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三木直夫教授「關於林亨泰〈美國紀行〉」一文的感言    趙天儀

 

日本廣島大學三木直夫教授研究台灣詩人林亨泰先生多年,我曾拜讀過他用日文寫的論文〈非情の歌│林亨泰の中華民國〉(註),現在又看到他用中文寫的「關於林亨泰〈美國紀行〉」一文,他提出了我們所看不到的另一方面的思考,而且有些頗有創意,值得我們來參考與反省。現在我提出我的感想做為參考。

一、一九八五年,台灣海外社團在美國芝加哥大學舉行台灣前途學術研討會,台灣方面應邀參加的有巫永福、林亨泰、李魁賢以及趙天儀四位。但是,我因故未能參加。林亨泰先生便是那一次第一趟來美國。台灣這首詩,可以說是他那時心情的寫照。不過,「台灣筆會」是在台灣後來才成立的文學社團;因此,應該是在美國成立的社團「台灣文學研究會」邀請的才對。

二、三木直夫教授說:「當這些政治性鮮明的作品,以其高超的詩法水平問世時候,人們才感到:在台灣,終于邁入真正的戰後及戰後詩的時代。」這個觀念非常有創意;如果說台灣有「戰後」的話,台灣在「戰後」並未脫離「殖民地」的困境,可說是被「再殖民」。因此,三木先生才可以說「終于邁入真正的戰後及戰後詩的時代。

三、從林亨泰先生的詩創作來看,他的創作可以分為好幾個階段。在台灣,

寫政治性鮮明的作品有兩種:一種是歌功頌德式的,尤其在反共時期的作品。另一種是抵抗式的,有許多反對派崛起時期的作品。如果是這樣的話,比林亨泰更早,或同一時期,台灣的「政治性鮮明的作品」還有不少,便不能忽視。只能說,林亨泰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四、林亨泰的〈美國紀行〉,把「被趕出故鄉的人」及「失去故鄉的人」跟

他自己的「心情」結合起來,了解在「美國」與在「台灣」的台灣人的「心情」。這樣,便是三木教授所說的「對林亨泰來說是一次自我認識的過程」。

五、三木教授說:「大東亞戰爭是,對台灣來說(是)中日戰爭,中日戰爭

的贏家是台灣」。這一段說法,我不同意,我認為台灣是輸家。台灣是在

1945年,日本戰敗時,台灣也在戰敗的一方,忽然變成戰勝的一方,使台灣人

民沒有反省的機會,其實是在輸了的一方。1949年,國民黨最寒冷的冬天,國

民政府遷到台灣,在國共內戰中,國民黨戰敗,台灣也是戰敗的一方。卻跟著國

民黨反共抗俄,因而失去了另一次反省的機會。總之,兩次台灣全輸了。

六、三木教授說:「我們應該著眼于台北為中心的現代都市文學的研究」。原則上是可以加以考慮,但我以為應以台灣為中心來研究才對。因過去「台北觀點」

是一種文化覇權的觀點,有現代都市資本主義社會腐敗墮落的一面,有那種既得

利益者那些需要加以批判的地方。因此,「非台北觀點」才能突顯台灣社會更真

實的一面。

我不以為以「台北為中心」就能代表台灣,因為「台北」只是一個政治的鬥技場,卻不完全能代表台灣人真實的聲音。

 

註:三木直夫大著《非情之歌》∣林亨泰の中華民國∣廣島大學總合科

學部紀要Ⅲ 人間文化研究  第四卷 199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i299554926 的頭像
    tai299554926

    tai299554926的部落格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