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詩觀 陳明克
談到個人的詩觀,多少意味著,為什麼寫詩?為什麼寫出個人已寫出的詩?
如今回想起來,要說閱讀某首詩而激發我寫詩,不如說我內在的力量催促我寫詩。我認為我早在以文字創作詩之前,就以其他方式寫詩。那些都是國小乃至學齡前的事,最早的是在外婆家榻榻米通舖過夜發生的。半夜我不知怎樣,突然醒來,看著灰暗的四周(其實是蚊帳),茫然不知自己在那裏。迷失、孤獨的悽涼感覺,把孩童的我驚嚇住。幸好,一下子就回復了,看到睡在周圍的家人,安心地入睡。這件事深深刻印在我的心靈,我不禁要懷疑我與我自認熟悉的世界的連繫是否非常脆弱,還是平日我總故意去忽略世界的真實。那一剎間的迷惑,正是在嘲諷我的理智。到我國二的時候,首次應用文字捕捉詩意,也是在類似的情況下。那時,我在校園清掃落葉,陣陣微風吹著樹。遮蔽天空的樹葉和地面上的樹蔭,都搖晃著。我突然驚愕、哀愁地感受到一個不同於平日所見的時空,緩緩展開。
至今我出版了五本詩集,大概出於以下這樣的情況,「我一直在尋找由自我身體出現的,一些情感的衝擊。而這樣的探索,基本上可以說是一種自我對話的方式;也就是說,我以詩的語言來探索自己。」(《笠》詩刊241期,2004),「人類有自我意識時即感受到詩意。發覺人與自然界的新關係,人新的處境時喜悅之情,……哀愁的意識即為美感、詩意。其過程,宛如裂開泥土,長出新芽。」(《穿越世紀的聲音‧笠詩選》,2005)。或可說,我發現我與我平日所見的世界有了裂縫,我驚愕地從裂縫看見一點真實、悲喜地有了詩的感動。
對我而言,詩是黑暗中,偶而亮起的燭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