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惠慈老師(希米露)雖是學院出身,卻擁有一顆纖細敏銳的詩心,撰寫詩評的筆尖像一隻慧黠的兔子,媲美愛麗斯夢遊仙境中那位兔子先生,準備帶領讀者進行一趟歷史縱深、地理橫幅、國際政經情勢發展、中心與邊陲、生命書寫的詩探險。張惠慈自稱《詩想:邊緣世界的戰爭、種族、風土》是個實驗,既不是一本詩評論集,也談不上真正的旅遊札記,其實,她想告訴讀者:詩,原來可以這麼讀!

    話說這本獨樹一幟的詩導讀,必須溯及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紀元文教授提供給《台灣現代詩》的寶貴建議:開闢「新英文文學:詩篇」,介紹除了英文母國(英國與美國)之外所有以英語書寫的文學。所謂「新英文」,這是1990年代以後,由後殖民主義逐漸蛻變而成的概念,亦即為了與殖民時期的殖民母國劃清界限,宣示獨立的一種方式。《台灣現代詩》以詩文學為對象,是以「新英文文學」也以詩篇做為論述核心。紀教授推薦張惠慈接下這份「艱鉅」任務,因為《台灣現代詩》不是學術期刊,是以不能使用艱深的學術用語、文獻探討,同時要展現親切流暢的書寫功力,才能引領讀者進入隱藏在詩人背後,錯綜複雜的國家動亂、逃難時的顛沛流離、慘遭政治強人的種族屠殺、文化強國的種族歧視、對抗資本主義的環境保護運動等等的愛恨情愁心理狀態。因此,張惠慈發表於《台灣現代詩》的「新英文文學:詩篇」,可謂篇篇都是嘔心瀝血的結晶。張惠慈將其中三篇〈庫德族悲歌:秋曼哈帝詩中的戰爭與命運〉(《台灣現代詩》第32, 2012.12, 96-101)、〈渥擂‧索因卡的〈電話交談〉:關於「人」的幽默啟示〉(《台灣現代詩》第33, 2012.3, 99-104、〈從市集認識印度:沙拉金妮奈都的〈海德拉巴市場〉〉(《台灣現代詩》第38, 2014.6, 86-95),重新潤飾、補充資料,出版《詩想:邊緣世界的戰爭、種族、風土》,作為該系列專文發表的第一讀者,有如婦產科醫師接生一個「詩的異想世界」的新生兒,心中充滿喜悅與興奮。個人擔任《台灣現代詩》主編的角色,好比詩探,要具備精準的眼光,更要能廣納建言,為台灣現代詩壇發掘新星。《台灣現代詩》能邀請張惠慈撰寫「新英文文學:詩篇」,繼而見證她將詩文學從高不可攀的文學殿堂帶入常民生活,開創詩的另一類型深度閱讀,間接印證《台灣現代詩》的前瞻性。

    此書挑選的三位詩人:庫德族秋曼哈帝、奈及利亞渥擂‧索因卡、印度沙拉金妮奈都,張惠慈並不刻意強調新英文文學作家因為累積了民族、歷史與政治情結,深化殖民母體與新興國家追求文化獨立之間的矛盾,反而透過詩人生平、國家文化歷史與政治背景的爬梳,一首一首慢慢解讀,為讀者開啟閱讀詩人內在世界的天窗,從而發現同樣被迫面對種族、文化差異糾結的矛盾困境,有些詩人透過詩的內在審視找到出路,有些詩人則仍然為矛盾所困,繼續辯論。張惠慈謙稱其書寫策略為實驗性質,其實她有更大的企圖心,希望同屬後殖民國家的台灣人民,能從新英文文學作家中,思考如何讓台灣突破困境,找到未來的新出路。                               (2015/11/16)

 

 

蔡秀菊:《台灣現代詩》主編。出版現代詩集、評論集等多種。曾獲第一屆台中市大墩文學新人獎、陳秀喜新詩獎、吳濁流新詩獎、巫永福文學評論獎、第三屆「綠川個人史」徵文比賽第一名、榮後台灣詩人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