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臺灣現代詩第25~28期(2011) (32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第四首〈臉--寫給U〉用正方形□代表一個臉孔,滿有趣的,其實,關於「臉」有人寫很多,像岩上在二十一期寫「麻臉」,但用括號()來表示,因為你用正方形,所以,我也在想可不可以用圓形或菱形,可能你也不是那麼強調,反正只是一個臉型,可是,有些用字我不太了解,是刻意要用這樣的字嗎?如第一段應該是在講現在某個政權腐朽的威權概念,是「老靈魂」、「腐朽」,但它用媒體包裝的方式。倒數第三行用「垢」這個字不錯,有些字故意用那樣的話,有時候會有神來之筆,有諧音和比喻,讓人讀起來還滿有意思,只是到了第二段,戴了那麼久的臉,凹陷了,所以這個面具很顯然不是他真正的面目,第四行又寫「夜呻人靜」,刻意用呻吟的「呻」,是指夜在呻吟或是誰在呻吟?用這樣的字一定有你的用意,以讀者來講,我就要體會這個「呻」到底要表現什麼意義,之後又寫「暗房」,因為深夜一定很暗,是否還需要用暗房。最後,「那一張看不見的臉」是「初生以來的/猙面目」,我會思考一個人的出生是戴著邪惡的基因嗎?還是因為後天造成的?所以這樣來思考的時候,在用字上可能要再思考讀者是否能夠理解你想要表達的境界。

  鷺:在第四首使用□和逗號。前兩段都使用這樣的方式開始,有沒有想過把這樣的組合拿掉後再讀一遍?當初你決定使用這種方式時,是否想過用與不用之間的區別在哪裡?我看到一首詩加了很多問號或其他符號,就嘗試把這些符號都拿掉。結果,發現有與沒有之間並沒有什麼差別。所以,使用這些符號是否變成一種累贅?勇於嘗試當然很好,但應該再透過自我檢驗來看看這當中是否存在一定程度的合理性,或者該思慮一下它是否造成一種反效果。另外,關於句子的斷裂,也必須再自我檢視,因為你喜歡使用逗號,也喜歡把沒有完成的句子再往上去推,這樣做對於整首詩的張力是否有加分作用?或反而會使一首詩的表達能力造成困擾?比如說「猙真面」,我們常講猙獰的面目,詩的語言當然可以透過創造,但是這樣的創造是否合理?雖然我們喜歡新鮮的語言,但新鮮的語言是否喪失了適切的表達?我認為這都是可以再思考的問題。我舉杜潘芳格女士為例,她是混血語言的一代,雖然懂得日語、客家語和華語,但她沒有辦法使用很流利的華語書寫,所以她有時是以日語書寫,再由別人翻譯,她自己也嘗試著自我翻譯,這中間卻因為語言的落差,有時反而會產生令人驚訝的詩的語言。當然因為她是一個很老練的詩人,所以將剛出生的幼蝶比喻為嬰兒,因而使用「嬰蝶」這般巧妙地語詞造成語言的新鮮感,但也還是不脫她的本意。所以當我們在組合句子的時候,還是得多思考。其實我並不反對表達方式的研究和創新,因為寫詩也是一種冒險,不必那麼無趣,只是在創新的過程中,不要太脫序。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自由廣場〉是寫對於野草莓運動的感覺,也是今昔的對比,野百合是指1980年代,鐵蒺藜是指威權體制,因為鐵蒺藜這樣的威權體制,昔日野百合的那些年輕人成為監獄裡青春的火花,所以使用「獄火」兩字。第二段寫「將愛纏繞成暴力」,是寫先前中國官員來臺事件,「愛」是指臺灣人想要保護臺灣的情感卻被塑造成暴力的形象,被鎖在中正紀念堂那道白色的牆,牆裡住著一個「巨龍」。最後寫「銀亮的花朵」,是指鐵蒺藜開的花其實有毒,卻被塑造成好美麗的東西,人們因為這朵假象毒花的影響矇住理智,象徵自由的「信鴿」在自由廣場裡一點也不自由。

〈梅花鹿和一位女子的歌〉寫的是我對臺灣歷史發展的感觸,鹿和女子在台灣歷史發展中都是弱勢,我初見曾界的作品「臺灣梅花鹿的哀歌」時便很感動,可是一直不知如何表達,最後決定用很弱勢的態度來呈現。關於「奏鳴」這兩個字是源自音樂的靈感,但沒有太嚴肅的樂理定義,只是認為梅花鹿和女子若一起合作「奏鳴」,是否能產生另一種力量。使用「加速我的靈魂」是因為我認為「靈魂」很虛幻,但如果「靈魂」可以變得很快很快的時候,是否能超越一些什麼。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喬 林:我先講一個高興的感覺,現在時尚玩詩的遊戲,將文字做各種排列,我很高興你們沒有這樣做,就我個人的看法,那不是寫詩,是玩遊戲,寫詩應該是跟著你的思想、觀察去走,但他們是試著將文字排列看其效果,這兩個方向不同。我很贊成對事物的敏銳,從詩題可以看見對事物的敏銳,一首詩的深度若要讓人讀來可以玩味,要有一定的思想,所以要訓練自己的思想和看事物的眼光,以前常講彈琴的小孩不會變壞,我說寫詩的小孩不會變壞,因為他在拼命地求知識來增加他閱讀世態的能力和深度,從這樣的觀點來看,你們都有這樣的企圖心,很不錯。

因為我學土木工程的關係,很講求一首詩的結構,就像剛才 趙 教授講的形式和內容,這兩項互為關係,詩的內容和外在世界如何辯證才能擴大,詩的含量才能大起來,要設計整個結構的空間,所以詹冰才說寫詩要計算。讀者在讀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情形,我寫詩的習慣是寫完的時候一定要放下,以第三者的身分回來讀,計算讀者讀完之後能接受到什麼訊息,訊息包括各種意象,不要有太多不必要的句子,這樣反而破壞整體結構的美感。第二,我們都講詩一定要有蒙太奇的完型心理,我最欣賞白萩講的「斷」、「連」,不要像散文式的敘述,一定要有空間讓讀者去連起來。另一項是陌生化,像把白的說成黑的,就是變異的手法,我看這些詩,讀起來覺得有些變異不是很順暢,我接受但無法了解。像我一直不懂「加速我的靈魂」,靈魂怎麼會加速呢,靈魂是很抽象的東西,不是具體的東西,另一個是「彎曲著雙眼」,彎曲是什麼意思,眼睛怎麼彎曲,要彎曲什麼情緒。我舉這兩個例子來說明一首詩的結構和變異,陌生化是產生詩意很重要的原則,但是變異要符合情感的邏輯,才能讓閱讀者感覺到你發出的訊息。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喬 林:我先講一個高興的感覺,現在時尚玩詩的遊戲,將文字做各種排列,我很高興你們沒有這樣做,就我個人的看法,那不是寫詩,是玩遊戲,寫詩應該是跟著你的思想、觀察去走,但他們是試著將文字排列看其效果,這兩個方向不同。我很贊成對事物的敏銳,從詩題可以看見對事物的敏銳,一首詩的深度若要讓人讀來可以玩味,要有一定的思想,所以要訓練自己的思想和看事物的眼光,以前常講彈琴的小孩不會變壞,我說寫詩的小孩不會變壞,因為他在拼命地求知識來增加他閱讀世態的能力和深度,從這樣的觀點來看,你們都有這樣的企圖心,很不錯。

因為我學土木工程的關係,很講求一首詩的結構,就像剛才 趙 教授講的形式和內容,這兩項互為關係,詩的內容和外在世界如何辯證才能擴大,詩的含量才能大起來,要設計整個結構的空間,所以詹冰才說寫詩要計算。讀者在讀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情形,我寫詩的習慣是寫完的時候一定要放下,以第三者的身分回來讀,計算讀者讀完之後能接受到什麼訊息,訊息包括各種意象,不要有太多不必要的句子,這樣反而破壞整體結構的美感。第二,我們都講詩一定要有蒙太奇的完型心理,我最欣賞白萩講的「斷」、「連」,不要像散文式的敘述,一定要有空間讓讀者去連起來。另一項是陌生化,像把白的說成黑的,就是變異的手法,我看這些詩,讀起來覺得有些變異不是很順暢,我接受但無法了解。像我一直不懂「加速我的靈魂」,靈魂怎麼會加速呢,靈魂是很抽象的東西,不是具體的東西,另一個是「彎曲著雙眼」,彎曲是什麼意思,眼睛怎麼彎曲,要彎曲什麼情緒。我舉這兩個例子來說明一首詩的結構和變異,陌生化是產生詩意很重要的原則,但是變異要符合情感的邏輯,才能讓閱讀者感覺到你發出的訊息。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巫秀鈴:我抱著學習的心態來參加這次的合評會,我剛開始有興趣寫詩是在一、兩年前,也是主編一直鼓勵我,所以從上一年的合評會之後,我是第二次參加詩的合評會,我看到這兩位作者非常年輕,寫出我這個年紀都還不會寫的東西,而且在這樣的合評會也能看到很多寫詩的前輩,所以我抱著學習的心態來參加。剛才聽到趙老師等幾位詩人前輩的評論,我也覺得收獲很多,自己在寫詩的路上像是剛出生的嬰兒一樣,聽到老師們的評論,對自己以後想寫詩比較有方向性。我也覺得快樂寫詩的心態很重要,因為我們都會想自己在生命過程中是否有成就,有時會以寫東西來肯定自己存在的意義,可是有時候這會是一種壓力,也會對自己寫的好不好抱有存疑,所以我覺得以快樂寫詩的心態開始是比較好的。多多關懷自己生活周圍的人事物,寫不寫詩還是其次,寫詩只是把自己的感情沉澱後再呈現,是對自我的反省,使自己保持比較清醒的心態,不隨波逐流或迷失,我現在寫詩是抱持這種心態,使思想不斷活動,保持年輕的心態。

蔡秀菊:首先,我要感謝王韶君和李東霖很爽快的答應作品合評,剛才林鷺提到現在年輕人都有自己的部落格,作品也相當多,我曾聽聞,如果要參加一項文學獎,他會先看這個獎項是什麼性質,比如這是比較「創世紀」的風格,他就去投這種風格的詩,如果是像「笠」或「臺灣現代詩」這種屬性,他就會寫這一類的詩去投稿,像今天這樣的作品合評,原則上我都是讓作者自己選擇願意給別人評論的作品,臺灣現代詩人協會出版的機關刊物《臺灣現代詩》,因為冠上「臺灣」所以屬性非常明確,我做一個前設性的假設,是否你在選擇作品時,會比較符合我們的風格嗎?還是你希望把這樣的作品拿出來讓大家討論你的寫法?我希望我的猜測不是那麼狹隘的,而是你確實很希望讓別人看看自己寫作的方向。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白色的結--佇二○○九年的二二八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韶君作品合評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批判與辯證:讀 王韶 君詩作   向 陽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白色的結--佇二○○九年的二二八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韶君作品賞析                  利玉芳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瘖啞者的歷史--讀 王韶 君詩四首   沈芳序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樹的修辭學     孫宅洙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韓國詩五     金尚浩 譯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Geranium              天竺葵    

Theodore Huebner Roethke                  西奧多爾˙瑞特琦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洋文藝概念:源流、發展與演變

(二)浪漫主義     葉采青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種圖像式的閱讀解構:試析利玉芳的〈古蹟修護〉     王慈憶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始終認為,詩的內涵離不開生活。曾經在文學和歷史之間擺盪,對文學產生疑惑,無論是學問或身分。後來,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原來,正視歷史是對外在的體現,書寫文學則是內在的堅持,一首詩的完成,便是又一次自我辯證的實踐。每每都煎熬著如何寫下開頭的第一句,但那份煎熬卻神奇地安定著我日易焦躁的心緒,或許,有「重量」的夢想是必要的,以使溫暖和勇氣充滿著穩定身心的力量。

                                                    ――王韶君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現代詩

2005325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後記            蔡秀菊

台灣詩壇前輩陳千武歷經兩個執政世代,從少年寫詩持續到現今高齡九十,推動東亞詩人交流提攜後學不遺餘力,文學成就與貢獻有目共睹。前台灣現代詩人協會理事長吳麗櫻撰寫之《信鴿 文學˙人生˙陳千武》,充分掌握陳千武個人精神史記錄,值得一讀。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連署支持諾貝爾和平獎

並將連署英譯內容寄給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