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用滾燙的水泡出

溪澗的音籟和山野的滋味

 

你我啜一口,傳流

葉葉手拈的溫香

 

乾縮之後的膨脹

全在笑談中,轉瞬了浮沉

 

有的苦有的甘

都是提醒       (1993.10.20,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

 

   品 茶

 

要飲出味蕾的海拔高低

如注

沁流通脈

隔水傳香

 

留住

是茶韻的冷熱?

留不住

是品味的深淺?

 

茶紅

不在色相

相色在不

茶綠

 

斟酌濃淡

葉片浮沉

禪意已飄忽形勢之外

但聞

喝茶聲     (2013.12,《文訊》338)

 

          1993  10 月詩人岩上發表的〉詩,以「色聲香味觸」五種感覺寫出泡茶、品茗、觀茶、飲後回甘的歷程。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色聲香味觸」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對境所顯現的五塵。「溪澗的音籟」即耳根所對、四大所顯的情器世間中,以聲響為體的聲塵。「山野的滋味」、「有的苦有的甘」,即舌根所對、四大所顯的情器世間中,以諸味道為體的味塵。「用滾燙的水泡出」、「葉葉手拈的溫香」即身根與鼻根所對、四大所顯的情器世間中,以接觸感受與諸氣味為體的觸塵與香塵。「乾縮之後的膨脹」、「轉瞬了浮沉」就是眼根所對、四大所顯的情器世間中,一切以色相為體的色塵。

              「眼耳鼻舌身」五根是身體所具有的生理器官,是有相的,是由物質組成的,統稱為色根,又稱浮塵根。至於「意」根,屬於思想、精神作用,是無相的,故為心根,又稱為勝義根。「有的苦有的甘/都是提醒」則從色根昇華到心根。

                     有知無知的情器世間,歸納起來不外乎「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塵者,乃是五根對境時,往往攝入意根而起分別,所落謝的影子,存放於意地當中。這首〈〉詩,立基於物質感官的經驗世界,顯現五根對境:美妙的清泉聲、山野的茶味、飲茶的溫香、乾縮與膨脹,茶葉的浮沉逗起人世的浮沉,末句轉而擺落浮塵,不住於「甘苦」,也就是不住於「浮沉」,空其五根所對的種種相而入勝義根之妙用,生起般若之慧觀:「都是提醒」。

                    二十年後,過了「從心所欲」之年的岩上再發表一篇〈品〉,詩的文字相當淺白,但是內涵深廣,所謂言清理遠」(《宋書.王惠傳》語),展現詩人二十年來不斷自我超越、與自我競爭而攻頂的形上境界。

                      德國哲學家奧根赫立格爾於西元 1924-1929 年,遠赴日本,任東京大學講師,一邊學習弓道,他把整整六年的射藝經驗寫成《射藝中之禪》,他說「在學習射藝時,有一極重要的特色,就是:學射的目的不在實用,或純為美學的享受,而是藉以鍊心以求契入諸法實相。學射者須做到能射與所射不再對立,而是渾然一體的地步。」不僅是射術,日本的劍道、花道、茶道、水墨畫、戲劇,都必須以心靈的狀態為其先決條件,放下自己,一切皆是空虛的,甚至連空的念頭也不存,才能登峰造極。

                     筆者先提前述《射藝中之禪》的幾個概念,方便為以下〈品〉詩開講

                     首段「要飲出味蕾的海拔高低」,究竟是人在飲茶,還是茶讓人給喝了;是人喝出了海拔高度,還是茶使人喝得出來產地呢?還是兩者都是?兩者都不是?開頭這兩行,茶與飲茶人互相融入,在無我渾然一體的當下,「如注沁流通脈隔水傳香」,茶流、茶香,如同氣的運行,綿綿不斷,溢乎筋絡。

                     「如注沁流」是實;「要飲出味蕾的海拔高低通脈隔水傳香」是虛,在前者的現實體驗下,飛馳出後者的遐思,契合岩上自己所說的:「詩意的冥無之虛境,乃從實中求得。」(〈述論詩與太極拳美學〉)。

                       次段「留住是茶韻的冷熱?」與「留不住是品味的深淺?」其實是互文,到底什麼是可以留得住?什麼是留不住?茶韻?品味?冷熱?深淺?連用兩個設問,空掉世間的名相與對立,這裏就超越了 1993 年的〉詩:「有的苦有的甘」的分別相,且推進第三段「茶紅不在色相相色在不茶綠」。第三段的象徵內涵至少有二層,第一,名相本身不可執著,即《老子》所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二,茶只是達到道的道具,一旦悟道,即「得神而離形」,因此說「茶紅不在色相相色在不茶綠」。

                       就文字的技巧而言,第二段使用排比,第三段使用類疊與頂真,造成結構、字、詞的相似(同)性,藉由這種相似性達成綿綿不斷、潛氣內轉(在意脈上發生承轉)的效果。

                      第四段首行的「斟酌濃淡」,斟酌有兩種意思,一是表面上的飲茶;二是較深層的意思做推敲講。人這一世總在推敲世間萬象的浮沉與濃淡,然而不管如何斟酌,其重點在於超越有形有勢。「濃淡」、「浮沉」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云:「罣礙」,從煩惱參透,從罣礙打開,出世間法還是要從世間法做起。心既無有,罣礙依著何處?苦厄又在何處?這是「禪意已飄忽形勢之外但聞喝茶聲」。再換個太極拳的說法,鬆沉致柔是聽勁的根基,鬆柔方能得機得勢,測知其動靜。

                      從這兩首茶詩,吾人看到岩上的詩「一峰還在一峰上」,從拘於巧意到字淺意遠,這是詩學、人生歷練與太極拳原理整個打通,「豪華落盡見真淳」!

 

參考文獻

元音老人。2000心經抉隱。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岩上。2007詩的創發:現代詩評論。南投: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岩上。2016. 6。〈述論詩與太極拳美學〉,《文訊》第368期。台北:文訊雜誌社,

    37-41

黃慶萱。1990。《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

奧根‧赫立格爾。2002射藝中之禪。臺北:福智之聲。

鄭曼青。1977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臺北:時中拳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