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關於生態的表達上,其中有許多思考到人與環境,和人與生物的互動。在這些思考上,趙天儀雖沒有嚴厲的批判人類對於週遭環境的破壞,但卻也流露出對於生態浩劫的憂心和憐憫。其描寫了如〈悲花豹〉、〈標本店〉、〈鳳凰谷鳥園〉等作品,試舉〈悲花豹〉一詩:
在鐵柵欄裡的日子
空間雖小,卻沒有危險的顧慮
在曠野奔波的時光
空間雖大,卻暴露了危機四伏的徵兆
究竟是人類畏懼你
還是你該害怕人類呢?
在密集的搜索和圍捕中
狩獵者集結守候在黑夜的林邊
且有雞肉當餌的陷阱
當你跳躍山嶺,在樹林的枝掗間
穿梭的時候,你曾經一閃而過
是想突圍?還是流竄?
黑夜的森林裡,貓頭鷹在獰笑
星星也在山頂的空隙中閃耀
你又飢又餓的逃亡
而四面八方的槍聲,卻節節逼近
從一座山跳過另一座山
山路愈來愈充滿茫茫的荊棘
樹林愈來愈瀰漫著不可思議的天羅地網
前方是狩獵者前進的隊伍
後方也是搜尋者挺進的腳步聲
跳躍又跳躍,狂奔又狂奔
在黑夜的林邊,你終於在槍聲中倒下來了
剝下你漂亮斑紋的外皮
以戰利品一般亮相的時候
有誰會想到你不適合來到所謂的文明社會
而只是適於馳騁在蠻荒的原始森林裡
〈悲花豹〉[1]
詩中描寫了人與生物之間存在的生存競爭,人類因消費心態的驅使下,扼殺動物生存環境,使得人類生存語自然生物之間出現相互競爭。文中不但表達了讓自然回到自然的思考,也隱含著人類入侵自然的可怕。平淡的文字,卻真實的表達了真摰的憂心。
2、地理環境
對於地理環境上的寫作上,也都偏向台灣的特殊風景,如阿里山日出、月世界、中橫公路、蘇花公路等等。將台灣的景觀入詩,舉〈月世界〉:
裸露著山的胸脯
沒有野草
沒有樹木
是月世界
橫臥著山的肩膀
沒有鳥語
沒有花香
是月世界
潭上的倒影呈現著
削崖的銅褐色
陽光 無可奈何的照射著
崖下的小徑踏響著
不時地有崩落的塵土
不時地有崩落的危機四伏………
〈月世界〉[2]
寫實的將風景描繪出來,並於在大家都讚嘆自然之奧妙時,思考著自然力量的不可忽視,生態之間的危機性仍然存在。「月世界」是真『月世界』,也是大家口中所稱的『月世界』,是屬於雙關的用法。另外,也許多天然氣候的詩,描寫冬天的來臨、春天等。