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詩的宣道家桓夫先生                林鷺

 

今年二月,我偕同外子與兒子到台中拜訪桓夫先生,他落寞地表示:近幾年來,中部的現代詩與其他藝文活動沈寂了許多,不若往年豐富熱鬧。他憂心地認為,文化教育不進反退,是社會很大的危機;我看出他的年紀雖大,對文學的熱中,卻一點兒也不曾消退。

這使我回想起,我的現代詩啟蒙老師陳金池,原屬《藍星》,卻把我的作品寄給《笠詩刊》,無意中導致我和「笠」結下了不解之緣,然而真正開啟我詩之旅程的最大推手,其實就是桓夫先生。從我在《笠》發表第一首詩開始,他邀請我參加「笠」的年會,爾後經常寄些詩集給我,作品並不侷限於他個人。我想他最主要的用意,是要我藉由讀詩來瞭解:什麼是現代詩?也可以說,他是以一種無私傳承的心態,來提攜新生代。後來我在台中上大學,循地利便,更時常向他請益,我的詩觀於是在他的點滴教導之下,建立了起來。

結婚以後,我不再寫詩,也不再與桓夫先生聯繫,直到有一天早上,我突然接到他的電話,說他人在台北,想來寒舍拜訪。

久別重逢的喜樂自不在話下,我們不但相談甚歡,他也趁機教導我那語文資優的小女兒「詩的概念」,這件事在小女心中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他同時感慨台灣寫詩、讀詩的人口太少,尤其是女性詩人更是不成比例,所以他認為身負家庭教養責任的女性,更應該用詩或文學創作去當一個懂得獨立思考的女性,鼓勵我無論如何,再出發!

回台中後不久,桓夫先生便發函,在台北女青年會舉辦了一次「女詩人聯誼會」。這次會議,我發現到「笠」詩社多出幾位諸如利玉芳、張芳慈與蔡秀菊等,十分投入與傑出的女詩人;前輩女詩人杜潘芳格女士也仍然堅守詩人的崗位,令我既感佩又慚愧。

習慣了家庭主婦生活的我,儘管興趣不曾消失,自己卻覺得似乎失去了「詩」的思考能力,偶而寫了一兩首詩,也覺得眼高手低;倒是我的兩名子女,因為我的喜好,養成了他們極愛閱讀的習慣,而他們口中的「陳伯伯」,在姊弟倆的成長教育中,因為常常收到來自他的童書與童詩選集,因此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已經是研究生的女兒與我閒聊時,很清楚地記得:桓夫伯伯寫的童話小說《檳榔大王遷徙記︾其實是出自他原先一本彙集多篇短篇兒童小說中的一篇故事。她說當初她很期盼那篇短篇小說還有續集,後來果然「很驚奇」地變成一整本書;已經大三的兒子也很興奮地把書的內容大致複述了一下,還特別強調:真的很有趣,很吸引人喔!他們到現在還共同保存了桓夫伯伯寫的這本兒童故事書。

台中霧峰林家花園的長媳鄭順娘女士,也是在桓夫先生的鼓勵下成為一位年長的女詩人。他曾寄我一本鄭女士的處女詩集,那種質樸的內容與風格,讓我覺得詩真是一種可愛的東西,能讓一位走過長久歲月的女性,勇於發抒她的感知世界,多麼可貴又可感!此外,桓夫先生也鼓勵自己的夫人寫自己的故事。他的夫人本是一位極具傳統思想,氣質優雅的女性,我想寫作就是她被鼓勵獨立思考的重要方式之一吧!

 對於桓夫先生來說,文學是他的宗教;他虔敬又熱忱,窮畢生之力實踐文學、宣揚文學,實在是一位富有使命感的偉大文學家。身為一位女性,我衷心感佩他的用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i299554926 的頭像
    tai299554926

    tai299554926的部落格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