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本現代詩史中,『荒地』為戰後最重要的起點,雖然承接戰前日本現代主義流向,卻因其反逆性格而自成一個新時代。『荒地』的主要同仁都有參戰經驗,對戰爭的體驗特別深刻,因此他的主要基本思考就是以現代為荒地而追求新生,從而關懷現實狀況:如早期對戰爭的反省、晚期的安保運動(美日安保條約)、其他種種環境議題、流行的各種主義,對戰後日本現代詩發展具有決定性方向的引導。然而隨著擴大招募新同仁,使得集團共同意念稀薄化,從而淡化了運動體的機能和結果,最終宣告正式結束。作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戰後由盟軍統帥麥克阿瑟責令中華民國託管迄今,歷經強制更換語言、「二二八」大屠殺及長達三十八年的白色恐怖戒嚴,如何修補因嚴重「時間遲延構造」而產生自我認同混淆的精神斷裂,『荒地』實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本期介紹『荒地』的篇幅頗長,基於專論的完整性而一次刊足。《台灣的詩人》各論從鄭烱明、李敏勇開始,以〈狀況與存在〉作為論述兩位詩人的意識與精神內涵,其後也會因應詩人不同特質而採取不同標題。〈三鶯部落組曲〉連載全部結束,透過實地踏查,詩人如實呈現都市原住民生活困境,也是詩的一種實踐模式。「西洋文藝概念:源流、發展與演變」告一段落,本刊將繼續規劃新專輯。美國非裔詩人當跋詩作〈同情〉,透過投射於「籠中鳥」的同理心與同情心,揭發十九世紀美國南方白人殘酷的販賣黑奴行為,〈同情〉一詩具有為受壓迫民族發聲的恆常性與普遍性,值得一再細讀。
(2013/05/09)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