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筆名陳亮開始,專業的物理學者陳明克,三四十年來以詩人兼小說家的身分,似乎永遠都有一股停不下來的爆發力。究竟是什麼力量在驅動著他的文學創作之路?做為一個初讀陳明克詩作的讀者,剛開始都會產生一種彷彿走入迷宮的困惑,也始終難以理解為什麼這麼多年來,他堅持要以一般人並不怎麼看得懂的,所謂「散文」的形式,來做為一個詩人與眾不同的標誌,甚至難免在心裡懷疑:是不是來自一個詩人無名的堅持?
新北市政府在2011年出版過陳明克的小說《最後的賭注》,2012年又出版他的詩集《期待》,內容收錄包括陳明克的母語詩(6首)在內,四輯,總共105首詩作,而身為一個長期關注陳明克創作的詩友兼讀者,我樂意循著上述兩個疑問,提出以下的看法,或許能夠給予讀者以不同角度的參考。
一、詩的語言形式
語言是便利的嗎?為現實溝通服務的語言,如果成為已經解脫桎梏的現代詩的語言時,它們可以有如舞者一般,用樸實的面貌跳心靈的舞蹈嗎?自由的語言本來就隱藏著一種不安,看似不刻意經營意象的語言,為何不再成為現實世界既簡單又明白的符號?是誰讓語言文字的符碼重新定位?當我閱讀〈編輯導言〉內有關陳明克《期待》一書的點評為—「陳集詩風明朗,文字淺白偏向散文,題材多為日常生活事件、景物……,點到為止,追求餘韻。」時(張2012:8),不禁啞然失笑。這是一個讀者因為粗淺的表象閱讀,對於詩的淺白偶然發生的悖離嗎?我認為陳明克語言形式的表現方法,之所以成為他獨特的方式,正是看似散文化背後所指涉的不淺白,所以蔡秀菊才用美國的哲學家與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 1842-1910)所開創的「意識流」理論,來評定陳明克的詩風(蔡2002:9-12),而來自意識不斷流動的語言,通常被視為具有無意識的成分,這種語言恰巧無法淺白。
其實,人的精神意識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即潛意識、意識,和無意識,人在面對客觀事物時,往往會激發潛藏在經驗裡的深層意識,並產生一種私密性的投射與對應,形成脫離普遍認知的心理現象。陳明克廣泛地使用第一人稱來穿透時空的結果,也出現許多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所說,可以稱之為「想像」的「自由聯想」,尤其那些近乎個人「超驗」的表達方式,在某種程度上的確符合意識流技巧所涵蓋的象徵效果。然而如果「意義」果真並非意識流之內的經驗特質,則陳明克又不盡符合所謂的意識流書寫,原因在於陳明克詩的背後,並非全然無目的、無意義的囈語。這點很容易就可以從他多樣性的主題去發現,並且獲得印證。
二、詩的表現方式
如果語言只是詩的外衣,那麼詩所隱藏的內容,就是詩的質素了。外衣隨人喜好,可以樸素,可以典雅,也可以華麗,然而內在是否具備詩的精髓,才是可以議論是否能夠成為詩的真正條件吧?
陳明克長期以來的創作內涵,重點傾向於生命現象的挖掘與本質存在的疑惑和探索。他經常藉由詩的創作去思索並回溯深層的自我意識。對於人的生活與生命所呈現的不安,大多時候,呈現給讀者的是一種有如在短篇小說一般,有場景,有人物,有對話,有情節的跳動式戲劇效果。
陳明克的場景(地點)給人一種經過設計的印象,空間則大致是以現實與虛幻交錯的方式來布局。時間的安排則以「現在」為原點,交織在過去與未來之間。人物由自己出發,有時是直線式的消化場景,有時放置遠離現實的人物,來與自己產生不同層次的互動,藉以實現一種冥思境界的心靈對話。有時他會把自己身旁的人物一起帶往另一個虛幻的空間,再回到現實的世界來陳述某種現實性,或具有歷史情節與情結的事件當中。
過去,經常出現在他的詩裡面,有如幻影的「妳」或「她」,在《期待》這本詩集的第四輯,陳明克給予具體的人名,如:安,琳,阿民,淵和琴等人物,來鋪陳一首詩的情節。這類詩具有更高的故事性,他們和詩中的「我」因為互動而產生功能性的作用,同時還形塑了詩的特殊風格。
生命.時間.空間;旁白.對話.獨白;光.影.雨.霧等自然界質素背景的不可捉摸,加上經常出現的驚慌.焦急.叫喊.尋找.消失.喚醒等不安的語詞,構築了一個迷離虛幻的場景,讓讀者有時竟然忘記,甚或放棄一位詩人所要表達的深層意涵。陳明克以一種類似極短篇小說的結構演出有別於他者的詩人角色,而這種縮影的放大,導致他也以小說家的姿態出現,並不令人感到特別意外。
三、詩的主題與內容
一個藝術創作者如果走到衰亡期,內容必然隨著形式走向死亡,很快就會面臨創作的枯竭與悼念。陳明克持續性的多產現象,確實耐人尋味。在詩的形式上已經建立起鮮明風格的陳明克,從他創作的主題當中,所產生的內容價值究竟是什麼?形式迷離的背後難道只是空虛的內涵?虛幻的情節只在顯示充滿不確定與困惑的生命現象?做為陳明克詩的讀者,需要根據他所營造的場景與時空的背景進出,很多時候要停下來,耐心欣賞,並仔細推敲他看待環境的方式,與觀察生命現象的細膩。
整體而言,陳明克詩的主題,除了著力於心靈與生命相互探索與對話的內容外,還包括他與大自然經常互動的各種經驗轉換。喜歡爬山攝影,看樹看山看雲的結果,詩人給讀者帶來事物的新鮮感,諸如:「松樹糾結彎曲/俯下身/由於抵抗不定的海風?/還是為了更靠近海?」(〈松島灣〉, 52),「山盤坐在湖邊/一直看著/不能站起來為自己而走/這是禁錮?」(〈盤坐的水社大山〉, 53),「我像小時候/伸手去觸摸閃爍的星星/小時真的感覺到/星光流過手心/流進肢體變化我/螢火蟲終會變成星辰?」(〈夜合花與螢火蟲〉, 58)「明天它們會思考還是堅持?/千萬年來的飛翔」(〈對流雲的存在〉, 79)等,的確散發出一種詩思的況味。
陳明克詩的內容並非只在意把心理的思索化做提問的形式,鎖定在自我消蝕的狹窄面向。身為一個詩人,他對於國家的處境與定位,對於社會的關懷與批判,歷來佔有相當比例的份量,所以關心時政的他,有〈末日〉對於顢頇官員的針砭與諷刺;有日本發生地震,引發海嘯核災時,比較中日兩個國家所呈現的不同氛圍與現象的〈急難包〉(陳2012:120-21)地球村事件紀錄;還有我們的官員〈下鄉〉(陳2012:162-63)和稀泥的政治性表演,導致詩人寫出「我在椅子上撕扯自己/想找出體內的猛獸」的高度不滿與憤怒,以及為何〈無聲的稻浪〉(陳2012:164-65)在詩人的眼中會是「我注視被刮掉一層皮肉的田/怪手輾過的地方是疤痕」的沈痛?相信關心這片土地的你我,回想起來是再清楚不過了。
多年前,我曾經在《笠》詩刊發表過一篇〈光浪的臉譜〉(林2008:210-15),剖析我閱讀陳明克的心得。當時我曾經說過陳明克的短詩可以比擬為他的清新小菜,如今我要說的是,陳明克的短詩足以說明他是一個可以掌握詩元素的詩人。《期待》這本詩集的第二輯收錄有陳明克將近30首的短詩,如果讀者用心欣賞,對於這位詩人就會有不枉然的心得與印象。
四、結語
「它們望著海?╱想些什麼?╱╱它們原本空無╱吊車吊起鋼樑鐵板╱以烈火焊燒切割╱連結成船的瞬間╱它們就感覺海的呼喚╱╱我終於明白╱血肉構成的我╱感覺到超乎肉身的呼喚╱╱能不能再清楚一點?╱像船聽見海」(陳2012:118)我喜歡這首〈船塢裡的船〉的原因在於看見一位詩人隱藏在語言背後的精神層次,而生命的短暫與人生無常的際遇,正是人類共同的困境,這促使陳明克的文學歷程傳達出無數疑惑的訊息。他把來自生活內在的衝突與壓力所產生的心境,化成讓想像依據的形象,盡量投射到詩境裡面,藉以產生一種自我釋放的能量,這應該就是他生命自我完成的方式。陳明克在《期待》這本書的序言裡不是也說:「變化我的,如愛情,死亡,都是我的本質。」嗎?又說:「本質的顯露常不請自來。」(陳2012:17)他呼應了詩所賦予詩人的一股神祕力量,在可預見的未來,陳明克仍然會是一個讓讀者有所「期待」的詩人。
(2013/02/17)
引用書目
林鷺。2008。〈光浪的臉譜〉,《笠》詩刊第264期。高雄:笠詩社。210-15。
蔡秀菊。2002。〈〈蒲公英〉中的意識流――淺論 陳明克 的詩風格〉,《笠》詩刊第
227期。高雄:笠詩社。9-12。
陳明克。2012。《期待》。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張輝誠。2012。〈「編輯導言」八部合音〉,《期待》。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文化局。6-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