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詩人對台灣現實說了什麼(四) 旅人
(七)對街頭運動的觀察
台灣自從解嚴之後,各種政治社會運動,在街頭遊行抗議,層出不窮,釋放各階層
的不滿情緒及活動能量,這是台灣民主化的表現。在各種運動中,有政治性的,如黨
的街頭抗議;有環保性的,如反核街頭抗爭;有勞工性的,如農民、勞工的街頭抗爭……
等。
先看海瑩的一首詩〈鏡頭看不見的地方-給不知道自己是誰的一群〉片段:
記九一年四一七……不久即無故遭鎮暴部隊強制驅趕、毆打……
鏡頭看不見的地方
藉鎮暴為名的暴力到處充斥著
他們以犀利的鷹眼鎖定目標
他們頭戴鋼盔,左持鋼盾右執木棍
沈狡如覓食的豹
傷力如翻滾的岩
橫掃守候在紅磚道上等待民主誕生的
眼睛
(中略)
畫面是暴虐之恥
不停地遊走在清、元、秦的驚怵
史書高懸控訴的記載
此刻望穿和平自主的人們統統陷在(穿第一八九頁)
海瑩在詩前,即敘述民進黨及一些群眾舉行政治性的街頭運動(因文長,未全引
述),並以詩觀察、同情這個運動,因當時民進黨尚未執政,處於在野的劣勢狀態。
再見吳易澄的一首詩〈我們要繼續前進-記核四公投千里苦行〉片段:
於是我們該行動
在苦行與靜坐之間
坐下,鎮壓人類私慾
起來,向綠色國度過去
我們都遺忘了
曾經在三哩島、在車諾堡
一眨眼的浩劫
累積了萬年的驕傲
麻木
像失去痛覺臀腿
不知顫抖大地的悲傷(穿第三五一頁)
這詩,寫反核四的街頭運動,不過這運動不僅僅是在短程街頭上舉行,而是擴大
到千里苦行。
再看林豐明的一首詩〈街頭農民〉:
不是今天才覺悟
天賦人權
是已過時的理論
路的盡頭
突然出現監獄
張著大口
剛從這樣的噩夢醒來
多麼希望永不必舉起
對抗矛的盾
奈何面對已不再是
溫柔的土地
還不確定轉過彎之後
等在那裏的是什麼
但隊伍出發了
原該點綴田野的斗笠
在沒有綠意的街頭
排出最無奈的圖案(混第六七九頁)
這詩,是寫農民上街頭遊行,抗議受剝削、不公的待遇。「原該點綴田野的斗笠/在沒有綠意的街頭/排出最無奈的圖案」,斗笠排出最無奈的圖案,詩人也是寫出最無奈的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