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詩人札記(八)                   陳銘堯

 

  超現實主義運動核心人物布賀東(Andre Breton)受佛洛依德的影響,在一九二四年發表「超現實主義宣言」主張依心靈自發性,排除任何思想、意識、審美觀、道德規範、邏輯等的拘束來創作,以表現人的內在真實。造成藝術界的新風潮,而有了所謂的「超現實主義運動」。

  就藝術原創精神來說,這是一個可貴的自覺。如果追求的方法正確的話,也極有可能獲得更大的成就。但是它卻有三個問題。第一,我認為是宿命的矛盾。宣言中排除任何拘束的主張,正好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若何?」的問題。是不是自己的主張也是應該予以排除的限制呢?第二,雖然要發掘及表達潛意識的新領域以及所謂的內在真實是正確的方向,但他們所用的方法是膚淺的、表面的,根本沒辦法進入他們所想追求的潛意識領域。所以除了真正能接觸該領域,或天生具有該特質的藝術家之外,很多作品也就停留在拼拼湊湊、怪誕的表相上。而對鑑賞者來說,即使能看到真正的超現實作品,想要了解作者所呈現的極端個人而私密的領域,恐怕比作者自己的了解更加困難。這是第三個問題,是有關傳達或溝通的問題。

  藝術鑑賞有許多複雜的層面。我也不想為它設定另一個框框。第一個問題,是邏輯上自明的。為了更大的目標,暫時拋開邏輯的不周延也許還說得過去。在此不擬討論。第三個問題,事實上是所有藝術品共同的問題,只是「超現實主義」更為困難而已。現在也不想多加討論。我比較想聚焦來討論第二點,也就是方法上、實踐上的問題。

  排除意識、思想、審美觀、道德規範等,其實都還是意識層面的清醒的作為。而所謂無意識的或自動性的書寫,也不是潛意識的作用,也不能使潛意識浮現。是達不到潛意識領域的。所以,當初佛洛依德就不贊同用這樣的方法來處理文學或藝術。因為他知道即使藝術家能真正探觸到自己的潛意識,那也只是一個原始的素材而已,這些素材,還需要經過理智的處理和組織,才成為作品,才能被理解。不管怎麼說,「超現實主義」者自動書寫的方法既到不了潛意識領域,其排除理智的主張,也沒有真正的實踐。因為事實上所有的作品,仍是在清醒理性的狀態下創造出來的。從這裏,大家就可以看到它嚴重的矛盾性。況且,為了打破限制而打破,精神雖然可嘉,但恐怕並不能因此而增益其作品的感染力和表達力。對內在真實的追求,也沒有可靠的建設性。我是比較認同佛洛依德的。

  因此,我認為「超現實主義」應該是探索的起點而非結論。它有勇猛的原創精神,並且有廣大的未知的新領域可供探求。雖然實驗性很高,卻有無限的可能。可惜因為上述的問題無法有更大的突破。

  一九六九年由讓‧許斯特發表最後宣言「第四章」宣告結束「超現實主義運動」,或許是必然的結果吧。相對於它轟轟烈烈的開始,還要用宣言的方式予以結束,是何等的諷刺。事實上,我認為「超現實主義」的方法或許應該改進或修正,對於追求超現實創作領域的精神和方向,卻不該結束。因為這個領域還有無限開發的可能。問題在於如何進入潛意識,並如何得以理智清醒地處理和表達。當初的藝術家沒有聽佛洛依德的意見,或許也難怪。因為在當時,這是一個新的發現,沒有多少人懂。

  現在也一樣,一般人對精神分析和潛意識的了解,僅止於由閱讀或聽聞而得,並非親身體驗。而精神分析師雖能藉催眠而旁觀、分析患者的潛意識,但那只是旁觀,而且有很大的猜想和臆測的成份。人的生命像一座龐大的迷宮,而且是黑暗的迷宮。要捕捉到潛意識並對照生命中的種種糾結,進而了解其真實涵意是很困難的。

  更且,西方傳統的精神分析師都認為要自我催眠,自我做精神分析是不可能的。原因是人如果在清醒狀態,潛意識就無法浮現。而一旦進入睡眠狀態,潛意識會浮現,但人無法覺察。而且在醒後也大多會被遺忘而回到潛意識底層蟄藏起來。即使有人偶爾記得少數夢境,也多半是零零碎碎而且荒誕不經,無法了解其隱含的重要訊息和意義。所以古時候,甚至現代,解夢還常是巫師和薩滿的領域呢。

  我相信布賀東在探索過程一定也曾為此而困擾著。所以他在第二次宣言就特別強調,重要的是內部真實,而非那些藝術的技法。從他一本現身說法的實驗性質濃厚的中篇小說《娜嘉》(Naja),我無法看到真正的潛意識作用和意義被表達出來。看起來頂多是類似「意識流」小說的做法。若說創舉,也只不過是實驗性地以一些照片來代替敘述。當時評論界譽參半,一般讀者則很難欣賞其「奧妙」。但是使我感到興趣的是,在書中他寫到一個真實的人物(有照片為證。看起來像醉貓),被稱為「睡眠時期」的侯伯‧德斯諾斯。這個人可以一面「睡著」,一面說話或書寫。「而且常常有全然的清澈」,「呈現不同凡響的規模」。「並曾見過他毫不遲疑在紙上以電光火石的速度運筆寫出那些驚人的、詩的方程式」。對這個現象,布賀東又寫到他認知到「它所具有的絕對權威的價值」。

  很可惜,我沒有看到布賀東集中精神在這個人身上所顯現的可能性和啟發性上去加以探索。否則他可能會因此而得到重大的突破。一個能半醒半睡而探觸潛意識並進而創作的人,就應該是超現實主義所要追求的目標和方法了。

  既然超現實主義無法依其宣言所說的自動書寫或無邏輯的拼湊進入他要追求的「內部真實」,那鑑賞者及評論者就更不能憑著這些這些表相上的技法或形式來辨識或了解真正的超現實作品。我認為真正的超現實作品,應該在其內容和精神上追求內在的真實。而且能經過理智分析表達出某種明晰的意義或意象的作品。這樣的話,他的作品就會有更高的表達力和感染力。藉由人類共通的「內在真實」的感應,就是作品可以被了解的一個基礎。如果作者自己不知所云的話,欣賞者又怎麼能了解作品外表上無厘頭的拼湊而受到感動呢?

  雖然中國的莊子、列子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發現了夢和現實人生的交會,且創作出我認為是真正的超現實作品。佛洛依德以科學冶學的方法來發掘研究潛意識及其作用原理,雖然有其不足(自我分析的不能,自我修煉方法的欠缺),但已足以對醫學、心理學、文學、藝術產生革命性的影響。雖然當時,他的《夢的解析》太偏重於「性」的說法。但使我們理解到人在清醒時被壓抑在意識底層的羞恥、慾望、恐懼、罪惡等念頭會變成潛意識蟄伏影響自己的思想行為而不自知。只有在睡著的時候才悄悄地以扭曲而荒誕的夢境浮現做適度的釋放和紓解。這些隱藏於心靈黑暗角落的東西,往往是人最真實而不自知的一面。我認為對生命中這一個角落的探索,有比藝術創作更為重要的功用和意義。是一種「自我進化」和「自我淨化」。足以使人了解真實的自我,認清世界的虛幻,使生命得到前所未有的超越。

  因為實際的體驗,使我知道在「清醒狀態」和「睡眠狀態」中間,還有一個「冥想狀態」的可能。進入這個狀態,人得以清明地觀照浮現出來的平時不能自知的念頭或意識。漸漸看清自己的內在或世界的真實或虛幻。久而久之,甚至於能記得夢境,並加以分析。所以自我精神分析是可能的。至於對藝術將產生怎麼樣的影響,則是另一個有趣的問題。

  藝術家追求絕對個人且獨一無二的創造。所以我認為如果藝術家蓄意依某個主義來創作,無異是自我設限,作繭自縛。嚴格地說,每一個藝術家,都應該創造出自己個人專屬的主義,而非從屬於任何人所創的主義。更別說還不了解,就找個「某某主義」的標籤往自己的身上貼。在學習過程,以謙虛的心去了解去追求,則值得鼓勵。但最後還是應該回到創造的路上來才對。

  我常想要是我生在當時的歐洲。我也一定不會去參加什麼「超現實主義運動」。但是當我看到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的一些作品時,我感到一種「危險的近似」和可怕的顫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