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鈴會同人誌的詩人,都是「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林亨泰於1967年與日本友人談話時信手拈來的詞語,用以表示銀鈴會同人「從小就受到最嚴格日語訓練」)。[1]

    1964年詹冰、林亨泰與錦連等人和詩友發起創立「笠詩社」,張彥勳、蕭翔文等陸續加入,倡導本土意識與現實關懷。現在還活在人間的國寶詩人林亨泰(1924-)。

    詩人林亨泰(亨人)於1948年加入銀鈴會,《潮流》春季號發表作品,筆名亨人。一共發表了四首作品,分別是〈人的悲哀〉、〈考試與禮拜天〉、〈你的名字〉和〈百合喲〉。

    讓我感到悸動的詩是〈人的悲哀〉,一組有四首。詩的主題分別是(一)人一旦認識這個世界╱就會擁有「己見」少年一旦長大成人,眼睛像老鷹,嘴巴像豬,鼻子像狗(三)童話畢竟是童話,完全不屬於這世界(四)人唯一真實存在者便是「己見」

      攝影家阮義忠說,優雅的定義,是克己復禮,將人人都懂的道理落實於生活中。克己復禮,己身在何處。生活中處處是童話的謊言,「我總是相信人的話╱幾乎每天央求要聽故事」。

      詩人林亨泰的優雅是能夠凝視美者呀,「己見」才有可能被拯救。否則「生命是愚蠢的  生命是悲哀的╱人終究只不過是動物的一種吧」。

      攝影家瞬間寫詩,詩人把詞語從慣常的意義拋棄,找尋自我的己見;然而詩人卻要從風景的瞬間找到拯救的管道。

 

[1]周華斌主編。20131948《潮流》春季號〉。銀鈴會同人誌(1945-1949(上)。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頁148-15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