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囝仔詩
康原的台語囝仔詩歌中,亦書寫不少他對於童年生活的記憶,記錄他小
時候曾經玩過的遊戲與童玩,展現台語詩的活潑與節奏感,例如〈想欲做
英雄〉:「自細漢,愛看戲/講武功,欣羨少林寺/嘛愛學,鶴拳的軟技
/當初時,想欲做英雄/竹枝木棍當做劍/閃閃閃,趕緊閃/無閃,性命
危險」 。又如〈thâi獅頭〉這首囝仔詩:「來來來,趕緊來/小弟叫作阿
才/阮是弄獅王的頭手師/屈馬勢,thâi獅頭/上介賢/看看看,緊來看
/thâi獅的齣頭/隨我扮,欣賞的角度/家己看」 ,唸來具有音節的韻律
,亦顯現出熱鬧與活潑的氣氛。
在〈布袋戲〉這首詩中,同樣記錄了童年常看的布袋戲,兼有押韻、節
奏感這樣的特色,但是又隱含了更深一層的社會批判與自我心志的抒發:
細漢 阮是一齣一齣/搬未煞的布袋戲/有時演 關公劉備/有時做
林投竹刺
即馬 阮嘛一年一年/繼續搬落去 為公理正義/可惜 現代人無趣味
/講阮 歹戲敖拖棚
藉著布袋戲中常述說正義公理的劇情,來延伸為自己對於理想與志業的
堅持,雖然不被認同與支持,被當成「林投竹刺」仍然「一年一年/繼續
搬落去」,只為了公理與正義。另一首〈貓頭鳥〉則以貓頭鷹的特色,去
描述其善於瞻前顧後,覺察環境、隨機應變的智慧,在多變而充滿危機的
社會中,提醒人應修養自己的智慧,做人處世更圓融而有彈性吧!
〈狗佮猴〉這首詩寫一隻戴眼鏡又英俊的金絲猴,戲弄樹下的白花狗而
導致白花狗生氣狂吠而嚇哭小弟,小弟的哭聲又嚇走了金絲猴與白花狗的
有趣過程,以押韻來表現出台灣囝仔詩歌中的趣味性,易唸誦而朗朗上口
。〈拍干樂〉這首詩也很有意思,把干樂形容成一個喜歡到廟口遊玩的小
孩子,這個小孩子還喜歡到處逛、到處吹牛,只有一隻腳卻很會跑,沒有
嘴巴發出來的聲音卻很大聲,用擬人化的手法,描述了干樂(陀螺)這種
台灣童玩的特色,妙趣橫生。
康原在〈吟詩識土地,唱歌解憂愁〉一文中提到自己為何會創作台灣囝
仔詩歌的原因:「為著推廣『台灣囝仔詩歌』,惟詩歌中去認識台灣,四
界走縱去做演講,攏愛講台語,亦開始寫一寡仔囝仔詩歌來教囝仔唸,發
見著用唸詩歌學語文是上緊,也上會發生趣味。」 由上可知,想讓台灣兒
童「惟詩歌中去認識台灣」,藉著詩歌來加深對台灣的認識,以及讓兒童
由台灣囝仔詩歌來學台語,是康原創作台灣仔囝詩的重要原因。康原著有
《賴和與八卦山》一書,其中除了由兒童的視角出發之外,也穿插了圖書
與攝影,最特別的是還加入台灣囝仔詩歌,藉著吟誦押韻的囝仔詩歌,幫
助兒童去認識台灣的歷史人物與地理文化,可說是循著先賢文人的腳步去
承繼前人流傳下來的在地精神。
二、 結語
綜觀康原這二十首台語詩歌,筆者將之分成六大類來加以解讀,人物詩
提及台灣人物的典範與追念已逝的友人;愛情詩,抒發台灣人對於愛情的
看法,具台灣在地特色;而鄉土詩,則顯現作者對於故鄉的關懷與眷戀;
社會詩方面,觀察社會現象與抒發所思所感;抒懷詩則抒發年輕至年老對
於人生的觀感,兼有對於台灣政治的一些反思;囝仔詩,寫台灣的童玩與
遊戲等,表現出作者的赤子之心。無論從哪一類來檢視,我們皆可以發現
康原在台語詩歌中各種題材的展現上,一直是以一支立根於台灣這片土地
的筆在思考著與台灣相關的種種問題。
閱讀他的台語詩,我們看到一位從年輕走到年老都一直沒有改變赤子之
心的詩人,他關懷台灣的土地與人文那種自然流露的情感深深感動著我們
的心靈,為了推廣台灣文化與台語文學四處奔波演講、導覽的使命感,也
的確使人動容。由本文可知,康原的台語詩歌作品,的確充滿了台灣的在
地精神,足以激發讀者愛鄉土、愛台灣的情懷,值得我們去欣賞。
(2010/12/01修訂,全文結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