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與空間 莫渝
在都會裡活動,經常強烈感受到人潮車潮的壓迫,以至喘不過氣,尤其上下班的巔峰時刻,在車陣裡穿梭奔馳。久而久之,不由得發出心底的吶喊,組成這些句子:
擁擠
「別擠過來!」
「我要一點點隙縫!」
「我要一些些空氣!」
「我要一塊領域!」
「我要呼吸!」
「我要生存!」
(2004.01.10)
翻讀前人作品,發現林亨泰與喬林也分別寫過類似的主題。
擁擠 林亨泰
我擁擠
在車上,
而心碎了--------
但,
馬路上,
更是擁擠的。
所以,
何處?
有我下車的地方。
1950年代,紀弦(路易士,本名路逾)在《現代詩》季刊,英姿煥發地推動台灣現代主義的一波高潮,三十歲出頭的林亨泰(1924年出生)是重要夥伴之一,是理論的支持者,兩位曾有相互推崇「惺惺相惜」的文章。當時的林亨泰既是現代主義者,也是形式主義者,他在《現代詩》季刊發表有標誌效用的圖象詩(圖樣詩、符號詩),如:〈輪子〉(11期)、〈房屋〉(13期)、〈車禍〉(15期)、〈花園〉(15期)等,圖象詩的背後意義即形式主義,藉單調語詞的重複,傳達事件或心思,其廣為流傳的作品是〈風景No.1〉和〈風景No.2〉(均1959年作品)。這首〈擁擠〉,雖然不算是圖象詩的系列,也有形式主義的傾向。只要是形式主義,均可以類似古中國「填詞」方式寫作。
交通工具的發展,節省人力與體力,促進人類更頻繁的互動。然而密集的人口,低廉有限的大眾交通工具,呈現本詩的「擁擠」情況,走到哪兒,擁擠到哪兒,處處人滿為患。車上擁擠,路上亦然;下不下車,何處下車,成了作者思考的難題。詩人借3節9行的短小篇幅,表達人類生存空間的擁擠現象。
林亨泰這篇1950年代的作品,到1970年代,詩人喬林(1943年出生)以另一層思考寫下〈空氣〉一詩:
空氣 喬林
左右都是人
前後都是人
也來也往全是人
我要吸的那口空氣
給擠到左邊,又到右邊
給擠到前邊,又到後邊
我只剩下那口空氣
而誰知道我要吸的那口空氣
而誰知道我只剩下那口空氣
前後左右都是人
全是人
空曠的地方,新鮮空氣多,足夠任何人自由呼吸吐納;都市人多擁擠,加上交通工具大量排放廢氣,每個人分配得到的新鮮空氣相對減少。
這兩首詩:林亨泰的〈擁擠〉和喬林的〈空氣〉,語詞單調,講究形式,同樣藉形式企圖展示較多的內涵與思維。
看過林亨泰與喬林的詩,或許仍有許多我未見到的相同主題的詩,因而頹然地沉思:寫作究竟要超越,還是共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