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莊柏林速寫                  莫渝

 

文學寫作不是某些人或某幾個人的專長。透過學校體制語文教育的磨練,每位成長的青少年學子,多多少少會沾染藝文氣息。明確地講,每位成長的青少年學子,多多少少可以歸入文藝少年、文藝青年。只因離開學校,踏入社會謀生,生活方式、思維模式改變了,逐漸遠離藝文,但,當初的人文素養仍似伏流,潛藏內裡湲湲潺潺。

青少年的莊柏林同樣是文藝愛好者。初中時,閱讀《浮士德》、《戰爭與和平》、《約翰克利斯多夫》、《三國演義》等;高中時,印度《泰戈爾詩集》曾是喜愛的讀物。這時期中學生的莊柏林,即投稿報章副刊。大學,進入台大法律系(1952年),與文學關係漸淡,接著,留學日本,返國從事檢察官、法官等職。這期間,法律是專業是職業,文學寫作偶爾為之。直到1977年,離開司法界,轉任律師與院校法律教職,才重回文藝圈。1988年加入「笠」詩社;1990年感應母語寫作的重要,開始用台語寫作詩與散文。1991年擔任社長,同年,設立「榮後文化基金會」,頒贈「榮後台灣詩人獎」。文學活動與創作,使得莊柏林在乾硬僵冷的法律圈裡,散發濃鬱的人文氣息。

1977年起,將近三十年,莊柏林創作了華語詩五百首,台語詩近三百首,

另有散文與散文詩的作品,如此可觀的量與質,並不輸給長年的詩人們。這些文字分別集入詩文集《西北雨》、《苦楝若開花》、《火鳳凰》、《莊柏林台語詩集》、《莊柏林台語詩曲集》、《莊柏林詩選》、《莊柏林散文選》、《莊柏林短詩選》、《采莊詩選》等十五冊。此外,他的文化評論、政治議題,仍持續披露報章被閱讀著。

莊柏林雖然是法律人,是總統府國策顧問,卻常以「詩人」稱之。他認為詩的寫作可以「接觸不同款的感情世界」。因而,他在《穿越世紀的聲音:笠詩選》(2005年)記錄自己的〈詩語〉:「意象的飛馳,簡潔的文体,未曾的創造,感動的啟發,為情感、人生、世界、時代、心靈,而自然韻律發展的一些文字,詩也。」

在〈笠詩人小評〉短文中,莫渝曾如此素描莊柏林:「堅守律師的冷靜分析,卻吐納濃得化不開的抒情,創作力勤奮,逐年遞增。既有正面的寫真,也是對他在台灣文學創作與活動所做努力的肯定。            2006.06.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