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田園風光        陳逸華

 

六○年代末期,臺灣對於西方世界的許多文學理論尚處於摸索階段,雖然已陸續有人將西方著作翻譯成中文,但多屬於單篇作品,少有完整的專著。一來是沒有人翻譯足夠的文章數量來集結成冊,二來是沒有幾家出版社願意出版看起來並無太大市場的理論書本。因此,當第一本闡述194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略特思想的《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出版時,無疑是為臺灣文學圈開拓了嶄新的視野。

《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於民國五十八年三月由田園出版社出版,為杜國清翻譯。杜國清原先只對艾略特的詩有興趣,後來發覺要深入瞭解詩作,若對其創作理論毫無所知,等於是緣木求魚,因而轉向翻譯艾略特的評論文章。但是翻譯了之後如何讓其他人有閱讀管道呢?所幸趙天儀甫成立了田園出版社,正好順水推舟成為田園的首批出版品之一。

趙天儀從很年輕的時候便開始寫作,也曾嘗試投稿至報刊雜誌,刊登或是退稿乃家常便飯。當作品發表至一定的數量時,遂萌發出書的念頭。不過並非每一家出版社都以和善的態度來對待文人,被出版社拒絕並潑冷水的經驗讓趙天儀忿忿不平:「有些出版社的老闆心眼很壞,居然會跟其他人或是跟我說,某某人為了要出書,就好像哈巴狗一樣。我嚥不下這口氣,乾脆自己弄一個出版社來出書。」於是趙天儀邀了幾個朋友合作,田園出版社便這麼誕生了。

田園出版社的主要資本來源有三個方面,一筆是四處募款而來;一筆則是作者自己負擔;一筆是中部的企業家捐了一堆紙。這一堆紙讓田園得以省下大量經費,首批出版的書本也頓時有了著落,正巧當時詩人黃荷生為福元印刷公司的負責人,紙張、印刷等問題已然解決。至於田園的標誌便從印刷廠的樣版圖案中挑選並加以修改,這一點趙天儀似乎也不計較,反正先將書本印出再說。而所募得的款項當中,有一大部分為趙天儀自己掏出,作家沙牧看趙天儀這般一鼓作氣曾對他說:「你的祖先如果留給你一筆財產,你一定會全部花光。

文人成立出版社的例子不算少見,而且或多或少都與為了出版自己的作品有些許關連。然而綜觀田園的所有出版品,卻沒有任何一本是趙天儀的著作。趙天儀認為,創辦出版社是要推銷好書讓大家知道,而不是為了推銷自己的作品,同時也覺得那段時期創作的質與量都還達不到推銷自己的地步,所以先幫忙將好的東西出版,慢慢地反而忽略了自己。其時的文壇上主要為創作、評論、翻譯等三個面向,但真正將外來作品完整介紹的還是少數。有些人鑽研西方理論且逐步發表分析,而在趙天儀眼裡,這些人當中有部分會把東西方許多理論的口號叫得很響,可是外文能力仍有進步空間。加上艾略特、里爾克…等都沒有好的翻譯出現,杜國清與李魁賢正好填補了這一塊空缺,因此田園出版社的創社出版品除了艾略特的文學評論、里爾克的詩,還有由陳千武翻譯村野四郎的詩論《現代詩的探求》。一個新興的出版社能在起步時只發行理論與翻譯詩作,其大膽程度可想而知。

可惜文人終究不擅長於商場上奔波,出版好書的目的達到了,銷售好書的計畫卻仍有待加強。趙天儀自嘲不是做生意的料,儘管他也跑中南部的書店去挨家挨戶鋪貨收款,但畢竟不是專業,加上後來受台大哲學系事件所累,又要創作又要做生意又要對抗進入校園的政治事件,時間實在不夠用,在連連虧損且無法彌補的情況下,田園出版社於短短一年的時間,出版了十數本書之後,便默默消失了。趙天儀回想起這一段過程,依然笑著說:「實在不會做生意,錢用光了便甘願了。

這個甘願讓杜國清有機會以《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以及《詩學》去申請史丹福大學獎學金。史丹福的教授劉若愚看了後相當欣賞,不僅給了獎學金,還十分照顧杜國清的學習情形。杜國清亦不負期待,四年便攻讀完博士,之後劉若愚遂將其引介至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簡稱UCSB,又常譯為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任教,直到今日。每每杜國清憶起田園出版社,總是特別感謝趙天儀,因為田園花了不少成本將《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出版,杜國清認為這是造成田園財務危機的主因,即使趙天儀從不這麼以為。

滿載著年輕人的文化理想,田園出版社光芒乍現之後隨即隕落。即便今天幾乎無人知悉曾經的曇花一現,走過的痕跡卻如何也磨滅不了。至今仍然創作不懈的趙天儀,樂於教書讀書,手邊積了約五本書稿份量的作品未出版,雖已不再有年輕歲月時的衝勁來重辦出版社,可是當「田園出版社」幾個字浮現心頭時,臉上依舊抹不去那驕傲的淡淡笑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