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1:趙天儀〈陳千武的詩與詩論-現實經驗的藝術導向〉,原載《笠》詩刊209期,1999年2月,頁102。
註2:楊朱琴,〈走入心靈的語言-訪詩人桓夫〉,原載《中工青年》69期,1986年1月,收入《詩文學散論》,台中市政府文化中心,1997年5月,頁284。
註3:〈後記〉收入《《詩文學散論》,台中市政府文化中心,1997年5月,頁298。
註4:陳千武〈情報化時代的台灣詩實況〉,原載於《文學台灣》第五期,1993年1月,頁32。
註5:陳千武〈崇高美的熱望〉,原載《笠》詩刊143期,1988年2月,頁1。
註6:林盛彬〈訪 陳千武 先生談現代文學〉,原載於209期,1999年2月,頁131。
註7:同註6。
註8:陳千武〈文學的思考〉,原載《自立晚報》副刊,1993年11月2日,後收入《詩的啟示-文學評論集》,南投縣政府文化中心,1997年5月,頁218。
註9:同註1,頁96。
註10:李魁賢〈論桓夫的詩〉,原載於《文學界》第五集,1983年1月,後收入《台灣詩人作品論》,台北名流出版社,1987年1月,頁75。
註11:羊子喬〈詩是一種抵抗─陳千武〉,原載《自立早報》副刊,1988年8月13日,後收入《神秘的觸鬚》,台北台笠出版社,1996年6月,頁207。
註12:同註10。
註13:「詩與現實」座談會記錄,原載於《笠》詩刊120期,1984年4月,後收入《台灣精神的崛起》,高雄文學界雜誌,1989年12月,頁297。
14:陳千武〈現代詩的認識〉,收入《陳千武全集12-詩思隨筆集》,台中市政府文化局,2003年8月,頁165。
註15:同同註10。
註16:陳千武,〈文學的思考〉,收入《詩的啟示-文學評論集》,1997年5月,南投縣政府文化中心,頁217。
註17:陳千武〈詩的語言〉,收入《現代詩淺說》,台中學人文化,1979年12月,頁8。
註18:葉笛〈探索異數世界的詩人-桓夫論〉,原載《笠詩刊》第24期,1968年4月,後收入葉笛《台灣文學巡禮》,台南市政府文化中心,1994年4月,頁85。
註19:陳千武,〈詩的心象〉,收入《現代詩淺說》,台中學人文化,1979年12月,頁73。
註20:鄭炯明記錄,〈從現實的抵抗到社會的批評-詩人桓夫訪問記〉,原載《笠》詩刊第97期,1980年6月。
註21:同註16,頁140。
註22:陳千武,〈我怎樣寫「野鹿」這首詩〉,收入《陳千武全集3》,台中市政府文化局,2003年8月,頁102。
註23:陳千武,〈從詩史看台灣意象的重要性〉,原載《更生日報》,2003年3月16日,後收入《陳千武全集12-詩思隨筆集》,台中市政府文化局,2003年8月,頁19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