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樹
記不得在哪裡的某處
以前種了一棵樹
也許仍然會成長呢
指向高處
打開雙手的
美麗的樹
可愛的樹
謙虛的樹
有一天在那天空上
水波蕩漾
以葉子來喊叫的
又以胸膛來站著
時機到了
通通丟掉
把樹齡
把歲月的言語
向裡面刻進去的
樹
想要做那樣長高的樹
我也想成為一個毅然決然的一棵樹
(六)雪 夜
那天的
地上是
被乾淨的白雪蓋住了
大地的沉默
被白雪
搶奪的日子
閉上一半的
新娘的眼睛
承受著此虛構的日子
連江水的脖子也被淹沒的
深奧的一幅水墨畫
金后蘭 簡介
一九三三年生於韓國首爾。本名炯德。國立首爾大學家政系肄業。一九六O年在《現代文學》上發表〈為今天的歌〉、〈門〉、〈蝸牛〉等之後,踏入文壇。主要詩集有《粧刀與薔薇》、《音階》、《有一個波濤》、《成為雪國的市民》、《開始講樹叢故事的此時刻》、《首爾的清晨》、《憂愁的風》、《敘事詩世宗大王》、《在詩人的胸膛裡種的樹》等多種。另外,《因為你有了哭泣的胸膛》等多種隨筆集。她是女詩人「青眉會」以及「週二會」的同仁。曾獲得現代文學新人獎、月灘文學獎、首爾市文化獎孝寧大賞等。曾任二十餘年的韓國日報記者、釜山日報社論委員,韓國女性開發院院長、韓國女性文學人會會長;現任「文學之家,首爾」理事長、生命的樹叢國民運動理事長、培養成熟的社會組織共同代表。
她一方面,以象徵主義手法來深刻地表現現實社會的種種矛盾;另一方面,對自然界美麗的生命微動捕捉得十分恰切,以真切而溫柔的抒情包容這些美感,給人以清新的感受。詩人把人生終究的價值,以愛的完成和拯救的成就來呈現。對詩人而言,愛是與拯救牽手而撫摸人生每個角落的試論,同時詩人低著自己的身軀向愛的對象裡邁進。因此詩人成為地上的王,便想要主宰孤獨、悲哀、歡喜等種種的情感。這是詩人在一文〈我的詩,我的詩論〉中所說的:「在壓縮美裡,抖動的內在規律,和向陽光彈起來的香魚般的意象,讓讀者引起嶄新的浪花詩:就是讀的時候高興的、將想要讀的詩、悲哀的使它更悲哀、喜悅的使它更喜悅,一起共鳴和切實感到的詩。有時雖然難懂卻能深深感受到的詩,剝一層皮後重新回味時,令人更接近共鳴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