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臺灣現代詩第45~48期(2016) (4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看到許多詩人及藝術家,好像得到一種『現代恐懼症』,恐懼他們不夠現代,因而拼命塗脂抹粉假扮現代。我覺得他們之所以如此,是出於一種誤解和淺薄。既誤解了現代,也誤解了古典。在詩的境界和永恆的詩意來說,我從不覺得現代和古典是互相背反,或必須是互相排斥的。

       從中國古代的經典或希臘羅馬以降的西洋經典;以及那些時代那些人所表現的存在,我所感受得到的詩意的一切,並不會因為古老而過時或喪失。甚至於經過時光的淘洗,反而更加顯示其詩意存在的永恆性。而有些現代人所刻意營造的『新』或『現代感』,也並不因為『新』或『現代感』就具有詩意及永恆性。這個評價的分寸又在哪裡呢?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梅洛──龐帝認為在符號與意義之間是一種複雜的交互關係。意義期待詞語,正如萬物期待春天的到來。也把語言表達稱為「語言動作」:言語是一種真正的動作,它含有自己獨特的意義,就像身體的動作有自己的行為意義。

        寫詩是用詞語找尋詩的意義,正如黑夜期待黎明破曉一樣。透過詩的語言喚醒自己可見和不可見的潛意識。請讀以下的詩: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陣羊仔  一陣羊仔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首囝仔歌以被豢養與山野的羊群,作為不自由與自由的強烈對比,簡單易

懂,可以讓兒童思考,人活在世上的意義。雖說人各有志,有人追求財富、名望、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誠然是詩人面對生命,詠嘆悲傷,細膩情感之表現;透過情,詩灌注文字的生命,柔和地將思念,淋漓顯露。

《十年詩萃――《台灣現代詩》選集》選入101首作品,其中受矚目即是詩人如何展現深情,他們不約而同選定「思念」作為主題,投射於外物,雋永訴說惦念。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傳統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有些價值隨著時間正在流逝中;

   但那些可以存留至今的,或許可以從這些女詩人的作品中找到,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624日,由於對於華航刻意以變相方式延長工時與縮小工資的作法不滿,經過醞釀多時,華航空服員於是展開罷工,目的是要爭取更多的休息時間與薪資彌補。自十九世紀工業革命開始,資方與勞方的對立關係也明確形成,為了迫使政府或者企業修改政策規範與福利條件,於是勞工以集體的力量「罷工」,以不合作的形式,對抗企業及政府,強迫上層結構的重視、妥協、與改變。這樣的活動既是勞工的自保與自救,也是避免政府與企業獨裁與剝削的方式。

關於罷工的目的與爭取,許多人或許會以為「獲得合理的薪資」是罷工者的最終的目標。然而,如果以人為本地重新思考「勞工」這件事時,勞工的人生真的就只有「麵包」這回事嗎?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 todavía te quiero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我的禱告室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格麗瓊寇(南非詩人,33歲投海自殺)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克莉絲汀娜拉卡莎( Cristina Lacassa, 1929-2011 )生於巴塞隆納的達爾拉沙( Tarrasa )。巴塞隆納大學心理系畢業。屬於早熟型作家,青年時代就開始寫詩和散文,後來並及於小說。主要在國內外報章雜誌發表,包括為報社寫專欄文章。論者認為,在這位巴塞隆納女詩人作品中,文字書寫就是一種存有和生活方式的反映,尤其是對最脆弱也最無保護能力之痛苦的感受。她一生創作不斷,出版詩集包括《隱藏的聲音》( La voz oculta, 1953 )、《石碑上的手臂》(1958)、《原諒黑夜的亮光》(1961)、《以被頌揚的汗水》(1964)、《如燈點亮橄欖樹》(1969)、《時候到了》(1971)、《旅行》(1981)、《片刻的蛋白石》(1981)、《一個多重的意圖》(1983)、《希望的枝梢》(1984)、《沉默的高潮》(1990)、《無盡的花瓣》(2002)、《白熱化的迷》(2003)、《篝火、泉水與天堂》(2008)等近二十冊。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賭 (Jugadores)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5月(單位元)

金寶書局有限公司960、何蓁蓁1400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現代詩》「新英文文學:詩篇」專欄作者張惠慈,自本期新推出「英美詩人會客室」,後續將輪流撰寫兩類專欄,英美兩國以外之英語系詩人,歸類於前者,英美詩人隸屬後者。同時歡迎黃垚馨加入西班牙語系的詩譯介。

女性詩人對自然保護、兩性平權、弱勢族群、自由人權的關懷絕不遜於男士。本期由楊笛介紹英國倫敦出身,婚後移居美國的女詩人丹妮斯.雷莫妥夫,其作品充分反映生態保育、支持女權運動與反對越戰的人道精神;無獨有偶,張惠慈介紹了美國詩人詹姆士.歐本漢姆的〈麵包與玫瑰〉,揭露二十世紀初,為爭取女性投票權、女性勞工權益而奔走的蘿斯.席奈德曼,她是第一位喊出「麵包與玫瑰」的社會運動者,她認為勞工雖然為了生存而出賣勞力,但與資方一樣享有「陽光、音樂、與藝術」的生活權,於是麵包與玫瑰」成為二十世紀初美國勞工罷工運動的響亮口號,因為美國勞工展現集體合作力量,才能爭取到保障勞工權益的相關法案獲得落實。反觀台灣勞方長期處於工時長而薪資低的惡劣勞動條件,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是新政府亟待彌合勞資對立的重要課題。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稿須知

台灣現代詩人協會發行《臺灣現代詩》,於每年3691215日發刊,截稿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現代詩

2005325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JPG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JPG

2. 「跨越世代的詩交流」座談會屏東大學場,依逆時針方向起林秀蓉、劉明宗(系主任)、賴欣(理事長)、陳秀枝。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攝影家瞬間寫詩,詩人把詞語從慣常的意義拋棄,找尋自我的己見;然而詩人卻要從風景的瞬間找到拯救的管道。

     ―― 蔡榮勇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46期-腳踏車歲月 114x77cm_水彩 2003 張明祺.jpg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