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主義(Imperialism)之意涵乃是強權國家對於弱勢國家所進行的征服與資源剝削,其歷史可回溯到西元四十三年的羅馬人征服不列顛(Roman conquest of Britain)帝國主義一詞是到十九世紀中葉方才正式形成。而帝國主義者(imperialist) 一詞卻早在十七世紀初就出現了。帝國主義的全盛時期為十八世紀末至整個十九世紀,其蓬勃發展肇因於英國積極尋找海外原料與開拓市場。歐陸各國循其腳步,瓜分整個地球,迄至一九一四年,歐洲國家掌控了地球約百分之八十五的面積。

過去的帝國主義,強調的是霸權(hegemony)與武力占領,掠奪被侵略國家的資源並利用當地低廉的人力,以進行實際的經濟市場和政治權力擴張。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帝國主義發展出新的模式,不再突顯歐洲國家在各殖民地的競爭與軍事征服,轉而著眼在「『第一世界』資本勢力和所依附之第三世界國家間的經濟關係」 (Brooker 2003: 140)

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確有其重疊與模糊之處文學批評家薩依德(Edward Said, 1935-2003)便曾針對二者之間的差異做出解釋帝國主義乃是「統治者都市中心控制遠方版圖之施行、理論與態度」,而殖民主義則是「帝國主義之必然結果,為殖民於遠方之版圖」 (1993: 9)。因此,帝國主義是一種以意識形態建構和經濟考量為軸心的國家政策,而殖民主義之目的則是為了殖民地與商業發展之企圖。

當資本帝國將勢力深入相對弱勢的被殖民國時,國際間的衝突亦屬不可避免。霍布桑直言:「盡可能的話,最好是由最擅於殖民、統治和發展這個地球的民族來統理一切,也就是說,由具有高度『社會效能』的種族來執行;而這些民族必須藉由征服、驅逐、制服或是殲滅低社會效能民族的手段,來宣示他們的主權」(Hobson 1902: 164)

現今所謂的帝國主義指的是「在全世界進行的宗教、文明和經濟侵略,讓當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慢慢在統治中被扭轉、消滅與同化」(2003: 135)。在此脈絡之下,帝國主義的意涵乃擴張、延伸並滲透到文化層面:「[帝國主義]不僅祇存在於國家對外的船堅炮利的侵略行動,亦彰顯在文學、藝術及語言的內在形式與結構上面」(1997: 176) 。帝國主義向海外伸出觸角時,殖民者除了以武力征服,進而干涉並掌控當地的資源和市場,他們還會將本國的制度、語言與宗教等文化傳統帶到被殖民國,進而深深植入當地的社會、文化結構。

知名者諸如波蘭小說家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和英國小說家歐威爾(George Orwell, 1903-1950),均在作品中抨擊帝國主義的黑暗面以及帝國主義對於被殖民地及其人民的影響。康拉德的《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 1899)以批判的口吻描述帝國主義者在非洲所進行的掠奪與破壞,藉由船員馬羅(Marlow)的眼和口,道出貪婪與殘暴的人性:「不論是尋寶者或是追求名利者,皆曾順流而下,一手拿劍,另手則舉著火把,替大軍下召,遠傳文明聖火。多少英雄曾於此破浪而行,航向神秘未知的世界!俗世的夢想,邦聯的萌芽,帝國的興起」(鄧2006: 5-6

英國桂冠詩人盧狄亞.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1865-1936)常常在其作品中透露出帝國主義者的優越感。吉卜林在美菲戰爭(1899-1902)期間所寫的詩作〈白種人的重擔〉(“The White Man’s Burden,” 1899),便是讚揚帝國主義的作品。這首詩剛完成時,原有的副標題為「美國與菲律賓群島」(“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Philippine Islands”),目的是要敦促美國能如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負起帝國的「重擔」。吉卜林所謂的「重擔」,其實是就是要將高尚的歐洲文明帶入白種人眼中落後、未開化的國家:「挑起白種人的重擔─ ─/和平的野蠻衝突─ ─/填滿苦受饑荒的口/並令疫病結束;/當你的目標近在咫尺/卻是他人過去追尋的盡頭/當心怠惰和未開化的愚蠢/會讓你的希望化為烏有」(Kipling 1907: 216-17)

帝國主義是西方霸權的表現,在政治和經濟上,西方文明以強權者之姿奴役殖民地與被殖民者,並以文化為手段,深入落後地區,試圖重塑被殖民者的文化認同。經濟強國為了自身的利益,在被殖民地進行開發與投資的同時,更行剝削之實,進而控制其政治與領土。被殖民者在長期的壓迫之下,或藉由武力暴動起而反抗,或藉由文字抒發消極抵抗。西方殖民文化長期深入被殖民文化中,在社會、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方面相互融合、滲透,產生後殖民文化。雖然帝國威權不再,種族的歧見、國際經濟間的相互打壓,仍時有所聞,儼然成為帝國主義殘存勢力的最佳寫照。

 

 

引用書目

中文

Conrad, Joseph2006。《黑暗之心》。鄧鴻樹譯。台北:聯經出版。原著出

版於1899

紀元文。1997〈帝國、殖民與文本〉,《帝國主義與文學生產》。李有成主

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頁161-188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硏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 出版。

 

英文

Brooker, Peter. 2003. 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 2nd ed. New York :

Oxford UP.

Conrad, Joseph.1983. Heart of Darkness and the Secret Sharer.1899Ed. Albert J. Guerard. New York : New American Library.

Hobson, John Atkinson. 1902. Imperialism: A Study. New York : James Pott.

Kipling, Rudyard. 1907. “The White Man’s Burden.”1899. Collected Verse. New     York : Doubleday. 215-17.

Said, Edward W. 1993.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 Knop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