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詩是一扇任意門,為我們開啟了另外一個世界,希米露如是說。

        其實,門本身是個有趣的存在。

        凡是房屋都有牆。牆隔離了內部與外在、也劃分了自我與他人間不同的領域。牆設定了安全的範圍,但卻也畫地自限,阻礙了自由。此時,倘若牆上有扇門,那就不一樣了。

         門,開啟了一個小小的、有限的特權,讓擁有鑰匙的人跨越限制,開啟可能。門,總是位於邊陲,它通常不在中心,也不是室內裝潢的主角,甚至有人刻意隱藏門的存在。然而,只要開啟門,這一小塊出口,卻能通向世界。

        詩,的確是這樣的存在。相較於其他文學體裁,詩相對精簡,字數不多。詩較隱晦,不是每個人都能懂;有時詩人還特別將詩寫得莫測高深。一般人經常看電視、電影,偶爾讀讀小說或欣賞舞台劇,但卻越來越少人想讀詩,因為讀了也未必懂。然而,一旦讀者掌握了閱讀的鑰匙,開啟原本鎖上的門,那麼他將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美妙境界。

        米露在這本書中選了三位詩人奈及利亞的索因卡Wole Soyinka、庫德族女詩人哈帝Choman Hardi、以及印度女詩人奈都Sarojini Naidu。他們三位都處於政治、文化、歷史或性別的邊陲,曾經或正在被殖民或迫害。無論是他們的國家,或是自身的身分,都不是世界的中心或霸權。然而,他們的作品卻開啟了另外一道門,無論是非洲、中東,還是南亞,都讓讀者看到除了英美主流文化外的世界。

索因卡大概是三位詩人中最富盛名的,他曾於198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是非洲第一位獲獎的文學家,以戲劇與詩聞名。他在2005年出版《恐懼的氣氛》(Climate of Fear: The Quest for Dignity in a Dehumanized World),探討自2001911攻擊後,世界籠罩恐怖主義的現象。恐懼,不再只是來自於原子彈,不再侷限於戰爭;所有平民都可能在恐怖主義的權力鬥爭中成為犧牲品。索因卡認為這種恐懼早在1988年洛克比空難、1989年法國聯航於尼日上空遭利比亞恐怖分子擊落,便已見端倪。

 

         如今,蓋達組織首腦賓拉登、利比亞強人格達費先後於2011年辭世,然曾效忠蓋達組織的伊斯蘭國(ISIS)恐怖攻擊仍然以恐怖主義威脅世界。20151113日,也就是這篇文章寫成的前兩天,法國巴黎發生槍擊爆炸案,造成130人遇難,368人受傷,還有80-99人重傷,再度讓我們想起索因卡。

        這本書的第二位詩人,是庫德族女詩人哈帝。庫德族主要分布於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境內,卻一直無法獨立建國。從伊拉克海珊政權、敘利亞內戰,到伊斯蘭國,庫德族一直飽受摧殘。自伊斯蘭國成立以來,土耳其始終遭指控暗中資助ISIS,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土耳其似乎希望藉由伊斯蘭國屠殺庫德族,以阻止其獨立。

        希米露透過哈帝的詩,詳細介紹了庫德族,這個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地區與兩河流域的古老民族,他們美好卻悲哀的歷史。回教遜尼派與什葉派的夙怨、中東地區的戰亂,回教與天主教世界的衝突,一直是大多數台灣民眾較少接觸的議題。閱讀這本書後,讀者不只會更了解庫德族,應該也會更能理解為何2010年阿拉伯之春後,歐洲會湧入大量難民,中東地區民族有何矛盾,以及伊拉克海珊政權、伊斯蘭國為何迫害庫德族人的歷史根源。

        第三位印度女詩人奈都,曾被譽為「神童」,她與甘地並肩對抗英國帝國主義,為爭取印度獨立,無懼於被捕入獄。她也是第一位擔任印度國民大會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主席的印度女性,同時被稱為印度的南丁格爾。她的詩〈海德拉巴市集〉In the Bazaars of Hyderabad以女性特有細膩筆觸,描述市集中琳瑯滿目的商品,充分展現印度文化的繽紛絢爛,同時也暗藏深厚的歷史底蘊。

        印度是亞洲重要的文化古國,其思想、宗教、藝術等影響世界各國非常深遠。然而,近年印度卻接連爆發性別歧視的新聞。事實上,種姓制度、歧視女性等,都長久存在於印度文化。特別是印度「索奩焚妻」(bride burning)的行為,更屢遭世界女權團體抨擊。讀奈都的詩,我們可以看見印度文化的「光」與「影」,也會讓我們不禁想起2014年甫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巴基斯坦女孩馬拉拉(Malālah Yūsafzay),她當年遭受塔利班迫害,在2012109日遭槍擊,卻仍勇敢堅持,追求女性教育平等的故事。

        三個詩人,為我們開啟三扇不同的任意門,通往世界邊陲地帶。他們讓讀者看見除了主流歐美文化以外,同樣具有深厚內涵與思想的奇異國度。透過理解索因卡、哈帝與奈都,我們似乎也更能夠理解當今世界所面臨的政治運作與權力傾軋。從文學裡,映照出了世界少數族裔的血淚、恐怖主義的根源與蔓延,以及人權、性別平等的議題。這三位詩人的優勢,在於他們都能夠精準利用英文,為自己的文化發聲。然而難免引人疑慮的卻也是,當世界不同文化都必須透過「英文」這個語言才能夠被理解與注意時,是否又走向了另外一種形式的「文化霸權」?

        希米露在這本書中,以英文呈現「原汁原味」的詩,沒有再透過中文逐字翻譯,相信這是她希望如此以避免詩的文字美感與原意流失的方式。也因此,讀者得以實際、無時差地體驗詩人原作。《詩想:邊緣世界的戰爭、種族、風土》並未帶讀者走到世界之頂,而是來到了邊陲。在邊陲遙望,我們將對世界產生全新的視野與體會。

 

 

陳徵蔚,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文學組博士,現為健行科技大學應用外語學系副教授。著有《電子網路科技與文學創意:台灣數位文學史(1992-2012)》(國立台灣文學館),並主持開發國立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地景閱讀與創作App」計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