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臺灣現代詩第45~48期(2016) (411)
- Aug 15 Mon 2016 10:29
(第四十六期)你是那風,追不及的浪漫――評非馬新詩自選集.第一卷 楊淇竹
- Aug 15 Mon 2016 10:24
(第四十六期)芬妮.克羅斯貝――神與人密秘花園中的吟唱者 楊 笛
- Aug 15 Mon 2016 10:21
(第四十六期) 魔法的吻 劉安慶 譯
Besos brujos
- Aug 15 Mon 2016 10:18
(第四十六期)西班牙當代詩人安東尼歐‧柏佩達詩作 林盛彬 選譯
西班牙詩人作家安東尼歐‧柏佩達(Antonio Porpetta, 1936-),出生於東南部阿立坎特省的耶爾達(Elda, Alicante),馬德里大學法律系畢業、新聞學博士。他的文學創作起步較晚,1978年才出版第一本詩集《從一條炎熱的小徑》,在西班牙當代文學系譜中,難以歸屬任何文學系統。儘管如此,他在文學上的成就斐然,作品被譯成十多種外語及盲人點字系統。也受邀到包括台灣在內十多個國家訪問及演講。在文學獎方面,包括獲頒西班牙皇家學院的Fastenrath文學獎(1987)、西班牙作家與藝術家協會的 Hilly Mendelssohn 詩獎(1983)、詩人 José Hierro 詩獎(1996)、瓦倫西亞城市詩歌獎及散文獎(1999、2003)、瓦倫西亞文學評論散文獎及詩歌獎(1996、2001)、瓦倫西亞自治區文學獎(2012)及其他許多獎項與殊榮。1992年耶爾達市議會全體通過將當地的成人教育中心以他的名字命名,2010年又將一處寬闊的城市空間命名為「詩人安東尼歐‧柏佩達廣場」。除了研究專書、散文外,出版的詩集包括:《灰燼上的痕跡》(1980)、《那些臨近事物的筆記》(1980)、《驚奇的冥想》(1981)、《那些檀香木已燃燒》(1982)、《鏡前的古鋼琴》(1984)、《紫色的緘默》(1985)、《火的疆域》(1988)、《地中海的格言》(1997 )、《離奇古怪的雜記》(2001)、《倒數第二個氣候變化》(2002)、《關於藍色的記憶》(2003)等。
- Aug 15 Mon 2016 10:15
(第四十六期)韓國詩人崔桓詩選五首 崔 桓 自譯
- Aug 15 Mon 2016 10:05
(第四十六期)
崔桓:韓國慶尚北道生。先後畢業於韓國嶺南大學中文系、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文學博士。曾任南開大學訪問教授、北華大學交換教授、前任韓國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前一任東亞人文學會會長。現任韓國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國際學術期刊《東亞人文學》編輯委員長等職。E-mail: hchoi@ynu.ac.kr
- Aug 15 Mon 2016 10:02
(第四十六期)來自筆尖的冷寂――終曲 李敏勇 譯寫
- Aug 15 Mon 2016 10:01
(第四十六期)編後記 蔡秀菊
「2015臺韓現代詩朗誦交流會」專輯,本期刊出韓國詩人十篇,台灣現代詩人協會同仁二十四篇詩作,參與此交流會作品全部刊載完畢。
2015年5月14日與風球詩社在真理大學淡水校區舉辦詩社座談,囿於時間,當天無法深入討論與會詩人作品。本協會同仁計賴欣理事長、陳銘堯、林盛彬、蔡秀菊出席對談,風球詩社由社長廖亮羽、副社長兼《風球》詩刊主編曾貴麟代表與會,真理大學專任講師劉沛慈主持,錢鴻鈞主任蒞臨指導。會前各自提供個人作品八首,本期刊載當天座談記錄,限於篇幅,只能展出六位詩人各一首作品。
- Aug 15 Mon 2016 09:59
(第四十六期)《臺灣現代詩》投稿須知暨撰稿凡例
- Aug 15 Mon 2016 09:48
(第四十六期)版權頁
- Aug 15 Mon 2016 09:46
(第四十六期)封底照片
- Aug 15 Mon 2016 09:41
(第四十六期)封底照片
- Aug 15 Mon 2016 09:31
(第四十六期)封底語錄 王韶君
詩可以是一種創作文類,也可以是一種思考方式。詩的形成包含著想像與創造,想像可以無邊無際,創造也可以混雜多元,而無邊無際與混雜多元正是人們自由發揮思想與意志的一種展現。不過,這種說法常會被誤解,以為詩的想像是情感的肆意氾濫、以為詩的創造是空洞的無中生有,卻忽略了,如果缺乏物件與經驗作為基底,要如何進行想像與創造?
想像與創造不是在0與無限大之間任意截取各種意義,詩人的職責是要能夠有層次的發掘意義並將之有機的組成,之後,將此意義傳達給讀者,經由讀者的接收與詮釋,再度創造出新的意義。於是,在詩、詩人與讀者之間能與世界有所互動時,一首詩不再只是一種創作,而是透過思考形成一種價值與態度。也因此,不論寫詩或研究,作品完成後都必須能與讀者、世界產生互動才能成為有機的個體並延續意義。
- May 25 Wed 2016 13:00
(第四十五期)
- May 25 Wed 2016 12:53
(第四十五期)封面介紹
- May 25 Wed 2016 12:51
(第四十五期)點亮台灣現代詩文學 蔡秀菊
《台灣現代詩》從2005年3月創刊迄今,發行逾十一年一季,合計45期。前輩詩人陳千武說:「擁有愛心與愛美而愛寫詩欣賞詩的人來說,願望持有自己所屬的詩刊,等於有了自己的家,可以發表自己作業的創作,也有了收藏自己以及同仁同好們的精神結晶的象牙塔寶庫,多好啊!」趙天儀詩人說:「《台灣現代詩》創刊了,也就是說,台灣現代詩出發了,我們在台灣現代詩人協會的支持下,我們正在創造的途徑。」第二、三屆吳麗櫻理事長給《台灣現代詩》下的定義為「『台灣』蘊涵本土的主體與土地的關懷,『現代』則寓意國際性的文學、文化視野,『詩』與『現代』、『台灣』結合成『台灣現代詩』是形式內涵,也是創作者與賞讀者心神交會的場域。」接棒的賴欣理事長的十週年感言,則反躬自省「現在,台灣詩壇,詩刊林立,新輩詩人眾多,是可喜的現象。但我們是不是有須要坐下來稍做省思。現在的台灣詩人,有在關心台灣的時代背景嗎?有在關心台灣的社會現象嗎?有在表達個人的生活體驗嗎?」
- May 25 Wed 2016 12:47
(第四十五期)台灣現代詩第45期目錄
- May 25 Wed 2016 12:42
(第四十五期)2016封面畫家簡介
- May 25 Wed 2016 12:38
(第四十五期)五 眼 楊 風
#最近小偷潛入畫室,偷走五幅畫。
因此在畫室裝了五支監視器…
- May 25 Wed 2016 12:37
(第四十五期)冷氣團 楊 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