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feminism)思想之萌芽,最早可回溯到中古時期貴族社會與女修道士的作品,藉由聖母所象徵的慈愛精神,強調女性的精神性層面(廖2003: 100)。女性主義運動之興起,則是始於十八世紀末,其訴求在於追求兩性平權,以瑪麗.沃斯頓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 1759-1797)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這波思潮延續到十九世紀晚期,重心也轉移成爭取婦女投票的權利。
一九六○至七○年代,稱為第二波的女性主義,以解放女性為宗旨的婦女解放運動(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為主軸。當時的女性主義者意識到,形式上的政治平等,並不代表社會和文化地位的平等,開始對於父權思想所造成的性別差異態度以及文學文化作品中所呈現的性別不平等,進行大範圍的檢討,於是有了「個人即政治」(“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這樣的口號,也讓世人注意到女人「被限定在家庭以及由男性所認定的公領域」(Brooker 2003: 100)之間的微妙區別。
一九七○年代之後到八○年代之間的第三波女性主義,則是提倡女性主義理論,並結合了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嘗試探討「語言、書寫、階級、性徵、身體以及性別差異」(language, writing, class, sexuality, the body, and sexual difference)等議題,並輔以文學文化研究(Brooker 2003: 100)。女性主義在文學上強調的是「性別」(gender)與「重現」(representation)。舉例來說,女性主義批評家托莉‧莫以(Toril Moi, 1953-)便提出,「女性主義者」(feminist)、「女性」(female)以及「陰性」(feminine)雖為常用詞彙,然各有其意涵。「女性主義者」或是「女性主義」是帶有「政治意義」(“political label”)的字眼,泛指一九六○年代晚期以來支持新女性運動的目標;「女性」則是指生理結構,未必帶有女性主義之思想;而「陰性」則是文化定位的特質(“culturally defined characteristics”)(1997: 104)。一九八○至九○年代以後,女性主義則是配合後現代主義與後殖民論述,進一步探討女性在新科技與消費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問題。
英國哲學家瑪麗.沃斯頓克拉夫特被視為提倡女權的鼻祖之一,她致力於提倡性別平等,其於一七九二年發表的《女權辯正》(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便是論述婦女地位與教育的作品。她在書中疾呼,傳統觀念將女性視為愚蠢且膚淺的玩物,絕非女性內在智慧有缺陷所致,關鍵其實在於男性不讓女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她說:「女人從幼年時期開始就被教導,美貌是女人的權杖,因此心靈要為了身體塑造自己;心靈只能在鍍金的籠子裡漫步,故也只能讚美它的牢籠」(2012: 37)。沃斯頓克拉夫特所要表達的是,女性不需依靠男性,而是能夠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活,進而掌控自己的命運。男女之間的平等,端在女性能藉由讓自己成為獨立的個體,才能去追求真正的平等。沃斯頓克拉夫特的主張說明了婦女一直以來在社會上所受到的排擠與不公平對待,也導正了許多男性加諸於女性的偏見。
現代主義小說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在《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 1929)一書開宗明義指出:「如果女人想要寫小說,她就必須要有自己的金錢和房間」(1991: 2)。吳爾芙杜撰了茱蒂絲‧莎士比亞(Judith Shakespeare)這樣的人物——莎士比亞文才出眾的妹妹,來說明在相同的歷史背景之下,女性之所以無法超越男性在文學上的表現,在於兩性之間沒有公平競爭的場域,以駁斥歷來歧視女性天賦不足的制式觀點。因為當時的女性不但沒有和男性相同的受教育的機會,在經濟和權利上也都受制於男性,所以女性沒有時間與空間來進行文藝創作;因此茱蒂絲‧莎士比亞也只能空有文采,她的天賦無法讓她名留青史,甚或會造成不幸的結局。
美國作家詩人艾莉絲‧沃克(Alice Walker, 1944-)之〈女人不是盆栽〉(“A Woman Is Not a Potted Plant”)為例,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源自於沃克在婚姻中的經驗:沃克的丈夫要求懷孕的妻子成為家庭主婦,這對當時還在上大學的沃克來說是很大的衝擊。因此她要告訴世人,性別、族裔、國籍、家庭或是丈夫/情人,都不能將女人限制在任何框架之中。沃克在這首詩的第二、三節說道:「女人不是/盆栽/她的葉子被修剪成/她性別的/輪廓╱╱女人不是/盆栽/她的枝葉/抗拒攀爬上/她的種族/她的國家/她的母親/她的男人/的圍籬/她那被導勢生長的花朵/轉向這/與那/跟隨著/陽光/以及餵養/灌溉/她的人」(2003: 454-55)。[1]
沃克以盆栽來暗喻二十世紀女性的角色,在時代觀念桎梏之下,處處受到牽制、身不由己的處境。詩人想要傳達的是女性自身的價值。在傳統社會規範的限制下,女人就像是盆栽:女性受限於性別,正如盆栽受制於花盆,二者均無法改變被賦予的生活方式。女性即使肉體受到束縛,依然可以自由揮灑她的精神與情感。女人和男人其實同樣都是獨立的個體。
二十世紀以來,女性主義評論開始蓬勃發展。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被譽為女性主義批評家之先驅,她在《第二性》(The Second Sex, 1949)中說道:「非生而為女人,而是變成為女人……是人類文明製造出這樣的一個生物,介於男人與閹人之間,被稱之為女性」(1989: 267)。波娃定義中的「第二性」是「主體」與「客體」的概念,在傳統認知中,女人是附屬於男人意識之下的「他者」(other),但這是社會歷史所建構出來的結果,因此波娃所談論的是女性意識的自由。茱蒂絲‧巴特勒(Judith Butler, 1956-)延續波娃的論點,提出性別乃由後天社會制度所形塑,「制度」(law)界定了男性與女性。另外,埃蓮娜‧西蘇(Hélène Cixous, 1937-)的《梅杜莎的笑聲》(The Laugh of the Medusa, 1975)則是提出了「陰性書寫」(écriture féminine / woman’s writing)的觀念,主張女性必須書寫自己、將自己寫入文本,其目的在於「解放這種語言中心的意識形態:聲明女性為生命的源頭、權力與活力,並歡迎新的、女性的語言出現,繼而推翻致力於壓迫女性、將女性消音的陽性語言中心之父權二元系統」(Moi 1997: 110)。八○年代之後,佳亞特麗.史碧娃克(Gyaytri Chakravorty Spivak, 1942-)以其印度出身之背景,特別著墨於黑人、女性或是貧窮這類具有從屬階級(subaltern)問題性的探討,其論述往往結合了後殖民主義的議題。
女性主義反映出女性在不同時代背景下,所面臨的不平等待遇以及所關注的議題,往往唯有透過文字的傳述,女性方得以發聲。過去的父權思想以極端的掌控、錯誤的價值觀念,禁錮女性身為獨立個體的諸多權利。在女性主義思想的作品中,讀者可以發現,制度的僵化並沒有造成思想的乾涸,而女性觀念與情感的解放,常常成就了傳頌後世的作品。數百年來父權至上的思維模式,看似牢不可破,女性主義作家卻能以文字這種最溫和卻深刻的表達方式,以文抒懷,反轉本是被動的女性地位,爭取自由、平等與實現自我的權利。
引用書目
中文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硏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麥田 出版。
英文
Beauvoir, Simone de. 1989. The Second Sex. Trans. and ed. H. M. Parshley. New York : Vintage.
Brooker, Peter. 2003. 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 2nd ed. New York : Oxford UP.
Moi, Toril. 1997. “Feminist, Female, Feminine.” The Feminist Reader. Ed. Catherine Belsey and Jane Moore. 2nd ed. Malden, MA.: Blackwell. 104-116.
Walker, Alice . 2003. “A Woman Is Not a Potted Plant.” Her Blue Body Everything We Know: Earthling Poems, 1965-1990 Complete. Orlando , Florida : Harcourt. 454-55.
Wollstonecraft, Mary. 2012.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1792) New York : Empire.
Woolf, Virginia. 1991. A Room of One’s Own.(1929)Orlando, Florida : Harcourt.
[1] 英文原文是“ a woman is not / a potted plant / her leaves trimmed / to the contours / of her sex / / a woman is not / a potted plant / her branches / espaliered / against the fences / of her race / her country / her mother / her man / her trained blossom / turning this way / & that / to follow / the sun / of whoever feeds / and / waters / her”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