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同那
目前分類:臺灣現代詩33~36期(2013) (336)
- Jun 24 Mon 2013 15:37
(第卅三期)☆嘉大現代詩課程詩作 1.炎黃之思(中文四林世杰)
- Jun 24 Mon 2013 15:34
(第卅三期)2.坦白(中文二張榕真)
- Jun 24 Mon 2013 15:31
(第卅三期)3.網拍(中文二戴玉婷)
- Jun 24 Mon 2013 15:30
(第卅三期)4.假如只是一杯Bloody Mary (中文二呂詠晴)
- Jun 24 Mon 2013 15:29
(第卅三期)5.酒駕(中文二謝以諾)
- Jun 24 Mon 2013 15:07
(第卅三期)6.悲劇(中文二麥瑋容)
- Jun 17 Mon 2013 16:10
(第卅三期)「跨越世代的詩交流」座談會記錄
- Jun 17 Mon 2013 16:08
(第卅三期) 荒 井 陳銘堯
距上次探望錦連老師已經有兩三年了。最近幾個月,偶有空閒總會興起想再去探望的念頭,但總是給拖延了下來。一月六日下午遽聞噩耗,已經後悔莫及了。聽說一月十二日就要火化,我無論如何再也不能拖延了。一月八日我懷著遺憾的心情瞻仰了老師的遺容,安慰哀傷的師母,但我知道,這一切無論如何都無法撫平遺憾。人生無奈如此,死生如何安頓?
回到台北的這一個禮拜,我一直回憶著老師的遺容和他生前的言談行止。隔著一片玻璃,我瞻仰了老師躺在冰櫃中的遺容。我們這個偽善市儈的社會,還不夠冰冷嗎?他的臉旁擺了一個溫度計。但是我想那溫度計應該被擺在外面才對吧。他的神情安詳但卻較生前嚴肅。容貌彷彿比生前大而厚重,如一個肅穆的石雕,顯現一個永恆的份量。有的人是死後才出生、才長大的。如今他再也不開口了。但彷彿有一個極遠極遠的聲音,在我的聽覺的邊界隱隱騷動。那是詩的天籟嗎?我聽到了,老師。您不躲避。您以死超越了這個世界的虛假和糾葛。您將您的愛留給了懂的人。老師,您焚而不燬,就如您的詩。如果您不是第一的話,那也是唯一。只要是真的詩人就是好的。只要是好的詩人就是真的。我這樣說對不對?老師!在您的〈井水〉一詩,您看見了自己的臉孔。而我瞻仰了您的遺容。
- Jun 17 Mon 2013 16:06
(第卅三期) 悼
詩人錦連先生 慟於2013年1月6日逝世,特此致哀!
- Jun 17 Mon 2013 16:01
(第卅三期)支點,在北風之下―悼念詩人錦連先生 岩 上
- Jun 17 Mon 2013 15:59
(第卅三期)夢中玫瑰―憶錦連詩人 利玉芳
- Jun 17 Mon 2013 15:58
(第卅三期)悼錦連先生 林盛彬
- Jun 17 Mon 2013 15:55
(第卅三期)文盲‧啞巴─為錦連詩人前輩仙逝而作 賴 欣
- Jun 17 Mon 2013 15:54
(第卅三期)捐款徵信 (2012年11月~2013年1月)
- Jun 17 Mon 2013 15:53
(第卅三期)豬仔狗仔比過關 謝安通
- Jun 16 Sun 2013 10:18
(第卅三期)賞 讀 蔡秀菊
全球資訊化的科技時代,人類生活步調變得非常緊張快速,然而人人是否因此事事順遂,這首童話詩提出這方面的探討。
豬仔個性沈穩,過關比賽中「好好想」、「好好行」,方法正確當然「行有著路有過關」,順利獲得應有的獎賞。相較之下,急躁的狗仔聞到香噴噴的肉丸味,就沒頭沒腦地「黑白吠」、「黑白走人人(造字)」,結果「走人人(造字)無著路無過關」,還因此一頭撞上異物,不但「勿會(造字)當領獎食肉丸」,還「頭殼閣去挵甲腫一丸」。這一撞顯然不輕,所以才會發出「噯唷!」的慘叫聲。最後一行,可視為狗仔發出的哀嚎或旁觀者看見此景而不自覺地驚喊。台語的「走人人(造字)」用來表現毫無目標地急行快跑,遠比華語的「闖」來得傳神,前者能表現出無方向性的胡亂跑跳,後者只有直線性的衝撞感。台語用詞富含隱微妙喻,如果讓兒童自幼使用母語溝通,除了能挽救瀕臨滅絕的母語危機之外,嫻熟母語還可以訓練兒童更豐富的想像力。
- Jun 16 Sun 2013 10:16
(第卅三期)咖啡茶酒,自然香-讀黃騰輝詩集《冬日歲月》 岩 上
- Jun 16 Sun 2013 10:14
(第卅三期)詩人札記 (卅一) 陳銘堯
村野四郎在《現代詩的探求》中寫道:「詩人對語言機能的領域了解越深,也就是一個越優異的詩人。因為那些了解的廣度與深度意味著詩人的表現力。所以說賦予詩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探究語言的領域也不過份吧。」
對於作為工具的語言,詩人當然應該對它的機能要有深刻的了解。然而我認為了解語言機能乃至於掌握表現力,在詩的創造過程,應當是屬於後段的工作。雖然語言在人類感覺、認知乃至於思考的最初階段,就扮演了認識、捕捉、符代、思考和組織的工具的角色,如果把語言在這一階段所扮演的工具性角色也算在對語言機能的了解的話,那麼在這階段之前,詩人的創造,還存在一個詩意如何在心靈產生、醞釀和運作的初始的奧秘。詩人是如何具有異於常人的敏銳而細膩的心靈,使他能夠去感知、發掘存在於大千世界萬物萬事中的詩意;如何從千變萬化的命運和生命的對應中提煉出深刻而豐饒的內容和意義;或者更甚而想像出從未存在於以往的生命想像中的東西來,這樣的心智能力和生命內容的涵養和悟解,才是更為根本的詩的源頭吧,才更是一個優異的詩人所必須具備的稟賦和條件吧。如果生命沒有這詩意和內容,詩人拿語言要表現什麼呢?打個淺顯的比方,就像一個鋼琴演奏家如果沒有一個偉大的曲譜,他能彈奏出偉大的音樂嗎?詩人應當更像是作曲家而不是演奏家,雖然他或許往往也擅長演奏一種或數種樂器。但是他不必會演奏所有的樂器,而只要能了解它們的特色,就能把它們組織起來,創作出偉大的音樂。而音樂如何從內在醞釀發生,則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奧秘。
- Jun 16 Sun 2013 10:12
(第卅三期)三鶯部落組曲(6) 楊 風
- Jun 16 Sun 2013 10:02
(第卅三期)序章―戰後台灣詩人 陳明台 口述 蔡秀菊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