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台灣傅科-楊風 旅 人
詩人楊風,台中縣清水人,1943年出生,是哲學家,也是佛學家。曾任台大哲學系教授,講授《三論宗哲學》、《天台宗哲學》、《中國禪宗史》、《印度哲學史》、《禪史與禪思》、《禪思與禪詩》等課程。著有《佛教思想新論》、《當代佛教思想展望》、《當代學人談佛教》、《禪史與禪思》、《禪思與禪詩》、《佛教思想發展史》、《印度哲學史》、《龍樹與中觀哲學》、《惠能》、《吉藏》、《水月小札》、《六祖壇經-中國歷代經典寶庫21x021》、《天女散花》、《生活禪-心的經典》等佛學著作。近年來,更專研台灣同性戀佛教徒與佛教生態學。其所著《愛與信仰》,是華人世界第一部研究台灣同性戀佛教徒的專書。
晚年,楊風突然詩興大發,寫詩寫個不停,也致力於小說的寫作,均有相當成就。楊風寫詩,出道非常早,是笠詩社同仁,亦是台灣現代詩人協會會員。擔任國立台灣大學哲學教授,全力撰寫哲學及佛學方面的學術著作,其所得豐碩成果,自不在話下,這期間,其寫詩工作雖稍減,但仍不停止創作。
去(2005)歲,楊風的至愛-David,因故謝世,使其痛不欲生,乃奮力寫詩,詩興一發,就不可遏止,爰自設電腦詩網站「詩國曲沝」(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yallen33/ ),此外還設有下列相關網站:紫菀˙薄雪˙薊草香(http://www.wretch.cc/blog/yallen33)及文化CaDen’Za(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yallen25/ ),發表之,獲得讀者的熱烈迴響,最後結集出版,那就是有名的《白櫻樹下》詩集。這是一本非常特殊的詩集,為前人之所無,自出版以返,廣受注目,售銷量不計其數。
楊風,最值得稱道且可貴的地方,是其非常坦誠,與當年法國傅科一樣,勇敢出櫃,還其本來面目,這不是禪宗所欲追求鵠的嗎?楊風本人主修佛教,其身體力行,行人所不敢之勇氣,觀今當代之學者,誠不可多得。
傅科享年五十八歲(1926~1984),楊風今年六十三歲(1943~),在世較諸傅科為長。兩人同為哲學家及教授。但楊風比他頭銜多,又多加詩人及小說家封號。稱楊風是詩人哲學家、詩人小說家,或哲學家詩人、小說家詩人,均無不可。
晚年,楊風走入詩美學,發揮與生俱來之藝術精神及審美興趣,這與傅科一樣,晚年亦走進審美主義的行伍,提倡生存美學。哲學與詩的對峙,史上迭有爭議,自柏拉圖起,就有好幾波的動盪。但在楊風的身上,或 趙 教授天儀、傅科的身上,均不致有裂解的現象,都能調和得很好, 趙 教授天儀在他的《美學與批評》一書中所錄《詩與哲學》一文末,有兩句話:
哲學家而兼詩人是危險的!
詩人而兼哲學家是危險的嗎?
這樣的驚歎句及問句,或許可適用於一般哲學家、詩人,但不適用於楊風、趙教授天儀、傅科的身上,可改為:
哲學家而兼詩人是不危險的。
詩人而兼哲學家也是不危險的。
後現代主義,無論倫理學、宗教學,大多傾向以美學或藝術為基礎行之。蓋無後者,倫理或宗教之實踐,易流為偽行。美學或藝術,乃人追求對自己的關係,對自己能和諧、平衡,才能影響他人、社會、國家,及於全世界、宇宙的安定。
看看楊風的詩,大多是唯美的、哀愁性的,其致力於自己內心的浄化,是至為明顯的。其詩有如是行吟者:
〈悼David〉
帶走春天
留下霪雨冰寒
哀慟翻滾雲天
悠悠淡水河
飄泊你的靈魂
在三月痛哭涕泗的
台北清晨
不是告訴過你
白色櫻花就要盛開了嗎?
當石板菜的黃色花蕊已然
含苞待放
不是告訴過你
紅火的重瓣孤挺就要綻放?
你惚惚而走
留下一隻白蝴蝶,僅僅
傷春地詔告
你的死亡
不曾細心傾聽你
「滅即是美」的告白
不曾多關愛你一分半分
當風鈴叮噹響起
滅美的告白就從
十三層高樓墜下
墜下成靈堂的
十三朵白菊花
告訴我,卿卿!
死亡是什麼樣的一種滋味?
如是美麗,令你
以生命
碎裂成花瓣繽紛
祭你一杯烏龍茶
魂歸來兮,吾友!
祭你一壼鐵觀音
魂歸來兮,吾友!
(2005年4月1日,David出殯日)
註:David曾協助我成立「左手的繆思」;那是一個以詩會友的網路家族。因為他,一年來,我寫了近一百首的詩。他喜歡喝茶,我則常耍老脾氣;因此,這些詩,有些寫於和他品茗夜談時,有些寫於和他負氣吵架後;有些寫於書房、卧室,有些則寫於深深庭院。David的詩作不多,卻寫有〈忠誠已死……〉一詩,提到「滅,美」乃至「用生命和你一起墜落」的話。這似乎已預告他將以墜樓的方式結束生命。幾天前,我家庭院中的白色櫻花綻放了幾朵,他提醒我,盛開時一定要告訴他。而今,白櫻已經盛開,該死的還苟活,不該死的卻英年早逝,淚眼潸潸中,勉力寫完這首詩。
忠誠已死…… David
每天都要過兩種世界的生活??(無法分割)
無論何時我都忘不了你 並非依賴你
只因你讓我好奇 你是否是真心
我試圖用時間來印證你 才發現你真的與眾不同
從一開始的凶悍 到後來的厭惡
原來你對我已無法可施了
你的笑 不代表一切很好
也難怪 閉起了眼睛才知道 若失去了你 我願意用生命和你一起墜落
哪怕我的羽翼已退化了 不能揮動
只要擁抱你在墜落的一瞬間 就算塵世的業火已燒著我
也無法斷了
完成了…….滅,美
由於David的完成了〈滅,美〉,讓楊風展開以詩藝的自我救贖行動,任情寫詩,抒發心中的悲苦,然後再轉折如〈相片〉之詩:
老了十幾歲的相片
攝影師說:
那是伊本人的
寫真
許是庭後繽紛的櫻白
沾染了鬚髮
頓悟出
伊的
本來面目
所表現的自我審美主體的內心的平靜,回歸本來面目。這〈相片〉詩,是首非常傑出的佛教現代禪詩,頗值讀者多閱。
前面已述及楊風主修佛教,對禪宗更為專精。中國禪宗,事實上,已融化老莊思想,追求的是如如本然的生活,而這種生活是與藝術生活相通的。因此,楊風晚年特鍾情於詩、小說藝術,與他的主修佛教,並無扞格,反而是後者有助前者的精進、發展。
楊風在專注於學術時期內,也就是致力於思辨語言之際,頗富批判精神,此與傅科相同,只是批判的對象不完全相同。傅科對於現代政治、社會、民主、科學的權力壓制的虛偽面具,有所揭露;楊風對於現代宗教界的迷信與神棍劣跡,亦不稍加和顏悅色。晚年,楊風從事文學創作,對於性慾壓抑層面,亦有所批判,只是他不是以思辨邏輯為之,而是以詩性語言表達,此可從其網站文化台所載同志小說瞭解,但其批判性慾壓抑層面,並非鼓勵性慾的泛濫。這類批判,當然也有用思辨邏輯為之者,請見其所著《愛與信仰》一書。
最近,楊風有意將其在網站所發表的同志小說,連同以前在報紙上刊載過的,集錄成書出版,這是他學術著作及詩作之外的另一成就。按後現代文學,同志小說,是頗為先鋒、前衛的。他這本同志小說如出版後,必如其已出版的詩集《白櫻樹下》一樣,倍受文壇及其他各界的關注。傅科生前雖未寫同志小說,但替同志爭取權益的精神及作為,是與楊風相同的。
楊風是個看似平凡卻是出奇的人,斯人的生命力,在有限的一生時間內,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也是與傅科的成就一樣。茲說楊風是當代台灣傅科,誰曰不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