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五)紫檀春祭

 

無數的小蝶花飄圍成一座祭壇

 

一個人走過去

停落他身上

另一個人走過去

停落她身上

 

一個又一個人走過來

走向深夜

 

城市的春天靜靜地睡著了

花仍然像雨絲般不停的飄落

                --《湖濱沉思》2007.3

 

 

九、座談內容

(一)主持人:彭瑞金 《文學台灣》主編

今日的題目「城市書寫的詩美學」,我想從曾貴海醫師的〈明日新城〉這首詩開始。詩裡面提到把山還給人民、把海還給人民、把愛河還給人民、把大地還給人民,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向誰呼喊,到底被誰剝奪了?這是人民應有的權利的吶喊。如果把時間推回到戒嚴時代,人民要求集會結社的權利,人民要求自由行動的權利,人民要求言論自由的權利,我想這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身為主人的基本權利,而我們必須把這些基本權利拉回來。這就要提到我之前編輯的《高雄市文學小百科》,很多人都提到在這本書裡面忽略了某些人,或是把某些作家寫少了。我必須說,要做為一個高雄作家之前,必須先問是否有善盡作為一個高雄市民的責任,是否有為高雄居住生活做過什麼事?講過什麼話?有替柴山說過話嗎?有替愛河說過話嗎?有替衛武營說過話嗎?在台灣民主、人權、自由受迫害的年代,有說過話嗎?如果都沒有,憑什麼做一個台灣作家?憑什麼做一個高雄作家。 曾貴海 醫師在台灣民主發展以來一直以高雄市民身分在呼喊,替高雄發聲。在戒嚴時代這樣的發聲勢必要付出代價及承擔風險,如果什麼事情都沒有做,沒有資格稱自己為高雄作家。如果你什麼都沒做,至少保持沉默,如果還幫執政者喊殺喊打呼口號者,我實在無法苟同,要讓我編列進高雄文學作家甚至佔有一席之地,我實在做不到。

關於今日的現代詩座談會,這是我個人的一點感觸作為引言,接下來請主編來說明一下今日活動的意義。

(二)蔡秀菊:(《台灣現代詩》主編

首先感謝高雄文學館同仁,真的要稱讚高雄人做事非常有效率。關於今日活動的緣由都在我的書面報告上,大家可以做參考。非常高興大家今日的參與,希望大家能多多拋出不同想法,激盪濁水溪以北的詩友。我本身住在台中,對台中城市的感情實在遠不比高雄深厚。很感謝高雄朋友的幫忙,依照高雄人做事情這麼有效率來看,要打造台灣的明日新城,高雄是大家的希望,希望今日活動順利。

(三)盧友益:建築師

其實我對詩是外行,我是一位建築師,透過空間美學的觀念可以輕易的融入曾貴海的詩。我 和曾 醫師在1992年開始推動活動才熟識, 曾 醫師的思想是萬底深坑,總有許多讓人驚豔的想法,一路透過社會運動慢慢實踐,都是跟隨 曾 醫師才能有如此的成果。所以在 曾 醫師作品裡面可以看到他對土地的寄望與對城市的愛,就像葉石濤先生說的「沒有土地就沒有文學」一樣,「沒有土地就沒有詩」,這是很重要的觀念。曾醫師作品和高雄發展有幾個時間點很重要,1992年 曾 醫師參與「衛武營公園」促進運動,代表民間團體與政府對抗。1998年謝長廷競選高雄市長選舉, 曾 醫師的〈明日新城〉裡面寫了很多對高雄城市的反思及吶喊,希望政府能重視市民的權益。1999年到2007年高雄捷運動工,在這段期間高雄面臨了許多夢想與困擾的衝擊, 曾 醫師也都寫在〈美麗島大道 〉一詩中。

〈木棉花〉裡面用花的意象表現出高雄的生命力,很多人也許還不知道木棉花就是高雄市市花,但是在高雄很多木棉花都種錯地方,木棉花是需要大量土地承載的花朵,但多數種在人行道導致棉絮四處飛阻礙交通。其實1998年是高雄政治版圖異動重要的年代,謝長廷打敗原來的執政黨而當選。原來的執政黨吳敦義並沒有把土地還給人民,在〈明日新城〉裡面提到的問題都是執政者必須檢討的地方,像高雄海港必須開放,把圍牆打開讓高雄民眾可以親近海洋,當時吳敦義卻不願與中央對抗。再來是空氣污染問題,高雄市為台灣重工業發展重地,空氣污染最為嚴重,所以當政府表示已經有一座綠地,為何還要蓋第二座時, 曾 醫師就說高雄空氣污染佔全台一半以上,為何不能要求更多綠地?高雄柴山、半屏山因為濫墾導致生態破壞,愛河也是因為污染而骯髒惡臭, 曾 醫師在〈明日新城〉裡面講出高雄人的心聲與寄望。

謝長廷當初當選有與 曾 醫師等相關民間團體簽訂白皮書,也就是說政府必須有所反省,當選之後要把對高雄的承諾全部實現。〈明日新城〉詩裡提到的都是高雄未來建設的急迫性,也可以看到詩人關懷城市, 曾 醫師透過文學來影響政治,利用政治的行動力來達到實踐,這樣的力量反而比單純做一個文學家來的強大。

(四)黃暉榮:高雄市綠色協會成員

我是一直到25歲之後看到 曾 醫師的作品才真正了解詩。教科書裡寫的詩是長江黃河,與我們日常生活完全脫節,所以真正的詩是要與土地連結,要貼近人民,使人民理解,才是真正的台灣文學。地名也一樣,台灣早期的地名一看就可以理解當地的地理空間狀態,比如坑、寮、湖、社,但是在執政者的改變下全部變成中正、民權,以前的老地名全部被消滅,原本可以從地名了解當地的空間環境,這種空間的深度文化被入侵的漢民族破壞殆盡。所以很多年輕人在這種變質的文化下生長,19501970年台灣充斥著中國文學,滿街四書五經,但是到了1979年發生美麗島事件,本土文學才出現,緊接著許多本土藝文人士開始活躍起來。1990年 曾 醫師帶領的南方綠色革命,與許多民間團體人士開始關懷這片土地,是城市文化的集結。在這之前,當然還有許多文化的先知,比如春暉出版社,賠了不少錢出版許多屬於當地的文學。 曾 醫師最特別的是從文學走到政治,再從政治走到生態,在這樣的過程中,許多深度文化與文本的結合,就是 從曾 醫師的詩開始,兩三字就有極深的涵義。

《台灣時報》副刊編輯王家祥,和許多高雄的文化人士,都是受到 曾 醫師的影響,開始嘗試寫作。就目前的城市書寫我歸列為下列幾項:第一,是對在地文化有使命感的人,用文學來傳承對土地的意識。第二,承接政府的專案,但是必須受到公部門的控制,書寫的內容是要歌頌政府的德政,如果牽涉到真實歷史,比如我有寫過二二八、白色恐怖,五萬多字全部被刪掉。第三,針對教學出發,這方面目前非常多,圖書館裡有許多藏書就是針對教學而書寫的。在許多文本裡面所呈現的土地,並非我們所看到的真實高雄,高雄城市的汙染與髒亂,並非像文學所描述的那般美好。第四,就是有危機意識的人,比如像 曾 醫師的作品,真實的把城市的真相寫出來,好山好水其實是好髒好亂,透過真實的文學表達人民的心聲。在南方綠色革命,在環境生態抗爭結合文學, 曾 醫師結合政治人物不分黨派,以及建築領域的專業人士,共同維護環保生態。在文化團體裡面,從早期綠色革命到詩詞的出現,現在城市的每個角落都有文學的出現。最近幾年講到城市光廊的公共藝術,早期是偉人銅像,以及一些與人民無關的雕像,但是城市光廊的出現,圍牆的解放,夜間的照明,公共藝術,街頭藝人,對人民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i299554926 的頭像
    tai299554926

    tai299554926的部落格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