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文藝概念:源流、發展與演變
(二)浪漫主義 葉采青
十八世紀末的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法國大革命(1789-1799)以及稍早於英國萌芽之工業革命,其訴求均在於爭取權利與自由解放。由於經濟、社會之型態轉變與政治權力重組,革命浪潮風起雲湧,影響遍及法、英、德、義、美等國。然而此股潮流之背後,亦造成相當程度的弊端與不公平。當時的政治理念高倡政府不應涉入個人追求財富,強調自由經濟的運作乃是社會福祉之基礎。因此,社會經濟得以迅速發展,卻也造成社會貧富極度懸殊之狀況。
進而言之,以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之經驗主義(empiricism)為奠基而發展之理性主義,至末期已呈疲態。洛克承襲亞里斯多德之說法,認為「人是理性的動物」,主張經驗乃知識唯一的來源,需藉由外在的感官知覺與內在的反省思考,方得以達成。然而理性主義獨鍾宇宙秩序之論述,輕忽個人內在精神之追求,最後不免流於過度批判。在這種時代氛圍之下,以革命、革新為宗旨的潮流乃應運而生。
文學之浪漫時期(“Romantic period”)意指西元一七九八至一八三二年間之新興思潮,而浪漫主義(romanticism)之盛行,實為對於啟蒙時期(Age of Enlightenment)貴族專制政治以及流於僵化之理性主義之反動。「浪漫」(romantic)一辭,本意指中世紀騎士之傳奇故事(“medieval romance”或“chivalric romance”),多為頌揚英雄之詩歌。相較於強調邏輯與秩序之理性主義,「浪漫」帶有「幻想」、「不實」等貶抑之意。隨著理性主義之式微,講求情感與想像力之「感性主義」(sentimentalism)崛興,浪漫一辭遂獲得重新定義,意味創造力的激發。詩人往往藉由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一己之感。
浪漫主義藝文風格以個人情感為美學靈感之根源,強調文人之「直覺」 (“instinct,” “intuition”)與「想像力」(“imagination”) ,抨擊一七四○年以後,過度強調人為理性之為文風格。對於資本主義工業文明之弊病深感憂慮,浪漫時期之詩人遂有歸隱山林之傾向,追求個人情感之解放,回歸理想的世界。布萊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為此運動之先驅,經過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科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 1772-1834)、拜倫(George Gordon, Lord Byron, 1788-1824)、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1822)以及濟慈(John Keats, 1795-1821)等人之努力,而達到高峰。對於浪漫時期的文人而言,詩歌(poetry)是人生情感之模仿;詩作所探討的內容,為詩人內在情感之展現,擺脫新古典主義探討宇宙人生之宏觀態勢,轉而強調小我之情感表達。華茲華斯在《抒情歌謠》(Lyrical Ballads) 的〈序曲〉中,提及好的詩作,乃是「強烈情感之自然流瀉」(“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 。詩歌是詩人情感之觸發,不受限於任何制式律法,因其源於「寧靜回憶中所得之情感」 (“emotion recollected in tranquility”) 。
浪漫時期之詩歌大多以自然景觀為主題,故浪漫詩亦稱作「自然詩」(“nature poetry”)。自然是詩人情感宣瀉之媒介,以景抒情——自然景觀的深層蘊藏豐富的內在意涵。詩人運用日常淺白之語言,描寫孩童純真天性、民間傳說等題材,以呈現生命之悸動與無窮的想像力。本詩刊第十八期的「詩翻譯」刊載科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呼必烈汗〉(Kubla Khan),即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浪漫詩。
延伸閱讀:
Abrams,
M. H. ed.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rure. 5th
ed. Vol. 2. New York: W. W.
Norton, 1986.
Williams, Raymond.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Rev. ed. New York: Oxford UP, 198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