解與感動甚巨。如何避免成為一堆破碎意象的組合,或是沒有來由的意象堆疊,是詩人創作過程中所要注意╱學習的重要功課。以下個人就以2008年度現代詩人協會所出版的四期作品,舉例說明意象與詩創作之間的互動關係,以期與現代詩創作的先進及同好們交流詩創作的心得。首先,我們先看陳秀枝所寫的作品:

 

    〈花園徘徊〉 [1]         

 

人生花園

    花樣百態——

有的容色驚人

有的溫婉耐看

有的卻嬌羞躲藏

    直到漆黑一片

為自己(知己)呈現

內外兼具的美

甚至  也有靜靜站著

站成風景的一部分

 

  陳秀枝在這首詩中,首先以「人生」和「花園」兩者的意象互相牽引世界的舞台上所呈現的各種不同人生,產生「花樣百態」的意境。接著,以「有的╱有的」各種不同的「意象」列舉補充說明「百態」的形象狀態。而人生舞台上,有些人擅長充當主角發光發亮;有些人喜歡躲在幕後,默默的付出;有些則如美麗的花瓶,適合充當擺飾……。從「靜靜的站著」,延伸成「風景」的一部分,成功的將「意象轉換成另一個意象」,整首詩的意象內容,可說具有高度的協調性。然而,我要問的是,詩作題為〈花園徘徊〉,徘徊兩個字做何解?與詩作內容如何呼應?

 

    而以林豐明的〈如果只是一首詩〉[2]為例:

   

真相只有一個

大家都同意

這樣的事實

 

不同的筆卻寫下

不同的紀錄

全部稱之為歷史

 

疲於拼湊

合上厚薄不一的版本時

忽然想起

如果他們留下的

只是一首詩

 

賴欣在〈第十四期部分作品賞析〉一文中指出:

 

    林豐明的如果只是一首詩,又是諷刺又是批判的一首詩。針對目前台灣政壇民代或媒體名嘴,講話頭頭是道,都說真相只有一個,每個人說的都是事實。但很諷刺的是每個人說出來的「事實真相」都不一樣。最後一段作者表示,已經相當厭倦這種亂象,真希望這些人不要再談什麼真相了。只要寫一首詩留下來就好,因為「詩」是最真實的。(29)    


[1] 請參見《台灣現代詩》第十四期之卷頭語,第1頁。

[2]請參見《台灣現代詩》第十四期,林豐明所作〈兩首詩〉之(二),第5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