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古城的身影〉一詩開頭,採用懷舊的筆法娓娓訴說許蒼澤出現於鹿港的畫面,接著提到戰後的台灣歷史與滄桑缺乏關注,幸好許蒼澤用相機寫日記,記錄二鹿風華的過去,用鏡頭收藏失落的街景,懷念的老台灣才得已在許蒼澤的鏡頭之下保存下來,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康原曾說:「假若能夠透過文字的敘述,感受到作者本身的這一種情感的感動,我想,這種文字就是我們所謂的文學。所謂文學的感動它可能建立在人性上,人性衝突越大就越感人,也就是說人性的挫折愈令人家感覺到衝突性。[1]在敬悼攝影家許蒼澤先生的〈鹿港古城的身影〉一詩中,我們可以透過詩歌感受到康原與許蒼澤的深摯友情,筆者到康原先生家中訪談時,談及許蒼澤先生的過世,他語帶哽咽,眼眶當場就紅了。這樣一首懷念友人許蒼澤的詩,帶著深深的感情,亦極具感染力。詩寫兩人相識之後,因有志一同而成為好友:

 

彼當時  咱共款志氣/汝歙相  阮寫字  做夥去/走揣   長長的烏溪邊/

記錄咱的  人民合土地/汝是身  阮著是影/鬥陣  攀山閣過嶺/做夥行

出台灣人的名聲

 

汝是身,阮著是影」多麼動人的描述,表現出兩人深厚的友情,可惜現在只能「看著  一張一張的相片/想著  一幕一幕的過去」,不管是「鹿港  扒龍船的五日節/龍山寺  上元暝迎花燈/天后宮  新正鬧熱時/大街小巷  暗訪的時/袂凍閣看著汝」,也寫出了作者失去了生命中重要得如同身影不能相離的摯友之後,心中那種深刻的失落與悲傷。「汝  離開阮的身軀邊/行對西方  極樂世界去/請汝  款款行/許先生  蒼澤是汝的名/寫著  鹿港的名聲/汝的形影合鹿港的古城/共名」。從這首詩中,我們看出康原對於許蒼澤這位攝影家的敬意,賦予許蒼澤和鹿港古城同名的高度肯定,詩中亦刻畫出詩人康原以文字來書寫台灣,攝影家許蒼澤則以照相來記錄台灣,兩人一起一步一腳印地走過台灣的土地,走出台灣人的名聲,可說代表著台灣人的在地精神。

  康原也寫詩分別送給兩位因愛台灣而從政的友人。快樂的出帆〉這一首詩,紀念一位早期是國民黨,後來支持台灣與本土理念而改台聯黨的友人,他懷著崇高的理想,由校園走向政壇,可惜懷才不遇,加以惹上桃色糾紛,抑鬱難伸,因病而英年早逝,沒能實現從政的願望,康原在參加友人的告別式之後,回憶當時友人的競選歌曲〈快樂的出帆〉,寫出這首詩感嘆一個早逝而理想難伸的生命。至於〈汝騎海翁欲去佗〉,則是送給當時將卸任教育部長的杜正勝,詩中康原對於杜氏就任教育部長所經歷的考驗一一給予肯定,「風颱一擺一擺  吹過來/汝袂驚  有氣魄/沿路喝   台灣心/台灣魂」,對於杜氏實施台灣母語與人權的政策,為提昇台灣人的思想,將福爾摩沙地圖橫放的作法,均給予高度的肯定與支持,「海翁  合海湧宓相揣/浮浮沉沉  的海翁/親像  台灣人無平靜的命運」,寫出了台灣局勢與命運的多舛,而詩中引用杜氏的話,「汝講  公理合正義佇台灣/普世的價值   袂使放袂記/即馬  汝騎著海翁欲位佗位去?提醒對方不要忘記自己的理想與抱負,不要離開為台灣努力的崗位,不要因為現實的打擊而改變原先的志向,可以看出詩人康原對於為台灣前途努力的人給予高度的肯定。這首送給杜氏的詩中,也提到他帶著杜氏去爬八卦山的台灣文學步道一事,不但為杜氏說明磺溪文學的批判和抗議精神,也介紹彰化的文學作家賴和、陳虛谷、葉榮鐘等作家與作品給他認識,顯現出康原對於彰化在地文史的關懷與熱情,他已長久致力於導覽名勝的工作,並將之形於文字,結合了景觀與文學,對於在地精神的闡揚是不遺餘力的。[2]

                                           2010/12/01修訂,待續)




[1]康原著:《說唱臺灣詩歌》,台灣區域發展研究院,民國83.12.31出版,頁9

[2] 見蕭水順:〈囝仔歌是台灣詩的田土細論康原與彰化詩學的幽徑〉,《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11期,2006.12,頁393。文中提到:「這種導覽名勝的工作,形之於文字,則是普及化、教育化,甚至於商業化的旅行文學,重新為彰化地區繪製舊景觀與新文化地圖,一則激發在地人的愛鄉情懷,二則激引外地人踐履觀光的興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