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寫詩?寫什麼詩?這樣的問題,可能對寫詩者而言並不存在,尤其是對靈思泉湧的寫詩者。但靈感不可靠,為寫詩而尋找靈感是件苦差事,常常徒勞無功。因此,這樣的問題對寫詩者,其實是存在的。能面對它的,通常是成熟的自省的詩人。

    談論詩的理論,會將詩分類,大致為抒情詩、敘事詩、哲理詩、史詩等。或更細的,情詩、詠物詩、政治詩、田園詩、都市詩、禪詩、宗教詩、戰爭詩等等。也會讀到中國詩學素來有「詩言志」、「詩緣情」兩大傳統,現代詩則強調知性。這些詩論好像回答了,為什麼寫詩?寫什麼詩?但,好像沒有回答寫詩者的問題。因為這些詩論,不太能夠幫寫詩者找到詩。

找到詩曾經是非常簡單的事,尤其是情竇初開的青春期。那個時期,生命進入全新的改變,既帶來希望也夾雜失望。可惜,接著生命就穩定多了。但能自省的詩人,不會以為生命是當然。他不以常人的眼光看生命,他一直注視生命任何細微的變化,試圖理解生命的本質。這樣的態度是延續自青春期,對詩人而言,他的詩就不限於情詩了。那不一定說出什麼是生命的本質,可能的是面對生命的流動、瞥見生命本質時的驚愕或悲喜之情,或者掙扎抵抗。所見的,可能是自己的,也可能是別人甚至來自歷史,這些都是與詩人同源的生命。

    能注視生命、思索生命,必然根植於生活,與周遭的人密切連結。這就是台灣現代詩人協會強調的根植台灣,以台灣為主體。這樣的態度,不會為名利而活,不會為政治服務。因為他凝視生命,探尋生命的本質,自然厭棄虛妄的事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