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就對古典詩詞有興趣,至於現代文學,雖也曾寫過小說與散文,但就是對新詩缺乏敏銳度;至少在認識康原之前,都是如此。
家裡是從事海產買賣的,附近的村民,會把海裡撈到的文蛤、花蛤、西施舌、紅蟳等,只要能吃的海鮮,都會賣給我的父母。十幾年前,有位住在村子的老婦人提了一大袋的文蛤到我家,一如往常的和母親談價格、過磅、算錢,然後閒聊幾句後,就匆匆忙忙的回去了。她走後,母親一邊整理地上的文蛤,一邊跟我說:「伊有夠打拼的啦,剛從海裡捉文蛤回來,坐不住,馬上要去挖牡蠣了。」我也蹲下來幫忙整理,搭上一句:「是不是日子不好過?」、「不會喔,她常常說有一個兒子在彰化教書,很有才情,會寫書,也常常到處演講,媳婦也是公務員。」原來,我們村子也有作家。不過當時對這位作家沒有太多的好奇心,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不久之後,我陪同從事教職的妻子到村內的學生家訪問。結束前,學生父親送我們到庭院時,突然指著前面一片漆黑的樹林說:「曾老師你是研究文學的,那你知道前面是誰的家嗎?」看著一片不知是竹林還是榕樹林所築起的黑牆,裡面的住戶應該都是平凡的村民才是,真的無法與任何「文學」產生連結。看著我猶豫的神情,他也不再為難我,「那是康原的家。」我感到羞赧地隨便客套幾句就匆匆告辭了,因為我根本沒聽過「康原」這個名字。
後來我積極想要認識這位來自故鄉的作家,但都緣慳一面。直到 2010 年,我收到彰化師大的邀稿函,主題是討論村史。我知道康原曾為家鄉漢寶村撰寫一本名為《野鳥與花蛤的故鄉》的村史,於是我決定嘗試寫相關的論文。事實上,在此之前,我的台灣文學研究是一篇空白,之所以選擇踏上這個陌生的領域,除了彌補當時在學生家長面前失落的自尊之外,更是為了向這位家鄉的前輩致敬。輾轉打聽到康老師的電話後,鼓起勇氣向他請教一些相關問題,在得知我的用意與目的之後,他很認真、親切的提供我一些意見與方向,並推薦我去閱讀相關文獻與論文。因為康原老師的鼓勵,我的台灣文學的第一步走得平順,他對我這個故鄉的晚輩可謂照顧有加,每次回到故鄉,只要時間許可,他和師母一定會到我家喝喝茶、聊聊天。
康原老師走進來時,常常隨手給我一、兩本書,大多是他的作品,同時順口說了一句:「參考看看,有甚麼建議再告訴我。」一副我們海口人豪邁且真誠的口氣。因此,在某種層面上,我「不得不」成為康原的讀者了。剛開始在我家用餐時,康老師常說:「我在漢寶已經沒有家了,現在你家就是我回故鄉的家了。」師母白了他一眼,但我可以感受他豪邁語氣下的蒼涼。飯桌上,父母談起往事,我才知道當年那位常拿著牡蠣、文蛤來賣,總是坐不住、來去匆匆的老婦人就是康老師的母親。原來,我們在冥冥之中早已有了交集。
一個在家鄉已經沒有房子的人,卻又經常往故鄉跑,舉凡社區活動、文化導覽、文學講座等,只要有時間,他一定回來參加。每次回來,也帶給我新的功課,在他的鼓勵與督促下,我陸續寫了一些台灣文學與文化的相關研究文章,當中又以康原的相關研究最多。
透過對康原作品的研究,我感受到台灣土地的感情與文化傳承的熱切,漸漸的我明白他每次來我家時先給我一、兩本書的用意。
大一時,修了一門「現代文學」的課,老師介紹了許多艱澀的新詩,老師講得頭頭是道,但駑鈍的我卻如同鴨子聽雷般,完全無法享受現代詩的樂趣,我不禁懷疑:為什麼現代詩比古典詩還難懂呢?從此,我對現代詩產生了距離感,到了研究所時,所上聘了兩位重量級的現代詩人來開課,不知羨煞多少他校朋友,他們總是跟我詢問上課內容與心得,此時,我總是雙手一攤:「我沒修。」回應我的,是不可理解的神情。
後來,為了避免在康原的「隨堂測驗」出糗,我開始試著閱讀他的台語新詩,發現康原的詩別有味道,與過去所「讀不懂」的作品大異其趣。康原的台語詩敘事性強,鄉土味重,情感濃,所以在敘事表現方面較為直接,鄉土的文化與情感表現也較為淺顯。我想,他是希望人人都可以讀懂他的詩,感受他的渴望,理解他的焦慮。所以康原的台語詩歌是極為容易辨識的作品,他有個人的關注點、創作技巧與形式,更重要的是他有強烈的實用主義傾向。而這種實用主義,並非為了名,更不是為了利而作,而是為了傳承台灣的文化與精神。他不避俗,以求作品廣泛流傳,並藉以產生影響力;因為俗,所以康原的文筆風格是親切的,他像是一名鄉土文學、文化推銷員,以不厭其煩的文字耕耘、深植人心,雖不免顯得蕪雜,但也是這種親切的「叮嚀」而產生潛移默化之效,帶給讀者感動與改變,並接受他的「文學行銷」模式。
日前,康原寄了他的最新詩集初稿《花的目屎》給我,要我為這本詩集作序,接到這個任務讓我受寵若驚,也備感壓力。當下我先將作品列印下來,利用課餘時間細細拜讀,沒想到卻在列印完成的當下就不自覺的讀完全書,再回神時已是東方既白。此後數日,我反覆咀嚼詩中真味,每有體會便欣然提筆眉批,唯恐會心之得稍縱即逝。
本書分兩輯。
輯一「咱的土地,阮的詩」,共計收錄 17 首台語詩,以定點聚焦的角度,審視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並一一化成詩句。習慣閱讀康原詩作的人,都了解他擅長(或不經意)的把生活中的一切大小事入詩,而且在語言的使用上偏向口語,注重自然的節奏與韻律,讀來頗具親切感。本輯主寫土地與詩情,著重於對土地的情感與人文的關懷,題材含括政治(〈花的目屎〉、〈情人節彼一工〉、〈記者的目睭〉)、時事(〈櫻花夢碎〉、〈假的世界〉)、人物(〈詩人〉、〈毋舉順風旗的詩人〉、〈囝仔頭王的歌聲〉、〈笠下的詩影〉、〈情定舊金山灣〉、〈歌名〉)以及個人的生活歷程記錄(〈寄金簿仔〉、〈故鄉漢寶園〉)等。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康原的關懷面向之廣,情感之真。
透過上輯「咱的土地,阮的詩」,可以感受到一個數十年關心鄉土、親友的詩人,一字字、一行行的詩句都是回憶與感觸。從回憶中可以看到康原的深情,這份深情來自對舊友的思念、讚嘆;也有來自對妻子感情,尤其是〈寄金簿仔――予老伴的情詩〉更是從樸實的文字表現平凡夫妻的生活歷程。存摺,是生活的保障,康原以存摺呈現三代人的生活歷程,從年少夫妻的貧困,歷經養兒育女的窘迫,到孫女出國時的不捨,可以看出存摺的位數一直不甚可觀,但卻總能在艱困中勉強撐起一家生計。詩中不斷的加快歲月速度,存金簿的數字累積卻相對慢了許多,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不斷積累的是豐厚的親情與無怨無悔的付出。
以組詩形式表現的〈故鄉漢寶園〉共分五段,主要是作者的童年記憶,從 1947年出生寫起,作者巧妙地強化的二二八「狗去豬來」的歷史時間點為開端,以 1959 年的「八七水災」為其童年生活的結束點。詩中有康原舊居的描寫,有「灌土猴(蟋蟀)」、「爌窯」以及偷拔甘蔗等童年生活趣事;當然,風頭水尾的故鄉艱苦生活也深刻的印入他的詩中。最後,以毀滅性的八七水災作為結束,表現出故鄉人的生活苦況,但詩的最後寫著「災後 ╱過著痛苦的日子╱厝邊頭尾拾做夥╱為頭閣做起……」表現的是深扎入土的海口人堅毅不屈的性格。
輯二「走揣詩的旅行」,共計收錄15首台語詩,篇幅多於輯一,其中有17個段落組成的長詩〈坐飛機,走揣詩〉,紀錄詩人的一趟歐洲壯遊,詩的開頭引述捷克文學家米蘭昆德拉《緩慢》中所寫的:「悠閒的人是在凝視上的窗口」。的確,本詩以緩慢的步調表現悠閒的情懷,因為悠閒,所以詩句綿長,處處敘事,也多處用較長的篇幅描景寫情,也許在一般追求精簡、煉字的詩人眼中,這種長篇大論稍嫌冗長,但康原正是有意去除新詩的層層陌生化隔閡,轉而以順暢的筆調引領讀者的目光,一起來一趟深度的「凝視」之旅。
透過長詩,康原介紹歷史與感懷,也借他人的歷史與景物,不斷自我省思。如談到劍橋時期的徐志摩,康原想起:「平底船循著康河駛入後花園╱船渡過康河 想起故鄉的賴河╱台灣人知影 康河 雅芬河 黃河 印度河╱毋知 台灣新文學之父 賴河╱每擺若講起 台灣人嫌囉嗦╱阮實在想攏無?」試想,徐志摩筆下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康河,人人皆知;同一塊土地上的先人,卻曾是遙遠模糊的禁忌。
旅途中,台灣發生了震撼國內外的「八八風災」,康原寫道:「離開台灣已經十工嚕╱想起離開台灣以後╱八月八日 父親節╱台灣 做一場莫拉克颱風╱台灣人的老父 一場落難╱台灣南部地區的大水災……想著趕緊結束旅遊╱返來 台灣的家園╱導遊的介紹景點感覺花花╱阮未凍全心全力聽伊介紹╱代誌掛惦心肝頭╱阮一直咧想 台灣╱風颱拍倒山頂樹林 拍倒╱真濟 海邊合山區的厝宅╱閣有山頂的鳥仔 澎鼠╱欲宓對兜位去?」在詩人的心中,他鄉是良石,可以攻錯;但故鄉永遠是心頭的那塊肉,透過詩,我們可以看到他糾結的內心深處。
除了國外旅遊,康原也將環島的經歷入詩,並以深度文化、文學的旅遊視角成詩,詩中所見不只是表象的風景,更有深刻的歷史縱深。如到了屏東就介紹陳達、〈海角七號〉,台東就寫楊南郡,宜蘭就想起黃春明。這種將文藝與歷史、文化的扎根工作,已是康原的天職。
本書以樸素、通俗流暢的台語寫作,帶給讀者深刻的感受,將詩歌精神傳遞的工作還給了簡樸的文字。康原並非不擅長文字雕琢,而是不願為之,他的早期散文充滿了詩意,文字蘊含著豐厚的美感;而今,反璞歸真,更見其功力之精深,誠所謂大巧不工,早已經歷絢爛人生的詩人,以平淡之詩示人,才是至誠至性之作,讀者不妨細細品味,自有回甘之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