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的明天更和平?-參加第二次世界兒童文學大會有感
陳秀枝
第二次世界兒童文學大會於二00六年八月二十一日在韓國首爾召開,筆者有幸,與趙天儀教授、莫渝老師、秀菊老師和玉蘭老師同團,於機場會合林文寶教授、張子樟教授、楊茂秀教授和林煥彰先生等其他師友,一齊赴會。
本次大會共有韓國、台灣、日本、中國、美國、法國、德國、芬蘭、以色列、紐西蘭、哈薩克斯坦、蒙古、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十六個國家,共三百多人與會。主辦單位印製三十二篇論文,供與會者切磋研討;會場附近有幾項展覽,如:韓國出版社展出出版品、與會者提供的作品、韓國兒童文學史料展……等,提供兒童文學愛好者欣賞、交流與研究。
大會的主題是嚮往和平的兒童文學,副主題有四項:從生態學觀點透視兒童文學、幻想童話的展望與未來、追求共存的兒童文學、兒童文學的多樣化。兒童天真無邪,他們的成長理應健康快樂,因此「和平」的成長環境,是所有成人努力的目標。絕不能像印度學者所說,2005年春天她親眼目睹阿富汗兒童從事殘酷的勞動,甚至有兒童超過20年在槍林彈雨中度日。在和平的環境下,在重視生態維護的思潮中,與兒童共存的文學應該是多樣化的,不論是幻想文體的童話、奇幻小說,或是吟詠個人心志的童詩、兒歌、反應個人現象的小說,都不能偏離這些主題。
主辦的韓國兒童文學學會會長李在徹會長,在開幕致詞中,特別指出過去亞洲和世界,由於被侵略和戰爭,造成兒童無法磨滅的創傷,唯有靠兒童文學來滋潤營養和拯救,讓歷史不再重演。李會長又在另一篇文章提到,不能只注意到兒童文學的教育性,要重視它的文學藝術性,才能真正發揮它的效用。
在金晃的〈對環境為主題的韓日兒童文學提議〉一文中,指出台灣、韓國和日本因地理位置近,候鳥及其他動物進出,都要採取一致的觀照態度來對待,才能和平共處,也才符合環保主張。
這次大會的主題與發表者的論文都緊扣時勢所趨,相信,與會的創作者與研究者都知悉,大家當會認真耕耘,造福更多的國家棟樑。兒童文學的明天能更璀燦,更和平嗎?這有待成人們的努力,以這次發表的論文及目前各國的兒童文學活動與出版來看,兒童文學的多元、多樣化與現代化,大家已努力投注心力。至於「和平」,則需要大家不要「泛政治」化,(例如,在日本作家發表〈紙的故鄉〉,藉此啟發兒童重視自然生態;但,中國與會者卻要該作家澄清,「紙是中國人發明的」,這種不深究文學作品的內容,只片面斷章取義地緊扣政治議題的做法,本身就違尊重、和平的原則。)甚至是以文學來引導、改善政治對兒童的影響,如此,目標方可達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