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命歷史與詩路歷程

    淺談《八卦山下詩人》與《福爾摩沙詩哲》林亨泰傳記     

 

  去年筆者撰寫《八卦山下詩人林亨泰》由玉山社出版,今年林巾力書寫《福爾摩沙詩哲林亨泰》由印刻出版,同樣書寫詩人林亨泰先生的生命歷史與詩路歷程,筆者透過訪談、田野調察、文獻探討、作品分析,從第三人稱觀點,去尋找林亨泰詩中的地方精神與詩史定位,建構詩人在現代詩史的成就,並探究其作品與時代的關係。林巾力小姐是詩人的千金,她透過林亨泰發表過的文章、未發表的日文手稿,以及她與父親的長久對談與互動記錄下來的資料,並以第一人稱「我」的觀點,去書寫林亨泰的生命歷史與心路歷程。

  前書分成十六章節,前有筆者自序〈八卦山與台灣文學〉詮釋八卦山與詩人、台灣文學的關係,書後有林亨泰生平與著作年表,並有一篇詩評家蕭蕭的評析與導讀〈林亨泰:台灣第一位新詩理論家〉做為閱讀本書的參考。後書分成八章,前有林巾力自序中談到:「……父親的寫作與思考,一直是在異文化與異語言之間不斷擺盪及跨越的過程,而在他如此迂迴往返的過程中,我就近扮演了居間的第一位讀者,甚至是協助翻譯的角色。也或許源自這樣的理由,我讓自己融入父親的寫作脈絡中,以『我』來書寫父親的故事。」這段話也說出了林巾力為何會以第一人稱來寫這本書的原因。同時書後也有年表,也收入林巾力研究父親的一篇論文〈想像『現代詩』以林亨泰五0年代的『現代主義』建構為例〉,詮釋林亨泰在現代詩史上的影響力與其詩史的地位,序中還有一段話說:「……父親對我在文學上的影響,雖然可能是我一直想抗拒的,卻也不爭地反映在我先後以日本文學和台灣文學作為學術研究主題的選擇之上。因此就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本書雖然是關於父親的生命歷史與心路歷程,但卻奇異地似乎也是我生命之中很重要的構成部分。」做為父女在文學旅程之間的相互關係詮釋,也幫讀者找到閱讀本書的切入點。

  回想民國五十九年筆者進入彰化高工服務認識詩人林亨泰,到民國六十三年林亨泰退休,有四年的同事之誼,退休之後常到他家請教文學與詩的諸多問題,可以說亦師亦友,做為我敦品勵學的典範,也常帶我的學生去請益詩人,每次請益必有很多收獲,得到許多啟示,最後我以七年的時間撰寫《八卦山下的詩人林亨泰》,是因為無法充足的表達出詩人學識與品德,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感覺到詩人的溫文儒雅,以及對詩與文學理論的深度修養,如一座深不可測的寶礦,所以無法迅速完成,直到民國九十三年榮獲國家文學獎時,才結束了這本傳記的書寫,並於九十五年順利出版。

  如今把《八卦山下的詩人林亨泰》與《福爾摩沙詩哲林亨泰》兩書相互對照,從不同角度切入去詮釋詩人與作品,有異中求同的功能,前書注重詩人與土地的關係,時間從詩人出生的北斗開始,並依循詩人一生求學、教學的過程去建構,並寫入北斗地區相關的開發歷史,與林亨泰北斗地區的童年回憶;而後書的時點推前到林亨泰的開台祖「林猜」(1787)開始,寫到第三代的林敲,到林亨泰的父祖輩,其中又加入了北斗地區與林家家族中,家道興衰過程所延伸出來的民間傳說故事,使其書寫內含更加充實。

  林亨泰的生命歷程,是從日治時代跨越國民政府時代,歷經台灣社會因政治因素而動盪的二二八事件、四六事件、白色恐怖的年代,其使用的語言從日文轉為北京語,其詩路歷程由「新詩」時期轉入「現代詩」時期的創作,因此被稱為「跨越語言的一代」。他的一生充滿著不相同的試煉,在獲得第八屆國家文藝獎的感言中,他說:「……我們這個世代必須生為非跨越不可的『跨越語言的一代』,那是因為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出現了非跨越不可的鴻溝,我們別無選擇,只有將他跨越過去。」這樣的事實該是時代考驗著詩人,詩人才創造出屬於他們的世代吧!

  另外,林亨泰又說:「……語言、政治,以及藝術的表現,沒有比這類更關心到一個形成的主體性了,我以詩人的身份來跨越,詩人是以想像力為主軸的精神運作,想像力如果一天不能解放,人的主體也無法有解放的一天。身為詩人,活在這樣的一個變動的時代裡,我將我的詩注入更多的批判力,這是我對現代詩所賦予的一個重要課題。

  以上的說詞,我們從兩本傳記去檢視時,在前書的第三章〈劍部隊台灣日本兵〉、第四章〈「二二八事件」與「銀鈴會」〉、第五章〈《橋副刊》楊逵與四六事件〉、第六章〈返鄉任教,重燃詩的火花〉與後書的第三章〈戰前戰後〉、第四章〈銀鈴會〉、第六章〈《現代詩》季刊與新詩的「現代」化〉……等篇章,都深入去探討這些議題,只是兩書的作者,書寫的方式不同而已,這裡也足以證明論者呂興昌所說:「林亨泰的詩路歷程是『始於批判』、『走過現代』、『定位鄉土』,是台灣新詩發展的一個典型縮影。

  這兩本傳記都談到台灣文學中的「鄉土文學論戰」,其觀點是一致的。同時對台灣現代詩的「兩個根球論述」,林亨泰也是贊同。只是在《福爾摩沙詩哲林亨泰》一書中,林書也特別回應了曾貴海先生,援引了許多「外來的」殖民、後殖民理論,指責林為「中國種族文化主義者」的指控,林書特別說明當年的時代背景下,所說的「中國」,跟現在所謂的「中國」是很不一樣的。

  因此,交互去閱讀《八卦山下詩人林亨泰》與《福爾摩沙詩哲林亨泰》兩書,更能完整的呈現出詩人在台灣文學史上的重要性,同時也能知道在林亨泰生長的時代裡,政治變遷與社會動蕩的情形。林亨泰榮獲「榮後台灣詩獎」的讚詞中說:「他真執地站在現實的基礎上,並堅持知性視野,呈現了獨特的形象,堪稱臺灣戰後現實主義的典範。」評論家蕭蕭更說:「……林亨泰努力的『現代』成果,必定落實在台灣的土地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