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 川崎洋
「來商量商量吧」
聽到如此說的優美聲音
淡綠色的聲音
這樣 從另一個天空
也聽到了
「來商量商量吧」
如此優美的聲音
暖暖的紅色的聲音
紫色的 還有
蛋黃色的
時時
笑著喧嘩著
而潤濕於朝霧
新開墾的土地的事等等
隨著風的吹拂
在變換話題
真是
愉快極了
從天空的這一端向另一端
滿滿地掛著
是和諧的會話
這是1960年代後半期,日本面臨經濟復甦的階段,反應樂觀生活和愉快心情的詩。川崎洋這位詩人,藉彩虹美麗的色彩,表達出小市民生活的明亮感覺和和諧的時代氣氛。
類似上面兩首現代詩具有問題和生活的意識,最足以說明詩與社會現實的關連。顯示出時代狀況的特色。
四、
台灣的現代詩自從戰前1923年新詩運動發生以來,就有寫實主義的主流傳統,台灣現代詩和社會現實的關連極為密切。不管是戰前或戰後的詩人,都能刻意地凸顯出強烈的生活與現實的存在意識,投射出時代現實和社會的種種面向。
早期的1920年代到30年代之際的口語自由詩,關切民生和社會的作品極為眾多,如賴和、楊守愚、楊華的農民詩、女工詩,像〈流離曲〉、〈女工悲曲〉等等,都以庶民的困境和社會問題為創作的訴求點和體材,充分顯示出庶民悲痛和暗鬱的心情。而進入到1930年代,「鹽分地帶」的詩人,如郭水潭和吳新榮,也以社會現實詩的寫作,做為他們的主要風格。吳新榮的〈煙囪〉一詩,寫農民的現實困境,作為一種社會問題,有深刻的觀察。他的另外一首作品〈急馳的別墅〉,更以社會貧富不均的現象為主題,寫出日治時代台灣庶民的痛切感受,也是帶有生活和問題意識的傑作。而郭水潭的〈乞丐〉一詩
當夕陽下沈於西方之際
不知從何處來了一隊乞丐
投宿於村子的寺廟裡
他們雖在神佛的領域
卻不作祈禱
他們不忘記檢點所賺的一天的報酬
雖然執著於自己的生存
但不知何故
他們深深地埋怨神佛
透過敏銳的觀察來表達乞丐這一階層的生活和心情,確實有獨到的感受。作者能夠把目光投射在完全被忽視的乞丐一群人身上,顯示出他帶有強烈的社會關懷傾向。經由幽默的口吻也表達了一種社會現象和人物的存在意識,令人莞爾。
1930年代晚期妣降的社會生活詩創作方向,持續發展,直到戰後,在地詩人的作品中,也都具有生活的意識和表現,也可視為是台灣現代詩傳承不斷的一個流脈。這個時期的生活詩和現實詩固然有反應現實具有批判性格的風貌,如1960年代以後,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陳千武帶有宗教、文化意識的「媽祖系列」多數的作品,就強烈的呈現反省庶民生活態度的意涵。然而,也有極為樂天的生活感情表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