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t 13 Mon 2014 14:09
(第卅八期)蓮池物語 吳昌崙
- Oct 13 Mon 2014 14:07
(第卅八期)花之過程 魏振恩
- Sep 06 Sat 2014 12:13
(第卅八期)探索與洞察─閱讀陳銘堯詩集《夢的三棲》 陳明台 口述 蔡秀菊 整理
詩人的意志和創作的原動力,可以決定詩的方向和價值,這是我閱讀陳銘堯詩的一個很大感觸。
陳銘堯對於現實生活、夢、意識、事物的感覺,有極深的關心和體驗。他的最新詩集《夢的三棲》,結尾附錄〈詩人札記(三十)代跋〉,曾經對於人類的意識層面作了分析「人類的意識,有三個狀態,那就是:清醒狀態、睡眠狀態、以及冥想狀態。一般人都知道前兩個意識狀態,但冥想狀態是內在修練者才能掌握的境界。……其實潛意識在不知不覺中往往才是左右一個人的性格、思想和好惡最大最真實的力量。」(陳2013:88),而在這篇文章的結語中,他說「詩的寫作,讓我深刻地觀照審視語言和存在的根源和感情的虛實。因為在意識三種狀態的穿梭和體悟,詩意常常是以靈感的姿影翩然現身而一再地更新了我的生命。我夢我詩故我在。」(陳b2013:93)
- Sep 06 Sat 2014 12:11
(第卅八期)出詩入道的陳銘堯――一段比較文學的閑話 宋田水
- Sep 06 Sat 2014 12:08
(第卅八期)詩想與詩的過渡――比較陳銘堯詩論集《詩人札記》與詩集《夢的三棲》之關連 蔡秀菊
- Sep 06 Sat 2014 12:06
(第卅八期)陳銘堯詩集《夢的三棲》討論會紀要
- Sep 06 Sat 2014 12:05
(第卅八期)詩人札記 (卅六) 陳銘堯
- Sep 06 Sat 2014 12:03
(第卅八期)捐款徵信 (2014年2月~2014年4月)
- Sep 06 Sat 2014 11:48
(第卅八期)從市集認識印度:沙拉金妮‧奈都的〈海德拉巴市場〉 張惠慈
印度,位於南亞;首都德里(Delhi)距離台灣大約7.5小時的飛行航程,[1]比起美國紐約到台灣直飛的18小時,足足少了十個小時。不過,我們對於紐約的認識,遠遠大過於我們對德里的印象;我們對於紐約的想像與期待,遠遠大過於我們對於這個千年古國的認知與尊重。
關於這個有著世界第二多人口的古老國家,我們最為熟識的偉人是甘地(Mahatma Gandhi, 1869-1948),最熟悉的文化是佛教與瑜伽,曾經聽聞過的詩人是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最想去朝聖的古蹟是泰姬瑪哈陵(Taj Mahal),而最為享受的娛樂則是寶萊塢電影(Bollywood)。
- Sep 06 Sat 2014 11:45
(第卅八期)後殖民主義 羅青香
一、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