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y 10 Tue 2011 15:58
(第八期)詩翻譯 日本詩人新川和江詩作三首 / 陳千武 譯
- May 10 Tue 2011 15:36
(第八期)莫云個人作品合評(10)
- May 10 Tue 2011 15:36
(第八期)莫云個人作品合評(9)
- May 10 Tue 2011 15:36
(第八期)莫云個人作品合評(8)
- May 10 Tue 2011 15:36
(第八期)莫云個人作品合評(7)
- May 10 Tue 2011 15:36
(第八期)莫云個人作品合評(6)
- May 10 Tue 2011 15:36
(第八期)莫云個人作品合評(5)
- May 10 Tue 2011 15:36
(第八期)莫云個人作品合評(4)
- May 10 Tue 2011 15:36
(第八期)莫云個人作品合評(3)
- May 10 Tue 2011 15:36
(第八期)莫云個人作品合評(2)
儀:首先歡迎大家今天來參加莫云作品的詩合評。我來之前,曾經把她的詩集《塵網》看了一下。我的直接感覺是:因為她本身是唸中文系的,難免會受到中文系的影響,好像古典詩詞在她的作品中佔有相當的分量,所以我們今天討論的,除了她的作品之外,還可以藉此討論「傳統與現代」。有些人受傳統影響比較深,要怎樣走出來,期望他們有比較現代的表現呢?我忽然想到中國的、日本的、韓國的傳統與現代,這些都可以來思考,也就是說:怎樣才符合今天大家所期望的「現代詩」?我們先來看這三首詩,第一首〈在夢的邊境流連〉很顯然是寫在夢的過程中,我自己就 常被 太太說:「年歲那麼大了,還在作夢?」可是,詩人的幸福就是:詩人是可以作夢的!所以寫夢我並不反對,而從夢裏得到的體驗和感受,那才是我們所要探討的。第一首就是寫作者自己和夢之間的關係;第二、三首,她剛才又給我們一些圖片,這就可以看出傳統詩和畫之間的感受。第二首〈推開一扇面海的窗〉,她是把窗框當畫框,再將那幅立體派的景色一路描述過來,這個等一下可以讓各位來探討。第三首〈暮色〉,日本詩裏就有描寫晚霞好像在燃燒的景象,這首詩也是在寫暮色燃燒的感覺,我可以理解它有很多用意,但是語言好像保守了些,是不是可以更開放一點?此外,作者寫景是用比較寫實的手法表現,但是對Image樸拙的本領好像可以更深探;這種感覺我一時也講不出來,或許可以讓 陳千武 老師去感覺,他雖然年紀比較大,但是觀念卻比較新,他只要一看,那種感覺就會跑出來。這是不是因為中文系的訓練跟傳統的東西讀多了,就會被那些籠罩?現在妳必須做突破,像妳這本詩集,我讀了之後有一連串感覺,那就是:在傳統裏面泡太久了,現代的感覺要加強!
武:〈在夢的邊境流連〉整首詩分三段,詩的構造與語言意義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