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有些價值隨著時間正在流逝中;
但那些可以存留至今的,或許可以從這些女詩人的作品中找到,
屬於東方和西方的共同珍貴價值,因為她們所述說的不僅是詩,
更是人。
一、前言
本文初探英詩中譯的理念和技巧,以英國女詩人伊莉莎白.巴雷特.伯朗寧(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1806-1861)的商籟詩(sonnet)“How do I Love thee?”〈我如何愛你?〉為例。主要有二大重點:首先,譯者對原作者的認識和原文的理解會影響譯文的忠實性和內涵;再者,不同的譯文,例如:忠於原創格式的譯文,或白話的自由詩形式,可以各有其特質和吸引賞詩者的風格。
二、詩和人的結合
賞詩者或譯詩者對於詩中文字的精鍊和情意的凝結,常覺難以理解而怯步,筆者建議可從二方面來分析詮釋。首先,可就著原文和譯文在語法和語意的層面,作詞意或句子結構的轉換;再者,若要深入欣賞一首詩的真正內涵,就需要探究作詩人的生平理念,以及創作此詩的經歷和目的。翻譯伯朗寧的這首詩就需要考量這二方面的因素。
伊莉莎白.巴雷特.伯朗寧出生於達翰姆(Durhamshire英格蘭北部的一郡),正值英國維多利亞女皇(Queen Victoria, 1837-1901)的強盛時期。當時文學界的名人雲集:包括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 1812-1870)、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1809-1892)等,小說和詩作在古典文學中仍是無可取代的傑作,而詩人中以伯朗寧夫婦,違逆傳統的浪漫愛情故事,相傳至今,仍是令人玩味。
伊莉莎白六歲開始寫詩,靠著家人的栽培和勤奮自學,使她成為當代最受推崇的女詩人,更出版了幾本頗受讚譽的詩集。在她作品中蘊含著她的基督教信仰,對當時奴隸制度的反對態度,和傳播自由的信念。
“How do I Love thee?”至今仍是英美人士婚禮朗誦詩歌的首選,可見其至情至性的感人程度。這首詩是出自Sonnets from Portuguese《葡萄牙十四行詩集》(1850出版)的其中一首,詩集中的四十四首商籟詩,是她送給丈夫的禮物,記載著他們從認識到交往,不顧家人反對,私奔到義大利定居,和婚姻生活的種種經歷和心情。以下是原文和直白的翻譯初稿:
How Do I Love Thee
How do I love thee? Let me count the ways.
I love thee to the depth and breadth and height
My soul can reach, when feeling out of sight
For the ends of Being and ideal Grace.
I love thee to the level of everyday's (5)
Most quiet need, by sun and candle-light.
I love thee freely, as men strive for Right;
I love thee purely, as they turn from Praise.
I love thee with the passion put to use
In my old griefs, and with my childhood's faith. (10)
I love thee with a love I seemed to lose
With my lost saints – I love thee with the breath,
Smiles, tears, of all my life! – and, if God choose,
I shall but love thee better after death.
要如何訴說我對你的愛?
要如何訴說我對你的愛?讓我試著這樣說吧!
我愛你─其深、其廣、其高,就像我的靈魂探索上帝
到眼不可及的盡頭和想望祂所賜予的恩典。
我愛你─就像每個白天到夜晚,那些平常但恬靜的小小需求。
我自由地愛你,就像人們為生存的權利而奮戰; (5)
我純潔地愛你,就像他們在各種困境中仍發出頌讚。
我對你的愛,在熱情中纏繞著過往的悲傷和幼年的信仰。
我的愛猶如─對凋零的聖者們百般的不捨。
我要用今生所有的氣息、微笑、眼淚來愛你
如果上帝允許的話,來世我願比以上所說的更愛你。 (10)
(筆者直白翻譯初稿)
三、詩的形式和修辭技巧
就著形式方面這首詩是標準的商籟詩(Sonnet),它的格律是:一首詩總共十四行;對律(rhyme)的要求是:每行五個‘音步’(foot),而每個音步有二個‘音節’(syllabus),音步的‘韻律’為‘抑揚格’(iambic),押韻格式的全部韻腳是 abab cdcd dfddf gg。
而在修辭技巧方面,很明顯的使用重複性(repetition)和譬喻(metaphor)來建構它的內容。就著重複技巧的使用,這首詩用九次的‘ I love thee’,並且大都用在每個句子(主句)的開頭,來強調作詩者對愛的堅定且恆久。依循簡單的平述句子結構,詩人將喻詞鋪陳在其中,猶如一顆顆不同形狀但等同珍貴的寶石,鑲嵌在她人生的布景上,閃耀著多樣的光芒卻有著整體性。
先從前四行說起,第一行為開頭語和主題句,之後的兩行是詩人以上帝的無限─深、廣、高來描述這樣的愛,這也是引用新約聖經中《以弗所書》第三章18至19節「使你們滿有力量,能和眾聖徒一同領略何為那闊、長、高、深,並認識基督那超越知識的愛,…」。在這形而上學的神聖超越之愛之後,詩人回到了人間,行4到行7以一般平凡人所經歷的奮鬥、悲傷、兒時純真等等,來陳述這愛也是平易且踏實的。行8使用神和人合併的聖者做為比喻,亦是以上二小段的連結。之後,詩人在接近尾聲用了她自己生命中真實的氣息,微笑和眼淚來傾訴她的愛,同時也隱含她身體長年的病痛,死亡的來臨可能在不遠之處。最後是以她的盼望和祈求做這首詩的總結,這樣的愛能勝過死亡並且持續到永生。這正對應了舊約聖經《雅歌》第八章六節所提到的「因為愛如死之堅強,忌妒如陰間之殘忍」這樣永不敗落的愛,即使到了死後的千年國度,仍要繼續下去。這些皆是伊莉莎白.巴雷特.伯朗寧的信仰和親身經歷的寫照。
四、二首中文譯詩的比較
延續以上的討論和相關資料的說明,筆者嘗試比較二首選自網路的中文翻譯詩,討論它們的不同翻譯技巧和風格。
(A詩)
我怎樣地愛你?让我逐一细算。讓我逐一細算。
我爱你尽我的心灵所能及到的我愛你盡我的心靈所能達到的──
深邃、宽广、和高度--正象我探求深邃、寬廣、和高度──正像我探求
玄冥中上帝的存在和深厚的神恩。玄冥中上帝的存在和深厚的神恩。
我爱你的程度,就象日光和烛焰下我愛你的程度,就像日光和燭焰下 (5)
那每天不用说得的需要。那每天不用說的需要。我不加思虑地我不加思慮地
爱你,就象男子们为正义而斗争;愛你,就像男子們為正義而鬥爭;
我纯洁地爱你,象他们在赞美前低头。我純潔地愛你,像他們在讚美前低頭。
我爱你以我童年的信仰;我爱你我愛你以我童年的信仰;我愛你
以满怀热情,就象往日满腔的辛酸;以滿懷熱情,就像往日滿腔的辛酸; (10)
我爱你,抵得上那似乎随着消失的圣者我愛你,抵得上那似乎隨著消失的聖者
而消逝的爱慕。而消逝的愛慕。 我爱你以我终生的我愛你以我終生的
呼吸,微笑和泪珠--假使是上帝的呼吸,微笑和淚珠──假使是上帝的
意旨,那么,我死了我还要更加爱你!意旨,那麼,我死了我還要更加愛你!
(痞客邦 譯者不詳, 2008)
(B詩)~我是如何愛你的~
我是如何愛你的 讓我一一為你細數:
我對你的愛,很深、很寬、很高。
我竭盡我靈魂所能觸及的去尋求~~
上下穹蒼,到冥冥末日,和美好世界。
我愛你,如陽光,如燭光,每日靜謐的陪伴你 (5)
我是這樣自由不拘地愛你,一如人們爭取天生的權利
我是這樣純潔無慾望地愛你,一如我俯身讚美上帝
我愛你,全心全意地愛你,帶著感懷過去悲傷的激情,帶著我童稚時的信任。
我愛你,有如我曾經失落的,對昔日聖者的信仰。
我愛你,在我每一個呼吸、微笑、眼淚裡、在我全部的生命裡 (10)
如果上帝垂憐應許,我死後,還要更加愛你,
(北美鴿中文系才女Boulder的翻譯創作-痞客邦, 2008)
(A詩)是依循傳統商籟詩的結構和風格,譯法較為保守,行數為十四行,和原文一樣用了九次的「我愛你」,以此重複性的修辭技巧,加強詩的主題和韻律感。而就著內容而言,忠實地譯出原文的原意,雖仍傾向白話的語氣,但用詞有其深度和古雅意涵。(B詩)則是跳脫原文字意的束縛,有較為新創的風格。簡潔、輕盈且富有音樂性節奏,忠於原創卻有較適合現代賞詩者的語詞使用。舉例如下:
首先,二首詩的行2、3、4行同為述說這愛的無限,(A詩)用「深邃、寬廣、和高度」,(B詩)以直接的口語方式說出「很深、很寬、很高」,(B詩)在行4更以四字對稱「上下穹蒼,到冥冥末日,和美好世界。」來突破原文的框架。其次,行5、6、7,二首詩各顯其功力,(A詩)較敦厚古雅,而(B詩)仍運用平行對稱之修辭技巧,呈現精練動人的表達方式。再者,以(A詩)的行8、9、10、11和(B詩)的行8、9相比較,(B詩)的用詞較順暢達意,善用英翻中句子結構的轉換,靈巧變通更適合中文的表達風格。至於最後的結語,二譯文使用語詞略有不同,但風格接近。只是(A詩)用「我死了我還要更加愛你」不如(B詩)的「我死後,還要更加愛你,」較接近詩人的意思「死後在永世裏」,有人的肉身死後,靈魂不滅,愛能延續的理念。
五、結論
當筆者分析伊莉莎白.巴雷特.伯朗寧的作品,再次珍賞它保存著信仰和真摯情愛的價值。雖然只有五十五歲的人生,她的作品流傳至今,仍像天空閃爍的星光,分享愛的崇高和無限自由,而這樣的感動在賞詩者的心裡迴盪,久久無法散去。它的不朽價值從英語世界傳承到華人地區,需要藉著翻譯者對詩人的信仰、生命經歷的認識,以及善用恰當的語言和翻譯技巧,才能讓這首詩,無論從傳統到現代,以商籟詩或自由詩型式,皆有動人的呈現。
引用書目
中文
呂健忠譯。1995。《英國文學史略》A short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Ifor Evans。台北:書林。
陳安定。1997。《英漢比較與翻譯》。台北:書林。
《新舊約聖經恢復版》。2005。台北:台灣福音書房。
英文
Armstrong Isobel,Victorian Poetry: Poetry, Poetics and Politics. London: Poutledge,
1993.
Gilbert, Sandra and Gubar, Susan.The Norton Anthology: Literature by women, New
York: Norton, 2005
網路資料
baike.baidu.com/view/1205033.htm
http://en.wikpedia.org/wiki/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http://news0521.pixnet.net/blog/post/20115915-how-do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