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林豐明的詩賞析-〈袖手人〉 利玉芳
「堆砌的時候」做為詩的開行,到底在堆砌什麼?作品釋放著工程正當要行進的動作為詩切入,產生好奇之外有延引推展的技巧。
「眾人高聲呼喊時」的第二段場景,也不確定是指哪一次的群眾聚會?只能想像某年的節慶大典或舉國呼口號表決擁護當選總統的時代;「崩塌的時候」這彷彿是帶著強勁的塵埃崩坍的聲音,具有快速轉折與急迫性被認知的現場,句子足以造成聳動的意味,似乎有計劃性的搗入歷史的恩仇及喚醒教養之下人民口中偉大人物的陰謀論。
「石塊又搬來了」果然又搬來明朗的預知性,「石塊」影射堆砌其銅像及名字,然而「他冷眼旁觀」、「他冷眼旁觀」、「他冷眼旁觀」、「他還是冷眼旁觀」-這四節的段句,使有文化知覺與歷史血肉的人民感覺「他」的冷酷不仁而頓覺渾身難受起來,也就是說:真理的神絕不會對子民冷眼旁觀的,詩中反思的意味甚濃,雖然不必去堆砌「他」在歷史中所行的罪愆;詩文也缺乏激辯的帶動情緒,卻能簡易地傳達屬世應認識的一幕塑像-「袖手人」。
具有台灣本質的詩人們幾乎寫過銅像文化為背景的抒發,大部份也都選擇 蔣介石 先生的幻滅印證。雖然本文完全不提「老蔣」、也不曾出現「銅像」的字眼,那麼,我的閱讀何以如此過度敏感又傾向猜疑呢?我想,一半是依靠著寫詩者的熱度,順勢感應而抓住了一股未失的記憶。
林豐明處理這一首詩〈袖手人〉,意象漸進、隱喻逐步彰顯,語言的平實冷靜一直是維持詩人創作的風格。
註:〈袖手人〉發表於《台灣現代詩》第十四期,頁5。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