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陳秀枝詩中的意象 斐 娜
陳秀枝(袖子),現職國中教師,自從求學期間於台中師專小說徵文中獲得第二名(作品〈榕樹下〉)之後,便於文學路上優游自如的走了下來,更從不同角度去詮釋文學的美,在童話、童詩、兒童劇本、台語詩及散文方面皆有豐富而成功的作品。
近年來,加入台灣現代詩人協會,開始嘗試現代詩的創作,是一位認真的詩人。
(一)驚嘆號
一片嫩綠 是
枯枝的驚嘆號
一樹嫩綠 是
眼眸的驚嘆號
熟透漿果 是
挨餓垂死野鳥的驚嘆號
如茵綠洲 是
乾渴欲裂旅客的驚嘆號
意外假期 是
苦悶壓抑學子的驚嘆號
天外飛來的熱情深吻 是
柴米油鹽老婦的驚嘆號
日子並非一成不變,自詩人眼中看來,草木有情,菅芒花也會有春天。
詩的顯現是詩人從週遭事物的觀察、反思、沉潛,進而化為文字,從眼前的嫩綠、枯枝、眼眸、漿果……一層層的推衍,來到天外飛來的深情熱吻,不禁令人會心而笑。
(二)裝 置
案頭
上下錯雜的報紙 DVD
雜亂躺臥的內衣褲 鎮靜藥
床上
向外亂游的室內鞋
張牙舞爪的性感睡衣
地面
廣告紙伏地不起
酒瓶與液體到處游移
暗示? 裝置?
任
檢查官解析
平地上
綠意不再唯一
心靈不再牽繫
古拙的磚造平房前
高架橋緊鄰架起
矮舊的磚造平房後
摩登高樓比鄰築起
高架 平房 高樓
建構出的風景
與
高樓 平房 高架相同嗎?
任
民眾自由解析
路基跟著水流出走
水流推著橋墩奔跑
蜿蜒如高山頸鏈的小路
擁抱山坡層層泥土
河底改造升高成大路
輔導就業 經濟農作的招牌
早已夭折嘆息
是
建構桃花源
還是
裝置烏托邦
品嘗
仙境美味
建構
個人品味
昭示
宏觀願景
是否
只為裝置?
形象經由詩人意識對於客體世界的投射,從肉眼所見的一連串剪影之中,擷取最富意義的片段而凝結,轉化為意象的呈現。
在〈裝置〉一詩中,詩人精心安排了許多畫面來突顯其主張,意象躍動,讓讀者的視野從狹小斗室對外開展,我們見到了美麗謊言背後的醜陋。所謂藍圖,如果一直遙不可及,則只是愚弄眾人的工具,在想像中一再徜徉,終究須回歸現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