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詩人之愛                   林鷺                   1/11/2007

前言:

 

元月五日清晨,我翻開已故詩人陳秀喜女士的詩集《玉蘭花》當作是日的第一道精神佐餐,當我閱讀她以「母親無邊的摯愛,愛我的一切,使我也愛上世間的一切,也使我漠視世間一切的愛」來形容養母對她的寵愛時,我的情感已經有了些許起伏;再讀到詩人與母親一同洗澡時,發現養母的乳頭,一個歪東,一個歪西時,她好奇地追問,養母於是告訴她:「妳的親生母親的乳孔大,容易吸吮,奶水滾滾而出。不曾授乳過的我的乳孔小,妳吃不飽,因此整天哭。」、「你的吸吮力很強,吸破了我的乳頭,細菌引起發炎又發燒。可是妳又不吃牛奶,因不時授乳,傷口遂擴大像嬰兒的嘴唇。當妳吸吮一口,其痛苦就像針穿刺著,一陣陣抽痛,使我全身顫抖,頭髮都豎了起來。」時,我再也無法咀嚼口中的食物,眼淚一發不可收拾地爆發出來,後來乾脆自顧自痛快地大哭了一場。

這使我深深體會文學穿越時空的力量是何其有力!我明白自己的眼淚來自被那母愛深刻撼動的激盪。當我們透視那股力量的來源時,因此得以知曉天地宇宙之間,唯有「愛」才有足夠的能量令人臣服於亙古不朽的源流中,使得孤單的個體身心獲得撫慰而不致感到孤單與害怕。這應該就是「愛」一直都是人類社會最值得探討,也最不容易令人感到厭煩的課題所在。以下我以桓夫先生詩的片段來當作主題探討的引言:

 

爭氣嗎,不,你原是善良的種仔

侮辱嗎,不,你是溫雅的花朵

你知道,蠻橫的是越過牆籬的藤蔓

沒有愛  種子不會發芽呵

                                  ——桓夫〈焦土上〉

 

  愛既然是人類情意活動的根源,也是人類社會追求真、善、美的引擎,愛的首要條件當然在於愛心的自然流露。人,尤其是詩人,若無了心,愛會在哪裡?愛的種類很多,我大致歸類出幾種型態的愛來探討「詩的愛心表現」:

 

一、同理心的愛

 

首先讓我來引用出自陳千武先生著《童詩的樂趣》一書中,王如玉小朋友所寫的〈拔草〉一詩

 

老師叫我們

拔草

我輕輕的

拔了一棵

小草

 

隱約聽到它在喊著

好痛呀

好痛呀

 

對照陳秀喜女士寫的〈除草記〉第一段:

 

據氣象局預測

春雷將上演男高音

舞台佈置於綠草坪

天空垂下鉛色的幕

猜想  春雷不克前來

趁著沒有太陽

蹲下開始除草的工作

腦中浮現一句成語

「除草連根拔」

指頭集力攻勢

狠狠挖掘草根

當力疲時感覺

指甲中已塞滿泥土

隱隱作痛

恍惚

聽到小草們指罵我

「我們有生存的權利!」

「指甲痛,活該!」

 

這一老一少所寫的詩,用的都是極其平實易懂的語言,但是她們都不約而同地用將心比心的「愛心」灌溉了她們的作品,詩的愛心感受便因此而產生了。因此詩的愛心表現之一,在於詩人的「同理心」,也是宗教領域喜歡說的「慈悲心」,亦即所謂「同體大悲」的那種以一視同仁的心境,看待天下一切有情的愛心表現。因此我們可以說:一個有愛心的詩人,往往自然而然的具備了宗教家的情懷,以下我以有宗教靈修生活的杜潘芳格女士〈悲情之繭〉一詩的部分詩句加以詮釋:

 

跟隨生命的軌跡,

在不可計數的生命閱歷之後,

如今,你我也正絞盡全力奔赴生命的彼端。

 

小小的蟲兒,細細的嫩草,

樹木,花蕾,鳥兒……,

連吹拂浮雲的風,也痛愛悲情之繭。

而將蔚藍的天空捲入白色的懷抱裡,

緊緊地擁著,用滋潤和藹的眼神和輕柔的語言,

加以擦拭使天空明亮

 

  這首詩在處理人面對死亡無可逃脫的悲情時,卻因為詩人眼中所衍生的,對造物者隱藏的愛心感受,而得到一種明亮的心靈慰藉。

 

二、人倫親情的愛

 

愛的種類很多,愛也會因為對象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感受,然而毫無疑問的,愛的原體驗乃產生於人倫之間最初的接觸與認同。透過家庭倫理的社會架構,愛的學習與價值支撐了整個人類社會的中心價值,因此親情愛心的詩篇也是人類社會永不厭倦的可貴詩篇,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愛,也唯有「手抱孩兒,方知父母心」足供形容了。以下陳秀喜女士的母性詩便是最好的註解:

 

緊棲在細枝上

  沒有武裝的一葉

  沒有防備的

  全曝曬於昆蟲饑餓的侵蝕

  任狂風摧殘

  也無視於自己的萎弱

  緊抓住細枝的一點

  成為翠簾遮住炎陽

  成為屋頂抵擋風雨

  倘若  生命是一株樹

  不是為著伸向天庭

  只為了脆弱的嫩葉快快茁長

                           ——〈覆葉〉

 

    這首詩表現的是父母親心甘情願為子女而活的愛心,也是一首具有恆常價值的作品;反之,子女可以因為心疼父母而寫下什麼樣的詩篇呢?以下讓我們來感受蔡秀菊為她母親所寫的一首詩〈媽媽的背〉

 

患了癡呆症的媽媽

  站在浴盆前

  像幼兒般

  讓我幫她洗澡

 

  不哭的媽媽

  忘了悲傷與歡樂的滋味

  僅僅抿著眼睛和嘴唇

  不讓生活的泡沫

  刺痛了純潔的視覺和語言

 

  被沖入水孔的肥皂泡

  是她短暫的青春

  還來不及咀嚼

  就流於無形

 

  只剩下

  媽媽的背

  繼續記錄她的人生

 

子女總是在走過一段人生路後,回頭去探視父母親的一生,才足以深刻表達對父母憐惜的愛心,不是嗎?當然親情詩的範圍很廣,也有很多是在親情獲得滿足之後抒寫的愉悅作品,在此不多贅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