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在細心檢讀陳千武有關宗教批評《媽祖的纏足》諸作之餘,又回顧一九六、七○年代
本土文學尚未成為台灣文學主流;台灣主體意識尚模糊之際,台灣詩壇普遍淹沒在浪漫柔情
、唯美不切實際或超現實誨澀風之下,寫詩成為自我沉溺或集體逃避現實的意識下的代替品
,陳千武詩的譏誚或詆毀,實有喚醒的自悟,值得省思。
 在針對宗教現象批評的直接意指(denotation)中,隱涉含蓄意指(connotation),暗諷
政治抗逆成分的存在,已具詩質的直摯性。在意識形態國家機器
(l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強烈所鞏固的政治結構下,其詩意的指涉有其時代性
背景的避諱,應該是可理解的。在詩本質偏向藝術性至上的論點環境中,陳千武執持現實主
義寫實的繩索,鞭辟時弊,有深刻意義。
本文對陳千武詩作的解讀,不在於解讀語言形式或解構性的結構分析,要旨在於提凝詩意表
現的意義,基此對前述的析讀綜合可得四項意義,分述如下:
 一九七○年代在台灣新詩的發展史中,是一段重要的轉捩點,鄉土文學論戰所掀起的關懷
現實、擁抱鄉土,陳千武等詩人與《笠》組合的成員雖未明顯投入論戰,但陳千武等之前大
量反應現實的作品,在《笠》詩刊發表已與《創世紀》採取敵對的態度,針對現代詩的虛無
,擺脫現代主義的囿限走上回歸本土現實主義,關注本土社會現實的路線有促進的作用。宗
教詩的批判揭穿社會、政治的黑幕,更有啟迪人心的功能,而保有台灣文學中反抗集專權的
精神,承續台灣文學切入現實的傳統,此其一。
其次,詩的表現以真理為最後的目的,愛默生說:「詩歌就是理智的虔誠」。所謂「理智的
虔誠」就是詩的真摯性,文人良知良能的表現。陳千武對媽祖現象的批評,實基於揭穿虛偽
的假相,呈顯真實的表現。這對當時台灣詩風的虛假確有正面針砭作用。
 禪宗有「立處即真」的思想,在詩的表現技法上,有如即物的手法;詩人刺破偽善的宗教
外在外象的虛假,即實所見「實即真,真即實」,雖是批評,實則揭穿而呈現真相。也就是
還原於「詩無邪」以真性、本然,看待世間眾相的藝術態度。
 再次,從另一層面來看,揭破宗教偽裝華麗的外衣,以求真相的呈露,其求真就是求美。
他的美感在於對事物的否定。
 阿多諾說:「藝術是對現實世界的否定的認識」。 洛文塔爾也指出:藝術家創造的藝術
當應比現實本身更真實。 這種真實即意味著否定了現實的偽飾。
 陳千武並沒有在詩中探索「神明」的真相,他的宗教意識可說是無宗教意識,並不在於建
立存在的真神;也不在於意圖以神與詩的融入結合達到神我合一的境界,如唐宋詩家的禪詩
,以禪入詩,以作為超越自我什麼的。他對台灣媽祖婆和神廟的批評,在精神上乃建立在人
生的批判,在作法上採否定美學的觀點,建構了現象反逆合美的詩的思維。這在現實性寫實
詩的表現上有了個人獨特的成果。
文學如果介入政治,成為歌頌者,將失去文學價值;如果成為政治批評,是執政者的禁忌,
何況在殖民統治和專制戒嚴的時代。陳千武對媽祖廟宇宗教文化的訶責批評實則影射對政治
高壓現象的不滿,為了明哲保身,不必作無畏的犧牲,採偏鋒側擊的批評方式,這樣的作法
有正面意義。一方面他能靜心身外於政治禁令的困擾,而免被牽連,得以保持一貫詩文學堅
持的路向;另方面身心不受損傷,才有豐富的著作傳世,此其四。

陳千武先生對於媽祖宗教信仰所批判的雖有二十幾首詩,但意象並不複雜或延伸神話的詭異
性,其詩的題材全是曝露在現實日常生活中所常見的現象之中,在詩內容的思維上也直率而
不迂迴晦澀,保持這陳氏一貫性詩藝表現的方式。其對台灣宗教民俗信仰的否定,是一種本
質上(詩的)感悟;對應隱性的政治與顯性的社會宗教現象的批判,非關宗教本體性理路的
思考。
 孫中山在其《三民主義》的民權主義第一講裡說:「推求民權的來源,我們可以用時代來
分析。再概括的說:第一個時期,是人同獸爭。第二個時期,是人同天爭,是用神權。第三
個時期,是用君權。到了現在的第四個時期,民權漸漸發達,所以叫做民權時代。」
 又說:「中國自有歷史以來,沒有實行過民權。就是中國十三年來,也沒有實行過民權。」
 今年適值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中華民國建國時台灣並不在於版圖之內,現今的中國仍一
黨專政,台灣的「中華民國」有真正的民權落實嗎?為慶祝建國百年的識別標誌,其主標語
竟以敏感為由,拿掉「建國」二字,變成「中華民國,精彩一百」,它不是可笑,而是嚴肅
的後殖民的陰影籠罩著台灣諸島嶼,政治陰霾,一點也不精彩。
 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從西到東,多少山頭與美麗的景觀場地,寺廟林立,違建的廟宇變成
就地合法,都起因於民間過度的拜神,有多少出家人介入政治選舉的利益。今年三月中苗栗
縣通宵鎮拱天宮白沙屯媽祖到雲林鎮遶境期間,鑾駕在無預警之外,進入北港北辰國小園內
,學生們隨師長在操場跪迎媽祖「鑽輪腳」,一時操場擠滿師生及香客,熱鬧滾滾。 這不是
突兀偶發的事件,而是島民集體意識仍停留在權威神聖的神權時代。
 可見神權宗教的迷霧和君權威嚇的政治思想,還普遍存在於現代人的心靈中。
 廿一世紀的文明,已進入到無科技無法生存的地步,人類自己發明的科技並沒有帶來人類
真正的幸福。如三月中,日本東北大地震海嘯,引發福島核能電廠爆炸,輻射外洩污染,驚
爆全球。
 宗教信仰原為淨化人心,提昇精神品質,本意良善,卻反而被種種禁忌與迷信所困惑。
 人生苦海(佛家語)。詩文學、藝術能救贖人類的原罪嗎?詩人的一生孜孜矻矻創造了他
的詩的王國,自性自發,不為名利,而這是幸福嗎?
 如果台灣人民不能從信神與威權的迷惑中覺醒,因信神可保佑而不知反抗的力量,那也是
台灣人普遍社會潛意識所無法消弭的業障。
 最後,引錄陳千武〈平安∣我的愚民政策∣〉一詩,希望大家都平安,更希望能產生詩的
隱喻共鳴,也作為本論的結束。
  
我希望妳信神
  雖然
  我無信仰
  但是
  我喜歡妳信神

  ………
    妳就
  不再跟我吵鬧了
—— 一九六九年作品,列入《野鹿》詩集
  
 (2011年4月9日校對完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