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酡紅木棉花--給楊風與David〉     旅 

  酡紅音節
 
律動枝椏三月
 
 
三月油燈
 
悄然哀麗雲艙
 
  David
指著最上方的
 
兩盞
 
兩盞便墜湖
 
水裡便疊影
 
 
離湖後
 
一影楊風
 
一影David
 
穿越三月的
 
木棉花
 
雙抵南方愛的
 
新領地

 

〈木棉花十四行--再給楊風與David    

 

  好一陣子,所有木棉花停靠昨日黃昏,

  今午墜下單朵,拾起單聲璀璨,

  一如過往金吻,捧在掌中,

  來不及哭泣,北方漫風又泛波瀾。

 

  庭院魚缸與古井,不響水聲,三月猶冷,

  那隻溺晨烏龜,餓了幾翻,

  偷偷吞食盛開的愛情,

  木棉樹默默苦立,不肯向晚天。

 

  YamiJaki,熟悉的吠音,

  從七里香拂至,旋轉木棉樹不眠,

  落在左手的繆斯。

 

  啊啊,David

  先行闔閉單朵五瓣憂傷,

  看不到楊風此刻寫就的十四行。

 

思念,木棉花開 --寫給楊風與David  昨夜微霜

 
三月
 
木棉花開
 
我仍,寫詩
 
 
詩裡
 
懷念你的體溫
 
聆聽你哀傷的笑容
 
告訴你
 
活下來的生活種種
 
無力押韻

 
三月
 
木棉花開
 
我仍,酒肆
 
 
飲食
 
月光貘群
 
沉默唸著你的名字
 
思念焚身夜空
 
塔尖窗戶點燃一盞燈
 
映出,藍色病容
 
病入蒼穹
 
 
三月
 
木棉花開
 
我仍,想哭
 
 
雨霧
 
挖掘古老青春
 
越過繁華
 
撈拾殘餘的舊夢
 
不願醒來
 
 

 
走了
 
 

 
倦了

 
持花成樹的木棉
 
遺落一地    傷心  

 

除〈木棉花〉詩外,在《紫菀.薄雪.薊草香》詩網站所載的有關草木花鳥之詩,大多亦運用「冷靜客觀對應物」的方法寫詩。茲再舉詩例觀之:

 

〈螢蘭〉

 

  油燈下

  燈心焚燒

  母親的歌,沙沙

  吟唱自

  粗糙雙手的裂口

  休耕地

  螢光點點

  照亮

  大地靈魂

  夜空風輕雲淡

  星星淚光閃爍

  迸出綠色小花

  一朵

 

此詩,以螢蘭為「冷靜客觀對應物」詩之,主體激情的現象,較二、激情主體中所舉諸詩,減卻許多了。

 

〈續斷〉(見〈楊風個人作品合評〉一文,頁96。)

 

這詩,帶有象徵手法,當然此種象徵,必須寓於「冷靜客觀對應物」所呈現之意象中。「作為一種藝術的表達手段,客觀對應物是對象徵主義的『象徵』、意象派的『意象』等詩歌手法的吸納和進一歩拓展。艾略特不僅把這兩者結合起來使用,而且擴大了其表現範圍和技巧。」(註五),在寫本詩時,當然楊風不一定刻意用艾略特的寫詩手法為之,但詩成後,加以尋伺,確有暗合之處。

這兒已把〈續斷〉之詩題,解釋得很清楚了。此詩,曾於二00六年三月五日下午台灣現代詩人協會舉辦之楊風個人作品合評會上被提出討論過。

 

四、詩與哲學的和解;玄學與愛慾的消融

 

一個人,必須具有相當的敏感性及哀愁性之天生藝術氣質,才能成為詩人,否則學問、道德或身分地位再大、再高,仍然無法成為詩人。而楊風確有這方面的氣質,否則也不會設立四個個人電腦文學網站,不斷大量地創作詩與小說,且均有可觀之成就;又其本為國立台灣大學哲學教授,亦具哲學的思辨、抽象、邏輯等能力,因此能橫跨詩與哲學兩界。過去他的許多學術著作,都是思辨、抽象、邏輯屬性的,套用 趙 教授天儀常說的學術著作是為別人寫的。那麼楊風的詩與小說,就是真正為自己而寫的,為自己而活的藝術創作。

 詩與哲學的對抗,史上有所記載。柏拉圖,對詩人不大敢恭維,要加予嚴審;

;聖奥古斯丁老斥責詩人低劣模仿;皮科克認為詩歌不合時宜。但相對的,也有為詩人辯解的,如亞里斯多德對詩人的態度,還不錯,認為詩有助於宣泄情緒及淨化心靈;雪萊有名的《詩辯》,全面亦為詩辯護(註六)。如果說詩與哲學裂解過,那麼這種情況,於楊風的身上是不會發生的,他自己就是詩人,亦是哲學家,詩與哲學在他的身上是和解的,無從對峙。

 愛與慾,是人生的主題,任何人都難以逃避,也是文學、藝術創作的主題。

奥塔維歐.帕茲(Octavio Paz)曾將愛與慾,譬喻為雙重火焰(註七)。愛與慾,對於楊風而言,亦是不可避免的遭遇,否則他也不可能會與David發生淒美動人的愛情故事,流傳於電腦網路,也不會有《白櫻樹下》詩集的出版了。做為一個哲學家,他是理性的,是一個玄學者;做為一個詩人,他的感性又出現了,愛慾使他澎然心動於也同是出櫃的愛人,惟在玄學與愛慾之間,楊風是取得平衡的、予以消融的。他不是一個假道學者,他有他的七情六慾,但亦非是一個濫情主義者,受過哲學訓練的他,有時理性會抬頭,適度地管制他的一舉一動,使之合乎一般的社會規範。

從他的詩風的轉化,也就是說「從激情主體到冷靜客觀對應物」的詩的出現,其詩的形式、技巧不斷地變化,如本文二、三項所述者,亦恰恰可顯示其「詩與哲學的和解;玄學與愛慾的消融」之能力。

 

註一:楊風著《白櫻樹下》詩集,唐山出版社出版,二00五年六月。

註二:劉麗君編著《文學種源》第四十頁,金城出版社出版,二00六年一月。

註三:劉麗君編著《文學種源》第八十八頁,金城出版社出版,二00六年一月。

註四、吳忠誠著《現代派詩歌的精神與方法》第八十九頁,東方出版社出版,一九九九年六月。

註五:劉燕著《現代批評之始--T..艾略特詩學研究》第九十四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發行,二00五年十月。

註六:刁克利著《詩性的拯救》第二、三頁,昆崙出版社出版,二00六年三月。

註七:見奥塔維歐.帕茲(Octavio Paz)著,蔣顯璟、真漫亞譯《雙重火焰--愛情與愛慾的幾何學》一書的書題-The Double FlameLove and Eroticism

 

撰寫本文,除參考前引書目外,亦參考下列書目:

一、方珊著《形式主義文論》,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二00二年二月。

二、劉萬勇著《西方形式主義溯源》,昆崙出版社出版,二00六年三月。

三、金元浦著《接受反應文論》,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二00六年六月。

四、譚燧主編《外國文學史教程》,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二00三月。

五、汪正龍等編著《文學理論研究導引》,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二00六年七 

    月。

六、高偉光著《前現代主義、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文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出版,二00六年七月。

七、張介明著《唯美敘事:王爾德新論》,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二00五年三月。

八、趙錚郈著《主體美學》,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社,二00四年十二月。

九、徐碧輝著《文藝主體創價論》,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一九九八年五月。

十、「德」亨利希.海涅著,薛華譯《浪漫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二00三年一月。

十一、「德」曼弗雷德.弗蘭克著,聶軍等譯《德國早期浪漫主義--美學導論》,吉林出版社出版,二00六年一月。

十二、趙毅衡編選《「新批評」文集》,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二00一年九月。

十三、蔣洪新著《英詩新方向--龐德、艾略特詩學理論與文化批評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二00一年四月。

十四、董洪川著《『荒原』之風:T..艾略特在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二00四年十二月。

十五、陶東風主編,王南副主編《文學理論基本問題》,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二00五年五月。

十六、「英」艾.阿.瑞恰慈著,楊自伍譯《文學批評原理》,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十七、「美」馬克.愛德蒙森著,王柏華、馬曉冬譯《文學對抗哲學--從柏拉圖到德里達》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二000年三月。

十八、「美」羅森著,張輝譯《詩與哲學之爭--從柏拉圖到尼采、海德格爾》,華夏出版社出版,二00四年四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