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那老師您覺得詩是什麼呢?

A:詩是能夠反映當下感覺的,誠實的寫下一首詩,不要太過矯情就行了。文學就是表現自己的風土、自己的心情感受。

 

Q:寫作應該是必須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上,那麼老師認為古典文學可以成為開始寫作前的基礎甚至技巧嗎?

A:古典文學無法教會我們技巧,那只是語文教育,語文與文學是不同的,語文是實用的,但文學通常是要靠自己去打造的,沒有辦法去分割。若是書閱讀得少,寫東西的材料就少,很多東西是齊頭並進的,文化的厚度是累積的,傳統文學在過往是流行的,當傳統的形式無法充分讓創作者表現自己的心情時,詩人才會覺得不夠,所以才有了現代詩的提倡。

 

Q:那麼老師認為現代詩會如此蓬勃發展,是因為什麼呢?

A:其實現代詩的發展,我想是跟工業化有關,因為工業化讓勞工階級也可以受教育,教育不再只是貴族的權利。像我們去閱讀,為什麼需要多方面涉獵,因為這樣就會有更多了解,像我閱讀日本詩的演進,其實一開始是婦女在家裡閒暇時寫詩,而且那時唸的是唐音,後來才慢慢演變成男性也開始寫詩,這時唐音就消失了,那就看得出來詩還是要回歸到自己的部分才能夠好好的發展,吸收別人的精華變成自己的本土文化,文化是融合的,尤其交通資訊如此發達,吸收東西不是亂七八糟的移植,吃進什麼東西都要能夠消化吸收,轉化成自己的養分,不是這邊唸一點、那邊唸一點甚至囫圇吞棗,那是沒有用的。

 

Q:老師剛剛說余光中先生等派的人提倡文言文,民初的胡適先生等人提倡白話文,那麼現在文學部分,是在走回頭路嗎?

A:以前我們在打破八股文,我有說其實文學教育就是不斷去打破,但現在似乎又開始提倡封建精神,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五四運動和新文學運動似乎都被拋諸腦後,似乎越活越回去,不覺得很諷刺嗎?來看他們所謂的新古典,讀起來似乎都很美,但再仔細看,沒有個性、沒有特色、沒有骨沒有肉,只有一層皮。真正好的文學個性應該鮮明,應該要一眼就認得出來,要有特質。如果一首詩能讓人有一見鍾情的感覺就算是成功了,但唸他們的詩似乎就沒有這樣的感覺,不是耐讀的詩,耐讀的詩是慢慢讀就會有味道出來的。而且以現代詩來講是不適合朗誦的,以中文詩來講,中文字是表意的,北京語只有四個聲調,朗誦起來味道就不夠,只能在心裡面讀,真正朗誦起來要好聽的詩,往往都是拼音系統的詩,才能夠有所律動。而用母語寫詩的人,如果只呈現韻律和節奏,這種詩我通常不會欣賞,因為就只有押韻,讀起來就像歌詞一樣,這不能叫作詩。

 

Q:那老師認為詩和歌謠的差別是在哪裡呢?

A:如果認真去看一首詩,其實詩有很多隱藏的意思在裡頭,可能就單單一個字就有隱藏的意思,那歌謠就是唸唸過去了,沒有很多引申的意思。

 

Q:老師您剛剛說一首詩中會有很多隱藏起來的意象,但作者在寫下作品時是有經過思考嗎?

A:當然有的,詩寫完之後就是讓讀者自由解讀,每個人心境不同,解讀出來的

意思就不一樣,這部分就要看讀者的功力高下,對詩的認識有沒有問題,或許是詩人的作品傳達得不夠好,這又牽涉到有人的詩寫得相當隱晦,讀者就不容易了解,其實藝術作品放到哪裡就是應該讓所有的人都明白它的意思,而不是讓所有人都不明白。詩有詩的語言,必須要有基礎,要了解,才能夠去解讀一首詩啊。像我學油畫,我不見得畫得很好,但也漸漸學會去欣賞一幅畫,一個好的鑑賞家或好的讀者,不見得能夠寫出好的作品,但絕對是一個高水準的讀者。我們的教育也缺乏這部分,我們沒有教孩子如何成為一個好的欣賞者。

 

Q:如果孩子在被教育的過程中,懂得去做反省和內化的動作,其實就不會造成像老師所說的那種情況對不對?

A:這就要反問我們自身了,我們從小到大,對老師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會是教學的部份嗎?通常是和老師相處的過程或是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情印象才會深刻對吧?像我以前有個老師,我都忘了他到底教什麼了,我只記得他身材矮小,我們班每次都把板擦藏得很高,他都拿不到,真要我說我也只記得這樣,他的什麼教學風範我是一點印象也沒有了。所以其實我們的教育中,真的吸收的,還是自己對自己的教育。更要培養的是冒險精神和好奇心,我覺得這部分就是一般老師很難接受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