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詩人對台灣現實說了什麼(六) 旅 人
(十一)對台灣精神主體的宏揚
台灣島上的住民,必須以台灣精神為主體,如果以之為客體,台灣人必成為一盤散沙,成為過路觀光客,無法團結一致,國防門戶勢必洞開,如是台灣焉有不亡之理?因此,對台灣精神主體的宏揚、確立,笠詩人有責為之,不能置身於外。對台灣精神主體的宏揚、確立,笠詩人以詩表現出來,或對台灣歌誦示愛,或呼籲島內各族、各姓團結。
見陳秀喜的〈台灣〉、衡榕的〈島嶼的聯想〉、黃恆秋的〈用你名姓寫成的日記│寫給福爾摩沙〉及李魁賢的〈你一生就對台灣過敏〉:
台 灣 陳秀喜
形如搖籃的華麗島
是 母親的另一個
永恒的懷抱
傲骨的祖先們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搖籃曲的歌詞是
他們再三的叮嚀
稻草
榕樹
香蕉
玉蘭花
飄逸著吸不盡的奶香
海峽的波浪衝來多高
颱風旋來多強烈
切勿忘記誠懇的叮嚀
只要我們的腳步整齊
搖籃是堅固的
搖籃是永恆的
誰不愛戀母親留給我們的搖籃 (混第六十九頁)
島嶼的聯想 衡 榕
勾勒那條三百九十四公里的彊界
富貴角和七星巖是南北守望的明燈
凝定那條一百四十四公里的邊境
秀姑巒溪和西螺溪口便是東西遙望的知音
此刻Formosa
便在長江三角洲和粵江三洲的同緯度
交叉成十字
你不見東台灣的天窗打開
世界的廣泛便攫獲
北疆域記載的不再是彭佳嶼
而是黃尾嶼
東疆域記載的不再是棉花嶼
而是赤尾嶼
迎著黑潮潛進綠島和蘭嶼
蝴蝶蘭的芳馨便放肆
追捕你以滿身的貪戀
你不見巴士海峽的潮汐
正親吻著台灣海峽的暖流
擁入小琉球的胸襟
連船帆石的固執也溫柔了
老榕樹的故事
串譜了那列玄武岩
頂過三世紀的風雨
仍舊浸浴澎湖群島的誠摯
你不見海埔新生地的人群招喚
連繫著島嶼與島嶼間的回響
用嘹亮的民族心聲
振盪了千秋萬古的激昂 (美第三頁)
用你名姓寫成的日記-寫給福爾摩沙 黃恆秋
已經不算稀奇的
用你名姓所串連的日記本
有原住民的結
褔佬人的頭巾
客家人的繭
填滿每個字體內在的空間
短暫的命題,長久的思索
記不清掙扎於污染邊緣的
你
是否就是日記中那麼鮮明
又模糊的逗點
在原鄉,我以一支望眼鏡來抒寫
在家園,我以一支筆來耕耘
請莫流淚,請勿沈溺於無知的
固執裡完成小小日記的一筆一畫
用你名姓的喃喃自語
編造空白日記的每篇每頁
有囤積在情感裡的
锈 (混第八六四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